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會現場 (中國網楊楠 攝)
中國網財經7月17日訊 國家發展改革委於2018年7月17日(週二)上午10:00,在中配樓三層大會議室召開定時定主題新聞發佈會,就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回答記者提問。
以下為文字實錄:
記者:
我的問題是從國家統計局昨天公佈的數據看,今年上半年我國GDP同比增長6.8%,這也是連續12個季度保持在6.7%和6.9%的中高速區間,我們同時注意到一些數據指標出現下滑,對此您如何看待?此外,美方發起貿易戰後,很多人擔心我國下半年經濟造成衝擊,您如何評價?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聞發言人嚴鵬程:
謝謝你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其實社會各界對上半年經濟走勢和下半年經濟走勢都非常關心。
我剛才已經談到,從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看,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延續穩中向好態勢,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保持穩定,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升級,質量效益繼續改善,支撐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但正如你剛才所談到的,也有少數經濟指標增速有所放緩。比如,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指標,與前些年的兩位數增長相比,增速的確有所下滑。對此,我們認為,應當辯證看待。一方面,相關指標增速回落並不必然意味著經濟增速下滑。從支出法看,GDP由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淨出口構成,但固定資產投資並不等同於資本形成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也不等同於最終消費。比如,近年來我國消費升級步伐加快,服務性消費快速增長,佔全部消費的比重不斷提高,按照現有的統計口徑,這一變化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指標中體現得並不充分。另一方面,我們不能只看增長數量,更要看發展質量。就目前來講,我國投資、消費結構正在持續優化。從消費看,消費提質擴容積極推進,今年上半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了29.8%,信息、文化、旅遊等消費旺盛。從投資看,民間投資、技改投資的增速持續高於整體投資水平,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農業等補短板領域的投資保持較快增長,上半年的增速分別達到35.4%和15.4%。
關於下半年我國經濟走勢,目前各方議論比較多。有的觀點認為,由於中美經貿摩擦帶來外部衝擊、國內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下半年中國經濟保持平穩發展難度很大。對此,我想表達三個觀點。
第一,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在變化。經過這幾年我們持續推進轉變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我國經濟已由過度依賴投資、出口拉動,轉向主要依靠消費、服務業和內需支撐,最終消費和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均已達到60%左右,外貿依存度正在不斷下降;世界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群體,可以說是蘊含著巨大的消費升級需求;過去五年我國的市場主體數量增加近80%,目前已超過1億戶,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迅猛發展,新動能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1/3;三大戰略、四大區域板塊協調聯動,新增長極增長帶不斷湧現,開拓了較大的迴旋空間;對外開放的範圍不斷擴展,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對外資企業的吸引力明顯增強,今年上半年新設外資企業同比增長了96.6%,等等。所有這些,都將為我國經濟發展增添更加強勁的動力支撐。
第二,我國有足夠的政策空間來應對世界經濟不確定性衝擊。當前,我國財政赤字率、政府負債率較低,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較高,企業負債率趨於下降,宏觀調控有足夠的空間和政策工具可用。下半年,我們將堅持穩中求進這一工作總基調,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宏觀經濟政策的靈活性,加強政策之間的協調聯動,確保穩住宏觀經濟基本面。具體看,我們將以補短板為重點,適度擴大有效投資,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釋放內需潛力;繼續下大力氣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切實解決制約創新發展的堵點、難點和痛點,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繼續推進營商環境改善和結構性減稅降費,讓企業輕裝上陣,切實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繼續擴大對外開放,充分發揮兩個負面清單的作用,爭取吸引更多的外資。同時,我們將加強對中美經貿摩擦中所涉企業的負面影響評估,有針對性地予以支持。
第三,我國有應對嚴峻複雜困難局面的豐富經驗。我國有獨特的制度優勢,能夠集中力量辦成許多別的國家想辦而辦不了的大事。回顧歷史,我們一路走來,歷經無數坎坷,但每一次都能夠從容成功應對。僅就改革開放40年來講,我們就先後成功應對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等一系列重大外部衝擊,可以說是積累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經驗,能夠有效應對各類風險挑戰。
總之,我們有信心、有底氣、有條件,也有足夠的能力,以中國經濟的巨大韌性和持續健康發展的確定性,有效應對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確保實現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謝謝。
閱讀更多 中國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