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多家车企签署五份协议 共同发力自动驾驶和新能源

截至目前,双方已促成包括戴姆勒和清华大学、蔚来汽车和博世、宁德时代与德国图林根州政府、华晨集团与宝马集团、大众中国、江淮汽车集团和西雅特等多个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并签约。

中德多家车企签署五份协议 共同发力自动驾驶和新能源

戴姆勒与清华将深化可持续交通研究合作

7月9日,戴姆勒与清华大学签署合作意向书,进一步深化双方在可持续交通研究领域的合作。未来三年,该联合研究中心将每年投入经费数百万元人民币,重点扩展在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继续推动交通领域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发展。

中德多家车企签署五份协议 共同发力自动驾驶和新能源

——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中心创立于2012年,随着本次签约,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中心的工作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例如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的创新,以及面向国内外人才开展的联合教育和研究实习项目。通过各研发项目中清华学子们的积极参与,还将促进相关科研领域的人才培养。

技术合作 蔚来博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7月9日,蔚来汽车和博世集团在德国柏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传感器技术、自动驾驶、电机控制和智能交通系统等领域展开重点合作。

中德多家车企签署五份协议 共同发力自动驾驶和新能源

——蔚来ES8作为双方合作的第一款车型,博世为其提供了驾驶辅助系统、控制单元、传感器和智能化助力器iBooster 等关键部件。据悉,双方将针对这些部件进一步开发,并应用到蔚来将推出的其他车型上。

宁德时代欧洲工厂落户德国

德国时间7月9日下午,柏林总理府,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图林根州州政府签署了一份投资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宁德时代将投资2.4亿欧元(约折合18.7亿人民币),在联邦德国图林根州埃尔福特市设立电池生产基地及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

宁德时代图林根电池生产基地将分两期建设,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的研发与生产,计划于2021年投产,2022年达产后将形成14GWh的产能,有望为当地提供约600个就业岗位。

电池生产基地制造的产品将为宝马、大众、戴姆勒、捷豹路虎、PSA等全球知名车企配套。

中德多家车企签署五份协议 共同发力自动驾驶和新能源

——宁德时代的德国工厂将不会为销量发愁。因为在这座工厂还未动工之时,宝马就已经预订了其未来的产品。据外媒报道,宝马已经与宁德时代签署了价值40亿欧元的电池采购合同。其中,宁德时代的中国工厂会获得其中的25亿欧元订单,而德国工厂将获得15亿欧元的订单.

深化合作 华晨与宝马签署长期框架协议

7月9日,已经合作多年的华晨集团与宝马集团在德国正式签署长期框架协议,其中宝马iX3未来将在中国投产,并在2020年出口其他市场,此外到2019年,华晨宝马铁西和大东工厂的年产能将提升至52万辆。

中德多家车企签署五份协议 共同发力自动驾驶和新能源

宝马集团董事长科鲁格

——随着补贴政策的退坡以及双积分政策的来临,车企都在发力新能源,尤其是合资车企。为了在下一轮竞争中取得先机,各家车企都在积极布局,加强合作。从布局上来看,宝马有领先优势,它是最早做电动汽车的豪华品牌,布局也比较完善。不过,政策因素加剧了其他品牌迅速进入到这个领域,后期要看发展,尤其是补贴完全退坡之后。

江淮大众助力 西雅特将借新能源重返中国市场

7月9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在德国柏林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西雅特两方签署谅解备忘录。内容包括未来三方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开发新技术和新车型,以及西雅特品牌将自2020年至2021年被引进中国市场等。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将与江淮汽车和西雅特品牌共同成立一座研发中心,开发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电动汽车车型、车联网及自动驾驶技术以及配套的零部件和核心技术。

此外,江淮大众将基于三方各自的技术储备,研发一款具有竞争力的纯电动汽车平台。新的平台将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为全球及中国客户提供更广泛的产品选择。

中德多家车企签署五份协议 共同发力自动驾驶和新能源

——此次谅解备忘录的签订,是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合作的进一步深化,这对江淮汽车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助于让更多中国消费者享受新能源汽车带来的绿色环保体验和可持续移动带来的便捷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