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我过得不好吗?|如何摆脱“受害者心态”?

欢迎来到娘娘说,说养娃的科学和哲学

娃爸田太医: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三甲医院儿童神外主任医师

娃妈周娘娘:清华妈妈,前新华社记者,女性创业者

作者/不老的鱼

前几天跟闺蜜视频的时候,她在电话那端泣不成声,“要不是他当初穷追不舍,我才不会嫁到这破地儿来呢,现在吵架了,身边连个说话的朋友都没有……”说着便哇的一声嚎啕大哭起来。

我理解她的处境,一个女孩子家,为了爱情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远嫁,举目无亲的,发生了磕磕碰碰难免会觉得心里憋屈。哭也是缓解情绪的方式,是好事。我一边安慰她一边在心里嘀咕着怎么帮助她。

闺蜜的委屈很大程度上是“受害者心态”作祟。即把自己视为弱势的、受到不公平待遇的那一方,把老公视为婚姻关系中的既得利益者。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受害者心态”的影响,就连小孩子都会。小孩如果犯了错,你问他是谁弄得,他自己先哭起来,就好像已经受了多大的委屈似的。

只有我过得不好吗?|如何摆脱“受害者心态”?

“受害者心态”通常在生活中表现为:

1. 过度依赖——包括将自己依托于其他个体或组织,并要求其为自己的大多数生活领域负责;无法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或一个项目;害怕或不愿意独处等。并且一旦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愿望或者对方没有达到自己的期许,便开始无休止的埋怨、愤愤不平。

比如在职场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都在公司待了5年了,他们现在要让我走,凭什么?就算让我走,我能白白便宜了他们吗?”其实是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公司绑架在了一起,言下之意就是不管我业务能力怎么样,公司需不需要我,好歹我跟了你5年,你就必须得为我的“不失业”买单。

比如在婚姻中我们也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就是嫁给了你,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要不是因为你,我现在早就......”其实是将自己的情感、物质、精神、事业全部押在一个人身上,一旦对方给不了你想要的,就觉得是他毁了你。连岳之前说过一句话我特别赞同——“爱情是两个强者的风花雪月,是两个弱者的苦大仇深”,一旦把自己定位成受害的那一方,眼前的路便越走越窄。

2. 高敏感——总觉得别人是在针对自己;觉得亲人、朋友不喜欢自己;对他人的意图怀有没有根据的揣测和怀疑;害怕遭到别人的欺骗和算计;对周围的人和事抱有微妙的偏见和不合理的假设。

比如很多生了二胎的妈妈可能会有感触,有的孩子敏感度比较高,可能听信了邻居的煽风点火,以为有了弟弟、妹妹自己就不受宠爱了,以为爸爸妈妈会抛弃自己。于是对爸爸妈妈产生强烈的占有欲,认为弟弟、妹妹是来剥夺自己被爱的权利的,从而对弟弟、妹妹心生恨意。别说孩子了,有的妈妈甚至会跟自己的孩子“争风吃醋”呢,抱怨爸爸有了“小情人”,忘了“大情人”。正所谓“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比如,我们跟朋友相处的时候,有时候三个人同行总会有一种微妙的尴尬,人家两个人相谈甚欢,自己在一边百无聊赖,怎么样也插不上嘴,这个时候难免会有一种被冷落被孤立的感觉。

比如,不敢充分的表达自己,怕暴露太多信息之后被别人利用,其实也是在心里默默埋下了“受害者”的先占观念。

3. 责怪别人——将矛盾和冲突转移到别人身上,摆出一副自己是“受害者”的样子;轻易为别人定下一般化概括的结论;让别人为自己的生活承担责任。

有时候跟人聊天的时候就有感觉,如果对方一直说“那个人……那个人…那个人…都是因为那个人……”那八成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受害者”,认为自己糟糕的现状都是那个人一手造成的。

小时候跟奶奶一起住,记得有时候奶奶睡过头了,没有叫我起床,我就会大发脾气,把迟到了老师要罚站,要被班里人嘲笑的不痛快统统撒在奶奶身上。那个时候就觉得奶奶是大人,理应为我的一切承担责任。现在在街上看到小朋友努着嘴抱怨爸爸、妈妈的失职时我都会会心一笑,我们都曾经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受害者”呀。

最可怕的是有的成年人不但把自己当成“受害者”,还让他人为自己的决定承担责任。比如我的一个亲戚,有一次跑去找另一个亲戚,说是现在的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云云,人家帮他分析现实、给他提建议,结果他离婚了之后比以前过得还糟糕,就在背地里骂那个当年给他提建议的亲戚,说人家误了他的终生。

4. 反社会——将自己不好的出身、经历怪罪于社会,认为自己所遭遇的一切都是社会强加给他的;认为全世界都欠他的;非常严重的仇富心理,认为自己之所以这么穷就是因为被资本家剥削的,因为有钱的人太有钱了,所以穷人才会越来越穷。

比如前不久发生在上海的杀害儿童事件,犯罪分子之所以要报复社会,就是觉得这个社会是欠他的,是这个社会让他过得不好,是这个社会让他沦为底层。

比如有的人会故意砸人家的车玻璃、扎人家的轮胎,这样做对他一点好处也没有,但他就是要这样做,因为他觉得是这些有钱人让自己穷困潦倒,是这些有钱人让自己丧失尊严,是这些有钱人让自己在家人跟前抬不起头。

只有我过得不好吗?|如何摆脱“受害者心态”?

人为什么会有“受害者心态”呢?

“受害者心态”其实是一种吸引同情的方式。当“受害者”在抱怨的时候,他们不是在强调自己的力量或内在的价值,而是在强调他们是如何被压迫、被剥削、被伤害、被这个社会边缘化的。

“受害者心态”其实是一种提高道德地位的方式。“受害者”们强调自己的身份,强调的其实是自己的痛苦和无辜,他们的对手是享受特权和应受谴责的,但他们自己是可怜的和无可指责的。

受害者心态”其实是一种逃避解决问题的方式。“受害者”们指责他人或社会,其实是想他人或社会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并且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他们既不想承认自己的无能又想要享受特殊的待遇和高度重视。

只有我过得不好吗?|如何摆脱“受害者心态”?

“受害者心态”有哪些危害?

“受害者心态”会使负能量像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多。一旦将自己定位成一个“受害者”那就意味着被动和不自由,当对方给不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便会产生负能量,负能量传染给对方,对方更加给不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此便形成一个正反馈环路。就像掉进沼泽地一样,越是挣扎,越是深陷其中。

“受害者心态”会削弱个人的力量。一遇到困难就怨天尤人,乞求他人和社会的帮助;遇到一点小事就煽风点火,像一头愤怒的狮子一样横冲直撞,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软弱、无能。

“受害者心态”会对社会秩序造成威胁。一旦“受害者”们产生报复社会的念头,向周围的一切“讨回公道”,就会有很多无辜的人会受到伤害,造成社会恐慌。

如何摆脱“受害者心态”?

摆脱“受害者心态”首先要有主人翁意识

。即我就是我自己的主人,我为我的一切行为负责任。当发生矛盾冲突时,先不去责怪别人,而是先反思自己。

摆脱“受害者心态”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当对方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时,先不去抱怨和愤懑,而是想办法整合资源,去争取自己想要的。

摆脱“受害者心态”要换位思考。假设自己在对方的位置上会怎么做,用多维的视角、系统的思维看待问题,而不是被眼前的利益所蛊惑。

摆脱“受害者心态”要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打开视野,想象自己5年后、10年后的理想状态是什么样的?如何达到这种状态?而不必拘泥于眼下的处境。

欢迎来到娘娘说,说养娃的科学和哲学

娃爸田太医: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三甲医院儿童神外主任医师

娃妈周娘娘:清华妈妈,前新华社记者,女性创业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