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壓正》,荒誕表達換來的票房倒是挺現實的

《邪不压正》,荒诞表达换来的票房倒是挺现实的

姜文執導的《邪不壓正》原本是整個暑期檔最熱門的電影。宣傳方異常賣力,把姜文送上了許知遠的《十三邀》和騰訊視頻的《創造 101》,甚至還和彭于晏一起賣起了腐。但在《我不是藥神》以黑馬的姿態突然竄出之後,這一切能夠發揮的作用都要打上不少折扣。

上週末的票房冠軍還是《藥神》,其週六的單日分賬票房超過 1.7 億元,佔當天總票房比例超過 56%。《邪不壓正》的同日單日票房則為 1 億元左右,排片率雖然有 34.9%,但佔總票房的比例則是 32%,低於其週五票房。(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這些數據說明,《邪不壓正》受到《藥神》不小的衝擊。

不過,即使沒有《藥神》,《邪不壓正》的提升幅度可能也有限,因為姜文在中國電影市場上是一個有些特殊的導演。8 年前《讓子彈飛》的成功,使得他的票房號召力遠超一般帶有強烈個人表達的導演。

不過福禍相依,《讓子彈飛》可能給了很多人“姜文會拍爽片”的錯覺。

2010 年,姜文執導的《讓子彈飛》曾經以 6.5 億元的票房成為當年的票房亞軍,僅次於引發觀影狂潮的《阿凡達》,甚至還要高過在商業片市場成名已久的馮小剛拍攝的主旋律電影《唐山大地震》。

姜文電影不多。此前《陽光燦爛的日子》拍攝於 1994 年,《鬼子來了》未能公映,而《太陽照常升起》又太過飄忽。因此,儘管在影迷圈內口碑不錯,但對於大眾來說,導演姜文仍然是一個十分陌生的名字。

《讓子彈飛》能成為票房亞軍憑藉的是一個異常流暢的故事。張麻子、黃四郎、馬縣長在一個偏遠小城鬥智鬥勇,但又隱喻了國共內戰的歷史,從而滿足了大眾和影迷雙重的觀影趣味。

四年後《一步之遙》上映。業內人士按照《讓子彈飛》的票房水平照貓畫虎,給出了 15 - 20 億元的預期。觀眾也似乎十分信任姜文,當時剛剛興起的網絡售票平臺抓住這部電影開啟了規模盛大的預售,片方公佈的數據稱,在電影上映的一個月前,預售票房就達到了 2 億元。

但這部電影的票房遭遇慘敗。普遍評論認為,姜文在《一步之遙》中陷入了一種自我的境地,拍出來的東西普通觀眾看不明白,而影迷又覺得姜文自戀、自大。觀眾們棄姜文而去,最終《一步之遙》只以 5.1 億元收官,甚至不如四年前的《讓子彈飛》。

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觀眾在《邪不壓正》上又一次感到了冒犯。在貓眼上,超過 10 萬名觀眾打分為 7.5 分,一個在該平臺上絕對算不上好看的分數。熱門的差評顯示,觀眾厭惡《邪不壓正》的原因是“一個字:裝”——其實也並不令人意外,這個詞包羅萬象,已經成為互聯網評論最通用詞彙之一。

《邪不壓正》不討好所有人。它有一種荒誕的氣氛(其實《讓子彈飛》也有,但讓位於劇情),就像李天然被打了一針之後那種世界顛倒錯亂的感覺。在所有的表達裡,荒誕似乎是最隱晦的,它仰賴於觀眾的心領神會,而不是強烈的情感輸出。

《邪不壓正》正是這樣一種態度,用將近於玩世不恭的姿態描述了一個人的抗日計劃——姜文本人飾演的藍先生,以和人像互扔燙手山芋一樣互扔手榴彈的戲謔場面放棄這個號稱謀劃了數十年的宏圖偉略。

然而這也並不是故事的主線。荒誕的抗日計劃隱沒在一個人的復仇裡成為背景。而復仇,像紮在仇人屁股上的玻璃片,你死我活間也能讓觀眾笑一笑。

“越洋歸來,替天行道,一了恩仇,穿雲而去。”

姜文把張北海的這句話拍好了嗎?好像連這句話也不太重要。張北海跟他說,你有戲癮,你拍你的。

要說有什麼愛意,可能就是那早已不存在的北平城。張北海愛談吃,姜文愛拍屋頂。都是鄉愁。

口碑兩極分化。這樣的評分分佈並不利於提升電影的票房,數據公司凡影根據近年來的電影票房作出的一項統計就指出,電影口碑越統一,才越有可能成為票房爆款。(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這也是為什麼姜文需要在個人表達和商業元素中取得平衡,才能更進一步發揮自己票房影響力的原因。

《邪不壓正》的最終分賬票房大約也會在 6 億元左右——還是沒有超過《讓子彈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