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青大附院榮獲省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實現新突破

今天上午,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濟南勝利召開,會上頒發了省科技進步獎等多個獎項。我院院長董蒨教授科研團隊榮獲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王顏剛教授科研團隊和劉世國教授科研團隊分獲二、三等獎。董蒨教授接受了省委書記劉家義、省長龔正等6位領導的頒獎。此次為我院首次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並同時獲得一二三等獎,實現了醫院科研發展史上新的突破!

喜讯|青大附院荣获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实现新突破

董 蒨 教授

喜讯|青大附院荣获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实现新突破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泰山學者。曾獲“全國百名優秀醫生”、“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分會前任常委、前任肝膽學組組長,目前兼任山東省醫學會數字醫學分會主任委員、青島市醫學會小兒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亞洲小兒外科學會終身會員以及《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SCI)編委、《中華小兒外科雜誌》編委、《臨床小兒外科雜誌》常務編委、《精準醫學雜誌》主編。主編《小兒腫瘤外科學》、《小兒肝膽外科學》(第1版)、《小兒肝膽外科學》(第2版)、《臨床兒科手冊》,參編 《外科學》(七年制)等,發表SCI、中華及核心期刊論文100餘篇。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重大項目終審評審委員。

2016年,“肝膽胰脾CAS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研發及臨床應用”榮獲青島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7年,“神經母細胞瘤增殖與轉移的分子機制和干預及應用”榮獲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承擔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重大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等。

項目名稱:神經母細胞瘤增殖與轉移的分子機制和干預及應用

董蒨教授帶領團隊自2005年-2015年期間,在3 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1 項山東省自然基金的資助下,進行了神經母細胞瘤增殖與轉移的分子機制和干預及應用的研究。從多個不同角度和不同層次,闡明瞭神經母細胞瘤細胞增殖、侵襲及器官特異性轉移的機制,並探尋可能的干預方法,對挽救更多神經母細胞瘤患兒生命具有重要意義,具有重要科技進步價值和顯著社會效益。在國內外雜誌發表論文40餘篇;課題成果整體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榮獲2017年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此次獲獎是對課題組研究成果的極大肯定,並且進一步鞏固了課題組在神經母細胞瘤研究領域全省及全國的領先地位。

王顏剛 教授

喜讯|青大附院荣获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实现新突破

內分泌與代謝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青島市十佳醫生,青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現擔任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委員、中醫藥學組副組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內分泌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山東省醫學會內分泌分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內分泌專業主任委員等。擅長糖尿病、甲狀腺疾病、高尿酸血癥與痛風等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的診治。

榮獲國家發明專利4項,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山東省衛生廳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青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承擔國家自然基金、山東省自然基金項目、國家“863”合作項目、青島市重大項目等。近年發表高層次科研業績SCI論文30餘篇,累計100餘分,在《柳葉刀》雜誌子刊上發表SCI論文1篇,其在JCEM發表的文章單篇他引逾百次,發表中華級論文40餘篇。

項目名稱:山東沿海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及危險因素10年變遷及治療新對策

劉世國 教授

喜讯|青大附院荣获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实现新突破

副主任醫師、青島大學特聘教授、青島市領軍人才、青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碩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指導老師。2008年7月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獲醫學遺傳學博士學位。近5年來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了70餘篇SCI文章,累計影響因子200多分,中華級論文10 篇。承擔和完成國家自然基金項目3項、國家重點研發專項子課題1項、青島領軍人才項目1項、山東科技發展計劃1項和山東省重點研發項目1項。以首位完成人獲得2017年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全國婦幼健康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三等獎、2017年青島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2年山東高校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類一等獎和2017年山東高校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類二等獎;以第二完成人獲得2014年山東科技進步獎及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及中華醫學會科技獎三等獎;以第三完成人獲得2014年山東醫學科技獎一等獎及2016年青島科技獎自然科學一等獎。

主要研究方向: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致病基因及其分子機制研究;各種單基因遺傳性疾病基因突變、分子機理、產前診斷;妊娠期母胎疾病的遺傳易感性研究;精神性疾病遺傳學研究;出生缺陷治療新產品研發。

項目名稱:抽動穢語綜合症及強迫症遺傳易感基因及其防治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