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屋脊上的脱贫攻坚战

宣恩屋脊上的脱贫攻坚战

椿木营乡集镇(曾召纯 摄)

7月9日,宣恩县椿木营乡甘竹坪村3组贫困户周宪忠心里是快乐的,这天,常清家庭农场负责人黄长清把车开到他家门口,按合同购买了他家里3亩多蔬菜,并当场数给他7000多元现金。

宣恩屋脊上的脱贫攻坚战

周宪忠是最早加入常清家庭农场的贫困户。他清楚的记着扶贫账:“享受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5000元,农场免费为其提供蔬菜种子和技术指导,按合同价格收购蔬菜,这样我们就不用愁蔬菜卖不出去了,这个办法好,我们只管放心种,脱贫奔小康不是梦”。

立愚公之志,吃苦中之苦,攻坚中之坚。平均海拔1860米的椿木营乡,是恩施州四县五乡镇高山连片地区。近年来,该乡按照精准扶贫总要求,牢牢推进“五个一批”,干部群众静心扎根高山,奋力谱写脱贫动人篇章。

宣恩屋脊上的脱贫攻坚战

短中长相结合 贫困户聚集在产业链上

时下,椿木营乡施家坪村,240亩油牡丹花开正艳。

油牡丹在椿木营乡并不是新鲜药材品种,早在几年前,便有老百姓零零散散种植油牡丹,但苦于没有形成规模,难以打开市场。2017年,在乡党委政府关于支持带动贫困户明显的农民企业政策驱动下,施家坪村致富带头人黄秀刚牵头成立油牡丹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抱团发展。

宣恩屋脊上的脱贫攻坚战

“三年可受益、四年见大效,成熟后每亩收入可达7000元。”黄秀刚介绍,该村合作社已经吸纳21户贫困户种植油牡丹,并且已与浙江等地厂商联系好销路。

油牡丹是该乡产业发展短中长相结合的长效产业。椿木营乡乡长徐兆海介绍,“按照短中长结合的产业扶贫思路,椿木营乡已经发展厚朴、黄柏、柳杉等长效产业10万多亩,发展云木香、川穹、牛膝等三年见效中期产业8000多亩,发展贝母、川乌、烟叶、蔬菜等一年见效短期产业4万多亩。”

宣恩屋脊上的脱贫攻坚战

目前,该乡已经成立各类新型农村经营主体55家,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参股、合作经营等现代经营模式,全乡1415户4057贫困人口有效粘在产业链上。

范家坪村7组村民唐洪成今年新发展贝母、黄柏产业20多亩,看着自家药材长势良好,唐洪成乐开了花,“我加入了宣恩县恒瑞药业有限公司,照这个势头,产业年收入超过5万元,脱贫不是问题。”

宣恩屋脊上的脱贫攻坚战

花小钱办大事 群众参与聚力全员攻坚

5月21日,木营村3组贫困户郭大元家里热闹非凡,祖祖辈辈盼了几辈人的路终于通到了家门口。“我组织了简单的通车典礼,邀请村里的尖刀班参加,一起纪念这个时刻。”

宣恩屋脊上的脱贫攻坚战

郭大元家交通不便、因病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尖刀班入住后,反复核算修通到郭大元家砂石路需要5万元,“政府补贴部分资金,自己筹备一点资金,投工投劳,一定要齐心修通这段路。”在院落会上,该村支部书记龙松屏和大伙儿商量采用“一事一议”办法,打通这条3.7公里公路。

通车那天,工程核算下来,政府投入资金仅2万多元。

宣恩屋脊上的脱贫攻坚战

花小钱,办大事。椿木营乡在交通、饮水等补短板项目实施上,探索“一事一议”模式,采取“政府补一点,群众筹一点”的办法整合资金,对项目的立项、报批等环节严格程序,严格操作,发动群众参与工程建设、资金监管各个环节,群众全面参与工程概算,走出了一条“一事一议”推进补短板项目新模式。

宣恩屋脊上的脱贫攻坚战

刘小山是施家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是村里实施“一事一议”道路建设的具体组织领导者之一。“2016年开始,最初实施‘一事一议’修路的时候,部分村民认为工程量大,政府补助少,有畏难情绪,我们就组织群众到工程现场定方案,如1组上湾4.3公里连户循环道路通过招投标测算最低需40万元,而通过‘一事一议’项目,组织群众人人参与,家家户户筹资,8户人家中,筹资最高的1户达1万多元,最少的也在5000元以上,政府补贴仅用12万元就修通了出山道路。”

宣恩屋脊上的脱贫攻坚战
宣恩屋脊上的脱贫攻坚战

“不仅节约了资金,更重要的是发动了老百姓参与进来,激发了他们脱贫的内生动力。”据乡党委书记尤浩介绍,全乡利用“一事一议” 共实施道路建设项目250个,整合资金2000余万元,修通连组入户道路150条450多公里,无一项群众不满意工程。

宣恩屋脊上的脱贫攻坚战

讲情怀重责任 扶贫干部高山显担当

2017年8月,宣恩县精准扶贫决战500天誓师大会后,根据全乡统一安排,8月28日,乡扶贫办副主任魏光荣到白果坪村任驻村第一书记,负责该村精准扶贫工作。

“让干坝变成水坝。”这是魏光荣进村后给乡亲们的承诺。干坝在白果坪村一组,有耕地面积800多亩,该组43户人家经常需要到镇上拖水吃,魏光荣到村里后,跑项目、组织大家找水源、通过一事一议筹集资金,事情有了眉目。

宣恩屋脊上的脱贫攻坚战
宣恩屋脊上的脱贫攻坚战

2018年4月,魏光荣年满60岁,5月1日,魏光荣接到退休文件。这一天,他主动找到乡党委书记尤浩,要求继续驻村工作。

“他说承诺了老百姓把水池建好,就必须做到,看到老百姓吃上安全水,他才会放心退休。”尤浩回忆,魏光荣多次给他说,自己身体还行,请组织允许他继续工作。

宣恩屋脊上的脱贫攻坚战

“我父亲是孤儿,我们一家从小家境贫寒,兄弟姊妹七人深受党恩,才有今天的好日子。”回忆起小时候贫困的日子,魏光荣深有感触,“有一份力,出一份力,作为老同志,我应该带好头,坚决按要求完成组织的重托。”魏光荣说,现在一组的水池已经建好,家家户户都吃上了安全水,他给家里人也做通了思想工作,等到脱贫工作迎接国检了再退休。

宣恩屋脊上的脱贫攻坚战

受气候地理影响,椿木营乡雨雪冰冻天气从头年10月一直要持续到第二年3月,因而每年有效工作时间不足7个月,年底要完成脱贫任务,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扶贫干部必须要付出更多的辛苦。

新婚后的第二天奔赴驻点村勾腰坝的屈环;带着病躯当扶贫先锋的杨自启;3次犯病、3次不听医生劝阻,从病床跑回杉坨村的59岁驻村干部贺振书;打着点滴坚持入户走访的县纪委驻挖断山村干部李昌荣......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乡100多名扶贫干部通过实际行动践行着责任、担当与情怀。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只有党员干部人人带着感情、埋头苦干实干,共同脱贫奔小康的梦想才能成真。”在与扶贫干部交心谈心中,该乡精准扶贫前线指挥长曾志敏鼓励扶贫干部继续发扬作风,静下心来,坚决打赢全乡脱贫攻坚战,在高山扶贫一线实现人生价值。

宣恩屋脊上的脱贫攻坚战

有 福 利!

宣恩屋脊上的脱贫攻坚战

识别上方图标进入宣恩电话本

可查找宣恩党政机关及各行各业电话!

文:孟英豪

微博:@宣恩发布

审核:欧阳章平@凉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