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國家卻太平依舊,直到開棺驗屍才真相大白

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歷朝歷代出現過幾百位的皇帝。他們有的從白手起家,征戰多年才一統河山;也有繼承皇位後兢兢業業,統治期間政通人和,國泰民安,但總有一些在位期間疏於朝政、貪圖享樂最終葬送了大好河山。按理說,皇帝荒廢朝政不問國事,國家應該內憂外患,民眾也是水深火熱,但偏偏有一位皇帝在位期間二十多年不上早朝,國家卻依然被治理的很好,這不禁讓人疑竇重重,他是誰呢?

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國家卻太平依舊,直到開棺驗屍才真相大白

他就是萬曆皇帝朱翊均,他10歲即位直至58歲病逝整整四十八年,是整個明朝在位期間最長的皇帝。對於明朝的滅亡很多人歸於萬曆皇帝,而不是崇禎皇帝。明神宗的長子朱常洛也就是明光宗繼位僅一個月就病逝,傳位與兒子朱由檢,就是崇禎皇帝時,整個國家已經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最後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禎皇帝自殺身亡,當然這種說法也是存在一些爭議的。

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國家卻太平依舊,直到開棺驗屍才真相大白

明神宗在位的前十年,奮發圖強,當時的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社會經濟得到了良好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極大的提高,並且在位期間三大軍事行動皆以全勝而告終,維護了國家穩定,保衛了領土完整。

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國家卻太平依舊,直到開棺驗屍才真相大白

萬曆二十年,掌握日本大權的豐臣秀吉率軍攻佔了朝鮮的釜山,進逼京都。而當時的朝鮮國王成謎於酒色,整個朝政腐敗不堪,見到豐臣秀吉的軍隊紛紛出逃,豐臣秀吉順勢佔領了大半個國土,在即將淪陷的邊緣請求明朝發兵援助,日軍大敗。沒過兩年日軍再次出兵,明軍再戰,直到豐臣秀吉戰死,大敗,最終撤軍。

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國家卻太平依舊,直到開棺驗屍才真相大白

期間還發生了寧夏的哱拜叛亂,明神宗派遣李如松為寧夏總兵,率大軍圍剿,最後哱拜自殺,其子生擒,就這樣平息了哱拜叛亂。萬曆十七年,世襲播州(今遵義)的地方政權統治者楊應龍造反。楊應龍在所轄之地無惡不作,欺壓百姓,而且楊家久居播州,實力也是強悍,公然反叛,明神宗派兵鎮壓,在海龍屯激戰多日,最後楊應龍潰敗自殺身亡,播州之亂自此平定。這三次征戰雖然皆以全勝告終,但是征戰消耗大量的軍費物資,也為後事埋下了伏筆。

萬曆十四年,朱翊鈞開始沉迷酒色,身體也是每況愈下,基本上不上早朝,很多的政事都是通過傳旨的方式下達命令,也正是因為如此,大臣們開始了立皇太子的爭鬥。在同立皇子這件事上與內閣大臣爭執了達十餘年後,索性不理朝政。雖然荒於政事多年,但是那時並沒有出現宦官作亂、外戚干政的情況,通過三次征戰我們發現朱翊鈞還是關心國家大事,在把控朝局。

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國家卻太平依舊,直到開棺驗屍才真相大白

後來遼東後金勢力崛起,南犯明朝邊境,爆發了遼東戰爭,經過了三大征戰後,國庫空虛,軍需匱乏的明朝節節敗退。為了能夠補給遼東戰爭,應付大筆的軍需開支,增加了全國的田稅,導致民怨呈鼎沸之勢,多地爆發了起義,心力俱疲的朱翊鈞沒過多久就病逝了。

至此明朝走向了滅亡。我們不禁要問,剛即為之時朱翊鈞表現的很好啊,沒有上朝也是關心國事,能夠及時正確制定作戰方針,解決內憂外患,那為什麼幾十年的時間不上朝呢?眾說紛紜。

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國家卻太平依舊,直到開棺驗屍才真相大白

考古學家挖掘朱翊鈞的墓葬,發現他的屍骨中左右腳長短不一,鑑定得知,原來是右腳得了疾病發生了萎縮,行走不便,大臣對於他的這種情況不上朝很不理解,反而是指責和謾罵。另有學者指出,萬曆時期,朱翊鈞食用阿芙蓉,也是我們現在說的鴉片,據說鴉片對於男性能力有幫助作用,便大量服用,縱慾過度,荒於淫樂,導致荒廢朝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