什么是执行难?

指由于存在被执行人规避或抗拒执行;人民法院执行手段匮乏、执行措施不利、执行力量不足,以及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有关人员或部门干预执行等情形,导致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没有在法定期限内执行完毕的一种非正常的社会现象。

什么是执行难?

总体上,“执行难”可概括为“四难”:

一、查人找物难

查人找物是执行工作面临的第一项任务,查不到财产、找不到人后续的执行工作就无从谈起。在司法实践中,被执行人往往隐匿财产、规避执行,有时还遇到相关单位或个人不协助执行的问题,很难完成查询任务。

什么是执行难?

二、应对规避执行难

由于我国社会诚信建设不健全,失信得不到惩戒,是失信成本低,导致被执行人不守信用,以各种手段规避执行、抗拒执行。而人民法院对此缺乏有效的打击手段,造成执行难。

什么是执行难?

三、财产变现难

在传统委托拍卖方式中,评估周期长、信息公开范围小、缺乏有效监督,导致成交率低,溢价率低,还存在围标串标,职业控场,暗箱操作和权力寻租等弊端,一直是执行工作中高危的风险点和难点。

什么是执行难?

四、有效管理难

一方面,执行体制机制仍处在发展变化的不稳定阶段。另一方面,执行案件往往无法一次性执行完毕,要几次甚至几十次才能全部执行完毕,时间跨度长,导致案件不能及时归档,同时执行部门具有现场执行、院外作战、运动作战等特点,法院领导对执行案件的办理进度和执行人员的工作状态很难全面、及时掌控,导致“人案难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