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山婦

鬼魂一詞,在諸多的傳聞中,常與不幸和恐懼聯繫在一起。人鬼殊途,面對不可知的事物,人總是會不自覺害怕。但是在有些例外的傳聞中,倒有幾分可愛。鬼和人,不過是活在兩個不同時空的事物。

民間故事‖山婦​這世間到底有沒有鬼魂一事,眾說紛紜。信它的人,言之鑿鑿,說是在哪裡哪裡見過,所說之事,有鼻子有眼的,聽得人難以不信。然不信的人,只當他是編瞎話混弄人。兩派人各持己見,誰也說服不了誰,此乃後話。

話說在c村,一直有這樣一個傳聞。說是村中一個接生婆,人稱孫氏。這個孫氏最是膽大,怕是全村男子中也找不出幾個能如她一般膽魄。這個不信鬼神的女人,在二十年前卻是親身經歷遇鬼這件奇事。

孫氏記得清楚,那一日,正是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因為從這一日起,雨水便會多起來。老話說:“二月二,龍抬頭,春雨下得遍地流。霹靂一聲驚天地,怎知龍王心裡愁。”

這個時候,也正是松菌生長的時候。松菌肉質肥厚,滋味鮮美。採來松菌配青椒炒,煮湯,配炒年糕,燉雞湯,都是極好的營養美味。

每年松菌生長的季節,村子裡家家戶戶都會進山採松菌。採的多的人家吃不了,就會曬乾留著以後吃。不過鬆菌的滋味,還是新鮮的吃最好。

那日,天氣不錯。孫氏也想著乘著天氣好進山,採些松菌回來,家裡孩子很是喜愛松菌。

為了多采些,趕早著天沒亮就起身。利利索索的梳洗完,裡裡外外打扮整理妥當,天正露微光。穿上筒子靴,挎著一個平日摘菜用的大菜籃子,孫氏就進山去了。

村子裡的人,因為時常進山採野生菌菇,知道哪些地方長什麼菌菇。況且孫氏出來的又早,那些容易長松菌的地方還沒人去,她是一找一個準。約摸在山裡轉了一個多小時的樣子,孫氏收穫頗豐,採了近一籃子松菌。這時天也大亮了,想著還要回家去燒飯洗衣,孫氏也不準備再轉悠下去了。

山裡早間時候晨霧大,孫氏矇頭在山裡轉了許久,一時竟有些暈頭轉向,不知自己是走到哪了。

她儘量走那些被人走過,留下痕跡的路。邊走邊回想自己是在什麼位置,要往哪邊出去,找到大路就好認了。

也不知轉了多久,孫氏終於走到大路上去了。不知是不是錯覺,她竟覺得大路上的霧氣比山裡還大。

提著一大籃子的松菌,孫氏想著夠家裡吃好久了,心裡美滋滋的。

沿路走了約摸五六分鐘,隱隱約約看見前面有人走得挺急的樣子。孫氏想著應該也是村子裡進山採松菌的人,就叫喚起來。

那人聽見叫喚,停了下來。等孫氏走到跟前,照面的是一個五十多的婦人,並不認識,應該是別的村子的人。

“您這大早上的急急忙忙,是要趕著去哪兒呀?”

看那婦人手上沒有任何工具,孫氏猜她不是進山採松菌的,應該是有什麼事。

“我要到隔壁村找接生婆去,我家兒媳婦要生了。”那婦人一臉焦慮,看見孫氏提著一籃子松菌,又對著她笑笑:“哎呀,妹子你也是個勤快人,這麼早就兒採了這麼多松菌了。”

“不早點就沒了,這東西現在可吃香了。”

說起自己的戰果,孫氏一臉高興。看著婦人急切的臉,才想起來人家是有急事的。想著自己正好會接生,於是試著同那婦人講:“我會接生,那個,大姐要是信得過我,我同你家去,你覺得怎麼樣?”

“哎呀,那太好了,太好了。真是菩薩保佑,讓我出門遇見貴人,我兒媳婦和大孫子有救了。”婦人聽了孫氏的話,歡喜連連,“那大妹子,你快跟我回去,我兒媳婦一定痛的不行了。”

“好的,好的,大姐你帶路。”

————

沿著路往回走了約50米,再往右拐進一條小路,約摸走了200米,孫氏隨著婦人來到一間房前。那房子是棟青磚大瓦房,還帶了個大院子。這房子在二十年前,可是算的上闊氣的人家了。一進院子就聽見產婦已經叫得嘶啞的聲音。隨著婦人進去屋裡,轉過廳堂,就到了產婦的房間。

房間裡站著兩名同婦人一般焦慮的男子,那個年齡大的男子在房中焦急的走來走去,想必是婦人的丈夫,產婦的公公。那陪在床邊的,臉色同產婦一般白的年輕男子,應該是婦人的兒子,產婦的丈夫。

那二個大男人看見婦人領著孫氏回來了,歡喜的急問:“這是穩婆吧,快來看看。”

“你們快點準備熱水去,男子出去,留下女子在這給我打下手,水燒好了端過來。”

“好勒好勒,這就去。”二人一疊聲的應下,“水早就預備好了,我們端過來還要做什麼?”

“不用了,你們在外面等著就行。”孫氏看產婦面色已是不大好,怕她氣力耗盡,後續難以發力,忙囑咐婦人“你快些準備妥當。”

“誒誒”

——

一切妥當後,二個男子焦急的在房門外等著,那產婦的丈夫聽著裡面媳婦的喊叫聲更是急得團團轉,滿頭大汗。那年長的父親,倒還鎮定些,於門外臺階坐著,點了煙大口吸著。等到他吸完第二支菸時,終於聽見從房間裡傳出嬰兒的啼哭聲。

房門打開,孫氏抱著嬰兒出來,賀喜道:“恭喜恭喜,是個白白胖胖的小子。”

“爸,是個男孩,你聽見了嗎?”那年輕男子同他父親說道完,一時歡喜的有些無措,想上前抱抱孩子,又怕抱不穩當,手又收了回去。

“來來,當爸的人怎麼能不會抱孩子,我教你,你小心些。”孫氏看年輕男子小心翼翼的樣子,明白他的歡喜和小心謹慎。這時年輕男子的父親也上前來,提醒著他這個初為人父的兒子。向孫氏道了謝,又向他兒子囑咐,“快把孩子抱房間裡去,也看看你媳婦。”

再囑咐好事情後,叫了房間裡的婦人出來“你快點去煮碗麵,還有雞蛋,等會兒讓人家穩婆帶回去。”

“好的好的”那婦人忙應了,又看著孫氏說“你客廳坐會兒,我燒茶水,備茶點去。”

“不用了,不用了”孫氏連連擺手,“我出來的久了,家裡早飯還沒準備,孩子們也不知道有沒有吃的,我得趕緊回去。”

“這怎麼行?茶點都沒吃就走,哪裡有這樣的道理”婦人看著孫氏道“你沒回去,你家男人就不會先做飯嗎?”

“他哪裡會”孫氏埋怨著“等他做,孩子們要餓死了,你們不要麻煩了,我回去了。”

“唉,你等等”婦人拉住孫氏,給丈夫使了個眼色,二人走到一邊嘀咕了一會兒。那婦人便進了另一個房間,等她出來時,一隻手上拿了兩桶筒面,另一手託著個大碗,裡面裝著雞蛋。

她把東西先放桌子上,拉著孫氏說:“妹子,今天真是謝謝你了,救了我們家兩天人命呢。我們不知道該怎麼答謝你,那面和雞蛋,你千萬不要客氣,一定要收下。”隨後一手在一袋中摸索,拿出一百元錢,看見孫氏有些掙扎的樣子,趕忙解釋:“這錢呢,是這麼個意思,你先聽我說完。”

“不行的大姐,你已經準備了面和雞蛋,這些心意我領了,這錢——”

“哎呀,我說你這妹子是個急性人,我還沒說完呢”婦人笑道“正要同你商量,你剛剛和我來家時,帶著一籃子松菌,我厚著臉皮,希望能買下它,這錢是買松菌的。”

“買松菌?”孫氏驚訝道,可是轉念一想,松菌也要不了這麼多錢,這婦人怕只是為了給自己找個藉口收下錢吧。

還待開口,婦人好像看出了她的想法,繼續向她解釋:“你也知道,這松菌燉湯最鮮美滋補,我家兒媳剛剛生了孩子,嘴裡吃的要精細些,滋補些才好。我也知道你採這些不容易,所以我才說自己是厚著臉皮開了這口。”

“原來是這樣”孫氏笑道“可以的,不過我可以留下一碗的量嗎?錢要不了這麼多,帶一點回去,孩子們想吃。”


“那個---你看,妹子,家裡生子,要給親朋做茶點。我想這松菌煮年糕是最好的”那婦人十分不好意思的解釋道“你看,妹子你下回還可以進山採。今天這些就全給我們留著吧。”


“額,這麼說,好吧”孫氏聽得這麼說,雖然心裡有些不太高興,也不好再繼續說下去。想著要快些回去,同他們告辭“那我現在回去,這些東西,勞你們破費了。”


“誒,沒有的事”婦人說到“我送你到路口去,怕是你認不得路。”

“好,麻煩麻煩”

----------

孫氏隨著婦人來到大路,再次向她告別,就自己急匆匆的趕回家去了。

等她回到村子時,路過村口,有一家小店。店中坐著一群聊天的男男女女,看見孫氏提著菜籃子回來,笑問:“聽你家男人說,你今天天沒亮就進山了,可是大豐收吧?讓我們看看你採了多少。”


孫氏走過去,笑罵道:“一群嚼舌根的,哪裡天沒亮就去了。”

她一走到人前,籃子就被搶了過去“看你採了多少好東西。”

等人看了她的籃子後,一臉怪異的看著她。

孫氏心想他們一定是驚著了,怎麼進山採松菌的還帶回面和雞蛋,心裡挺得意。

“要死了,孫氏”人群中一位年齡大的老婦人叫到“你帶的是什麼東西回來,莫不是中邪了。”

“雞蛋和麵啊”孫氏莫名其妙道“你們要這麼驚訝嗎?我現在要回去,以後同你們說。”

“你自己來看看”那年長的婦人拉著孫氏過來,拿手在她腦門拍了拍,嘴裡還唸唸有詞“神天菩薩保佑,快快回魂。”

孫氏被拍了後,覺得靈臺一激靈。她看向自己的籃子,裡面裝著的,是兩捆松針和十數個松子。

難怪眾人這麼怪異的看著自己,哪裡有什麼面和雞蛋啊,都是假的。想到這些,孫氏連忙從口袋中翻出婦人給她的錢眾人看著,又是嚇得一跳。

那孫氏手裡握著的,正是一張冥幣。

“你這是遇見不乾淨的東西了”那老婦人拉著孫氏道“鬼迷了心竅,快說說你怎麼回的來的。”

孫氏覺得大晴天的太陽底下,還是冷的慌。她理理思緒,把自己早上的奇遇同眾人說了。

等她說完,那老婦人問她:“那家人一定要買下你的松菌?”

“是啊,說是給兒媳婦補身子。”

“一家子鬼,補個鬼的身子”旁邊一人憤罵道。


“可不是補鬼身麼”其他人聽了狹促的補了一句。

“一家四口,還有個孕婦,這是誰呢”

“哎,不是上個月鄰村有一家嗎?”人群中有人叫到。

“哦,是,是”另一個想起的人補充道“好像一家四口都是吃蘑菇中毒死的,據說他家媳婦兒還有一個月就要生了。”

“是了,是了,想起來了”

“原來是他們一家啊”

“今天是不是他們家媳婦兒要生的日子啊”

“好像是哦,天可憐見的,好好的一家子啊”

“孫氏,他們這是救了你啊”

--------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議論開來,那老婦人也拉著孫氏說:“這麼說,這是你的造化。他們肯定是看出你採的松菌裡有什麼不對,怕你也步了他們的後塵,才執意要全部買下的。”

“是啊,是啊”眾人復聲道。

“孫氏,你可要好好感謝他們,去祭拜祭拜他們才是啊”明白孫氏遇見的是一家善良的鬼魂,眾人也放下心,竟然同孫氏開起玩笑來。

“這還要你們說”孫氏心頭的石頭也落了地,輕鬆不少。

同眾人再說完這些,便回家去了。至於祭拜,此乃後話,此處不再細說。


世人都怕極了鬼怪,其實他們同人也沒有多少不同。一樣的知恩圖報,一樣的人情往送。人心若惡,勝過惡鬼千萬。鬼魂若善,尤甚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