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到來,「三伏貼」了解一下!

夏日炎炎,又到了傳統中醫“冬病夏治”的時候了。今年三伏天將從7月17日持續至8月25日,長達40天。記者瞭解到,入伏之後,我市各大醫院相繼開展貼“三伏貼”的服務。那麼“三伏貼”是不是所有人都能貼?貼了“三伏貼”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來聽聽醫生的建議。

7月16日,記者來到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針灸科看到,醫務人員除了給患者做日常的針灸、按摩、治療之外,還有很多市民前來諮詢貼“三伏貼”。

“三伏天”到来,“三伏贴”了解一下!

市民 李麗

我父母讓我來的,他們有空也會過來,因為經常熬夜掉頭髮,氣血不足加腎氣不足,如果貼這個三伏貼對我的腎是比較有幫助的,而且也可以幫我把體內溼氣排出來,所以就是針灸配合三伏貼是最好的。

記者瞭解到,在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針灸科,除了傳統的“三伏貼”之外,還有一種配合“三伏貼”治療腹痛、風寒溼痺、痛經等疾病的方法——“隔姜灸”。就用一塊新鮮老薑,切成厚薑片,中間用針穿刺數孔。針灸時,將薑片放在穴位,把艾炷放在薑片上面,點燃,等到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時,提起薑片,或更換艾炷再次針灸。

“三伏天”到来,“三伏贴”了解一下!

市民 韋妍妍

因為姜灸是夏天做的,夏天做它是比較能調理身體,到冬天就不怎麼感覺寒冷,現在就是冬病夏治,他有改善體質的作用,我之前就有做過,而且它這種對痛經也是有效果的。

醫生介紹說,“三伏貼”對一些慢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哮喘、風溼性關節炎等慢性疾病,和經常感冒發燒、打吊針等體質比較弱的小孩,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今年貼“三伏貼”的時間為,初伏貼是從7月17日至26日,中伏貼是從7月27日至8月15日,末伏貼是從8月16日至8月25日。市民都可以在這個時間段內貼“三伏貼”。

“三伏天”到来,“三伏贴”了解一下!

這個時間段陽氣比較旺盛。夏天的時候我們這個毛孔舒開了,然後他更利於藥物的滲透進去,一般十天一次,頭伏,中伏、末伏這三天是非常重要的。

雖說貼“三伏貼”是治療慢性病的好方法,但是醫生告訴記者,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貼“三伏貼”。比如孕婦、兩歲以下嬰幼兒、月經過多的女性,還有就是一些疾病發作期,如哮喘,正在發熱的病人,這些人群都不適合貼三伏貼。另外,貼了“三伏貼”之後,在飲食和生活上也要多加註意。

“三伏天”到来,“三伏贴”了解一下!

我們貼了三伏貼,當天最好不要洗冷水澡,不要喝冷飲,還有辛辣的東西,我們貼了三伏貼以後,皮膚有一個發紅的現象,我們不要用手去摳,有的過敏體質,它可能就會引起身體的不適。如果他有小水泡,在家裡也可以自己處理,如果水泡比較大的話,我們還是來建議來醫院處理一下。

此外,醫生提醒市民,貼“三伏貼”用藥、選穴、貼敷都需要專業醫師的指導與操作,因此市民最好不要在家自行貼敷,應選擇正規的醫院去貼“三伏貼”。

▣ 來源 | 1074飛虎隊記者劉君(圖文)、見習記者 張萍、通訊員 何勝

▣ 校對 | 慶遒、祖馨怡(實習)

▣ 爆料&合作方式 | [email protected]

▣ FM107.4交通臺新媒體部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