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建起“五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特约通讯员梁祖江)日前,笔者走进思南县孙家坝镇迎春村,只见山寨里,道路四通八达,房前屋后栽满了花草树木;成片的田地里,荷叶亭亭玉立,荷花争相盛开。

“我们村以前石漠化严重,而现在已发展成为省级现代化农业园区的核心区。近几年的变化,从基础设施到产业发展,都少不了常熟市的帮扶。”该村支书赵强说。

作为思南脱贫攻坚的一支重要协作力量,江苏省常熟市不仅在迎春村尽心竭力,近年来还频频向思南送来“大礼包”。去年12月,常思双方签订了黔货出山物流补贴、思南中药材提纯、东西部“携手奔小康行动”乡镇结对等扶贫项目合作协议;常熟市向思南县捐赠黔货出山物流补贴资金50万元。日前,常熟、思南又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联席会,常熟虞山高新产业园与思南经开区签订园区共建协议,常福街道与双塘街道签订携手奔小康结对帮扶协议,常熟市发改委与思南县扶贫办签订社会组织与贫困村帮扶协议。此外,常熟向思南捐赠扶贫协作资金250万元。

借助协作力量,仅仅是思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举措之一。特别是今年,该县盯紧盯牢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4万人,出列125个贫困村,完成2019年整县脱贫摘帽80%的工作量的目标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构建起党建帮扶、干部帮扶、专业帮扶、社会帮扶、协作帮扶“五位一体”大扶贫工作格局。

党建帮扶。调整选派19名科级干部挂任有深度贫困村的乡镇党委副书记、59名科级干部担任深度贫困村党支部书记、266名党员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下派1652名驻村干部、5263名帮扶干部,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定点帮扶全覆盖。落实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关怀激励机制,兑现食宿、交通等补贴政策,考察提拔脱贫攻坚一线干部40人。

干部帮扶。自6月1日起,将每周六确定为全县“脱贫攻坚帮扶日”,组织全体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开展以“1455”为主题的帮扶活动(即办好一件实事;4开展党的政策好、干群关系好、人居环境好、社会风气好“四个好”宣传;开展感恩教育、法纪教育、习惯教育、风气教育、自尊教育“五大专题教育”,做到基础信息客观有的、系统录的、袋里装的、墙上挂的、嘴上说的“五个一致”)。

专业帮扶。充分发挥专业人才作用,开展“人才专家对口帮扶服务”活动,选派43名医疗专家、236名教育专家,深入深度贫困村“集中会诊”和“送教上门”。开展“千名医生进村·服务百姓健康”主题活动,498名乡村医生签约贫困户19682户,签约率达90%。

社会帮扶。开展“千企帮千村”活动,县内120家民营企业与120个贫困村结对帮扶,累计帮扶资金2889.2万元。开展春晖行动,吸引697名春晖使者投身脱贫攻坚,募集春晖基金4247.77万元。

协作帮扶。加深与对口帮扶城市常熟的扶贫协作,建立县级领导常态化互访机制。仅今年以来,“常·思”两地在医疗、教育、农业等领域的人才交流,累计互动51批783人次;常熟市累计为思南县争取到位各级、各类财政帮扶资金1000余万元,引导各类爱心捐赠近1300万元;累计输送思南劳动力赴常熟45人;由常熟帮扶实施的翟家坝生态茶园、黑鹅溪文旅一体化、思南黄牛等重点产业帮扶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

“五位一体”齐发力,决战贫困气象新。今年以来,全县整合资金4.45亿元。争取到省级脱贫攻坚产业子基金项目17个,审批金额13.3亿元,已投放金额1.13亿元。加强“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开展贫困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等专题培训班29期。改扩建150个村级活动场所,启动117个村支部标准化建设。涌现出邵家桥镇渔溪沟村党支部书记陈建强“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塘头镇青杠坝村“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等一批先进典型。发放2018年春季各级各类资助资金7830万元,受益学生12.8万人次。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补偿1.4万人次,补偿医疗费用2900万元。对照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完成玉米种植结构14.95万亩。目前,全县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163家,实现100%贫困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00%的贫困人口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100%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技术团队全覆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