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邮票”到“微信” 武威人幸福生活的印记……

从“邮票”到“微信” 武威人幸福生活的印记……

  如今,人们的通讯方式高效便捷,一个电话或一条微信便可联系到想要联系的人。但在40年前,人们远距离地沟通是件很费心费力的事。回望40年通讯事业的发展,从书信、电报到固定电话,再到“大哥大”、“传呼机”、“小灵通”,到如今的智能手机,各类通讯工具都随着时代地发展,带着人们一步步走向方便快捷。

80年代

信件占主场

  上世纪80年代我市虽已有了纵横电话,但数量少,通话效果不好,人们最常用的通讯方式是书信。坐在灯下,提笔思慕良久,带着满满的心思落笔,“姐姐,你好……”写完信,小心折叠装进信封,贴上邮票,次日一早出门投进路边那个绿色邮筒,剩下的只有满心期待,等着门口那声“某某取信”。

从“邮票”到“微信” 武威人幸福生活的印记……

  市民董女士回忆道,至今还珍藏着与亲友们的往来书信,有时拿出来看一看,感慨良多。翻着那半抽屉的书信,董女士说:“我从小喜欢文字,平时除了写信问候远在外地的亲人,闲暇时还会写信和他乡笔友聊一聊,这在当时来说是一种比较普遍的通讯方式。”

  写信是人们与亲友远距离情感交流的主要方式,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人们才会去邮局发电报。发电报是按字收费,所以大家都力求言简意骇,力求用最少地字表达最完整的意思。“1985年春天,父亲身体抱恙,为了通知在新疆的哥哥及早回家,我去邮局发了一份电报。当时我洋洋洒洒写了半页字,发电报的工作人员看到后帮我修改成了‘父病,速回’四个字。”周先生回忆道,“上世纪80年代的电报业务需求量很大,大都是在紧要关头才会发电报,每天电报窗口处都排着很长的队。那时的市民最怕的也是接电报,生怕家里出啥事。”

90年代

“BB”机、小灵通闪亮登场

  1993年,我市开始跟着全国步伐,引进国外先进地技术和资金,安装起了程控电话,不过在个人家里安装固定电话还是个新鲜事儿。由于初装费昂贵,那时,在武威安装电话的家庭屈指可数,人们也没有什么隐私的概念,谁家安装了电话,都会被印在电信部门当年出版的通讯录上。那时候,一本电信通讯录年鉴,就可以查到所有安装电话的单位和家庭,谁家安装了电话,就像办喜事一样,邻居都会借故来看看,或是打个电话。

从“邮票”到“微信” 武威人幸福生活的印记……

  传呼机是人们口中俗称的“BB”机。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市流行起了“BB”机。腰间挂一个小黑匣子,走哪“哔哔”一响,就会找个公用电话通过寻呼台联系对方。“1997年,我市的主干道上已安装了许多公用电话,常常见身戴‘BB’机的人在公用电话处插卡拨号。那时的‘BB’机和现在的智能手机相比,在方便性上无法相提并论。然而,在当时也算基本实现了随时通讯。”80后的小徐回忆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1998年,我市邮政部门和电信公司开始分营;1999年,中国移动公司武威分公司成立;不久,中国联通武威分公司也粉墨登场。小灵通、翻盖手机跟着陆续登场,数字移动电话开始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21世纪

通讯方式快速发展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通讯不再只靠电脑,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软件普及,让人们用低价格,实现了从文字到语音再到视频通讯的随意切换。

从“邮票”到“微信” 武威人幸福生活的印记……

  说到通讯工具的变迁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市民邓先生深有感触,他说:“通讯事业的发展带动着信息化的发展,无论是谈天说地,还是文件传递,再或者是视频会议,手中的一部智能手机都能帮你全部搞定。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市民刘先生也说,现在,他通过智能手机不仅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通讯,还能实现移动办公、购物娱乐等多项功能。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科技飞速发展的40年。享受着现代科技生活中的我们,回顾往昔,通信工具的变迁,通讯方式的改变,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是改革的成果,也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印记。

本报记者 王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