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结硕果 专科发展新突破—记郑州大学五附院肝胆胰腺外科

近年来,郑州大学五附院肝胆胰腺外科李晓勇教授团队通过坚持不懈的追求与创新,抓住机遇、找准突破点,专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专科影响力不断扩大,立足省内、面向全国、紧跟国际的定位为其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近期,以多项里程碑式事件为标志,肝胆胰腺外科顺利跨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2018年4月14日,受台湾大学黄凯文教授邀请,李晓勇教授赴台湾参加亚太纳米刀消融技术高层论坛并做《Clinical Practice of 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 in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纳米刀治疗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临床应用)主题发言,展示所带领的团队在肝门部胆管癌纳米刀治疗方面的经验和收获,得到来自美国、英国、荷兰、印度、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人才培养结硕果 专科发展新突破—记郑州大学五附院肝胆胰腺外科

2018年6月23日,台湾大学黄凯文教授受邀来郑州大学五附院参加《第一届中原幽门螺杆菌、微生态与消化疾病论坛》并作了《亚太消融治疗新进展》主题报告。精彩的报告内容赢得与会代表的热烈掌声。会议期间,在郑鹏远院长的大力支持及杨怀玉副院长、高级人才办公室张梅梅主任的沟通与协调下,郑州大学五附院与台湾大学黄凯文教授团队商定,双方展开深度合作并实行同质化管理,共享纳米刀消融治疗肝胆胰肿瘤方面的技术经验,并深入开展临床及基础试验研究,从而迈上专科发展的新台阶,不断提升知名度,扩大国内、国际影响。

人才培养结硕果 专科发展新突破—记郑州大学五附院肝胆胰腺外科

郑鹏远院长向台湾大学黄凯文教授颁发兼职教授聘书

人才培养结硕果 专科发展新突破—记郑州大学五附院肝胆胰腺外科


2018年6月27日,在郑州大学第五临床学院2018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肝胆胰腺外科副主任陈艳军由其博士生导师、神经外科知名专家、郑州大学五附院党委书记王新军教授亲自为其扶流苏并颁发博士学位证书,从而正式成为肝胆胰腺外科首位博士,同时郑州大学五附院外科学教研室也迎来了自己培养的首位外科学博士。

人才培养结硕果 专科发展新突破—记郑州大学五附院肝胆胰腺外科

郑州大学五附院党委书记王新军教授向陈艳军授予博士学位证书

人才培养结硕果 专科发展新突破—记郑州大学五附院肝胆胰腺外科

陈艳军副主任医师自1998年本科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持学习,不断提高,2003年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06年取得硕士学位后返院继续从事肝胆胰腺外科工作。多年来,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并积极参与教学工作。更高的追求使他从未放弃攻读博士学位的梦想,此次取得博士学位是其人生中的重大事件,也是肝胆胰腺外科医教研综合发展的重大成果,更为普外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条件。以此为契机,肝胆胰腺外科将继续把握肝胆胰腺专业及相关基础医学发展方向,在肿瘤纳米刀、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方面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努力争取在前沿领域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


人才培养结硕果 专科发展新突破—记郑州大学五附院肝胆胰腺外科

▲ 李晓勇、肝胆胰腺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俯首勤耕耘,赢得百花开”。长期以来,郑州大学五附院肝胆胰腺外科立足于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疾病,持续的技术创新使其能够解决常规技术手段无法处理的肝胆胰疑难危重病症。该科于2015年12月率先在省内开展肿瘤的纳米刀消融治疗,目前在肝门部胆管癌及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纳米刀消融治疗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并在国内产生显著影响,慕名前来就诊及电话咨询的吉林、山西、陕西、山东、浙江等外省患者越来越多。

2018年6月29日,肝胆胰腺外科接诊了来自黑龙江哈尔滨的一位胆管癌患者。该患者曾辗转就诊于哈尔滨、上海、北京等多家大医院,其中不乏国内知名专家,但均因病情太过复杂及技术手段所限而未能实施有效治疗。患者体质体力每况愈下,体重减轻23公斤,生命危在旦夕。

人才培养结硕果 专科发展新突破—记郑州大学五附院肝胆胰腺外科

▲ 手术中的李晓勇教授团队

当通过业内人士了解到,郑州大学五附院李晓勇教授团队引进了目前国际上先进的纳米刀消融技术,在治疗复杂肝胆胰腺恶性肿瘤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便来院就诊。经过耐心细致的检查和积极的术前准备,李晓勇教授带领团队及时为该患者实施了纳米刀消融手术,术后患者恢复顺利。身处医疗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中原地区,能够吸引全国范围内的肿瘤患者前来救治,专科技术影响力辐射国内多个省份,是郑州大学五附院肝胆胰腺外科在专科发展方面实现的历史性突破。

人才培养结硕果 专科发展新突破—记郑州大学五附院肝胆胰腺外科

总结

相信在郑鹏远院长、王新军书记等院领导的指导及支持下,站在新的历史时期,肝胆胰腺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为百年名院的再铸辉煌贡献青春与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