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建起「五位一體」大扶貧格局

(特約通訊員梁祖江)日前,筆者走進思南縣孫家壩鎮迎春村,只見山寨裡,道路四通八達,房前屋後栽滿了花草樹木;成片的田地裡,荷葉亭亭玉立,荷花爭相盛開。

“我們村以前石漠化嚴重,而現在已發展成為省級現代化農業園區的核心區。近幾年的變化,從基礎設施到產業發展,都少不了常熟市的幫扶。”該村支書趙強說。

作為思南脫貧攻堅的一支重要協作力量,江蘇省常熟市不僅在迎春村盡心竭力,近年來還頻頻向思南送來“大禮包”。去年12月,常思雙方簽訂了黔貨出山物流補貼、思南中藥材提純、東西部“攜手奔小康行動”鄉鎮結對等扶貧項目合作協議;常熟市向思南縣捐贈黔貨出山物流補貼資金50萬元。日前,常熟、思南又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聯席會,常熟虞山高新產業園與思南經開區簽訂園區共建協議,常福街道與雙塘街道簽訂攜手奔小康結對幫扶協議,常熟市發改委與思南縣扶貧辦簽訂社會組織與貧困村幫扶協議。此外,常熟向思南捐贈扶貧協作資金250萬元。

藉助協作力量,僅僅是思南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舉措之一。特別是今年,該縣盯緊盯牢減少農村貧困人口2.4萬人,出列125個貧困村,完成2019年整縣脫貧摘帽80%的工作量的目標任務,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原則,構建起黨建幫扶、幹部幫扶、專業幫扶、社會幫扶、協作幫扶“五位一體”大扶貧工作格局。

黨建幫扶。調整選派19名科級幹部掛任有深度貧困村的鄉鎮黨委副書記、59名科級幹部擔任深度貧困村黨支部書記、266名黨員幹部擔任貧困村第一書記,下派1652名駐村幹部、5263名幫扶幹部,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定點幫扶全覆蓋。落實脫貧攻堅一線幹部關懷激勵機制,兌現食宿、交通等補貼政策,考察提拔脫貧攻堅一線幹部40人。

幹部幫扶。自6月1日起,將每週六確定為全縣“脫貧攻堅幫扶日”,組織全體幫扶幹部進村入戶開展以“1455”為主題的幫扶活動(即辦好一件實事;4開展黨的政策好、幹群關係好、人居環境好、社會風氣好“四個好”宣傳;開展感恩教育、法紀教育、習慣教育、風氣教育、自尊教育“五大專題教育”,做到基礎信息客觀有的、系統錄的、袋裡裝的、牆上掛的、嘴上說的“五個一致”)。

專業幫扶。充分發揮專業人才作用,開展“人才專家對口幫扶服務”活動,選派43名醫療專家、236名教育專家,深入深度貧困村“集中會診”和“送教上門”。開展“千名醫生進村·服務百姓健康”主題活動,498名鄉村醫生簽約貧困戶19682戶,簽約率達90%。

社會幫扶。開展“千企幫千村”活動,縣內120家民營企業與120個貧困村結對幫扶,累計幫扶資金2889.2萬元。開展春暉行動,吸引697名春暉使者投身脫貧攻堅,募集春暉基金4247.77萬元。

協作幫扶。加深與對口幫扶城市常熟的扶貧協作,建立縣級領導常態化互訪機制。僅今年以來,“常·思”兩地在醫療、教育、農業等領域的人才交流,累計互動51批783人次;常熟市累計為思南縣爭取到位各級、各類財政幫扶資金1000餘萬元,引導各類愛心捐贈近1300萬元;累計輸送思南勞動力赴常熟45人;由常熟幫扶實施的翟家壩生態茶園、黑鵝溪文旅一體化、思南黃牛等重點產業幫扶項目建設正有序推進。

“五位一體”齊發力,決戰貧困氣象新。今年以來,全縣整合資金4.45億元。爭取到省級脫貧攻堅產業子基金項目17個,審批金額13.3億元,已投放金額1.13億元。加強“鄉鎮黨委書記、村黨組織書記、農村致富帶頭人”三支隊伍建設,開展貧困村黨組織書記、第一書記等專題培訓班29期。改擴建150個村級活動場所,啟動117個村支部標準化建設。湧現出邵家橋鎮漁溪溝村黨支部書記陳建強“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塘頭鎮青槓壩村“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黨組織”等一批先進典型。發放2018年春季各級各類資助資金7830萬元,受益學生12.8萬人次。農村貧困人口全部參加合作醫療保險,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補償1.4萬人次,補償醫療費用2900萬元。對照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深入推進脫貧攻堅春風行動,完成玉米種植結構14.95萬畝。目前,全縣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達1163家,實現100%貧困村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100%的貧困人口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社,100%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技術團隊全覆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