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嶗山道士

聊齋志異——嶗山道士

蒲松齡(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

鄉里頭有個年輕人姓王,在家排行老七,是當地豪門大戶的孩子。年少的時候喜歡研究道教。(道教淵源於古代巫術和秦漢時神仙方術。東漢張道陵倡導五斗米道,奉老子為教主,逐漸形成道教。 後世道教多講求神仙符籙、齋醮禮懺等迷信法術。)他聽聞嶗山有很多得道仙人就背上行囊交遊前往。上到山頂,看見有道觀宏偉瑰麗。入內一道士坐在蒲團上,一頭白髮垂到脖頸,但是看起來神氣清新豪爽,仙氣十足。王生上前叩拜並和他講話,他的話蘊藏著深刻又玄妙的道理。於是王生請求拜其為師,道士說:“我怕你嬌生慣養,吃不了苦頭。”王生趕忙說:“我可以吃苦。”傍晚的時候,道士眾多的弟子都聚集起來,王生一一和他們鞠躬行禮,之後就留在道觀裡。

聊齋志異——嶗山道士

郵票《嶗山道士》道士坐蒲團上[6],素髮垂領,而神觀爽邁。叩而與語,理甚玄妙,請師之。

第二天天快亮的時候,道士叫王生過來,給了他一把斧頭,讓他跟隨著眾多弟子一塊去砍柴。王生恭敬的接受了。過了大概一個月,他的手腳上都磨出了老繭,不堪忍受這苦頭,隱隱的有回家的想法了。一天傍晚回來,看見有三個人和師父一塊喝酒,當時身邊沒有燭火照明,於是只見道士剪了一張鏡子一樣的紙並粘在牆上,頃刻間室內灑滿明亮的月光,所照分毫畢現。身邊很多門生都在圍繞伺候,忙個不停。一位客人說到:“良宵美景,不能不和大家一塊兒分享。”於是拿起桌案上的酒壺給門生分酒,並且囑咐大家一定要喝的盡興。王生心裡想:“這七八個人,一個酒壺的酒哪裡夠分的?”大家也是趕緊拿來酒器,爭著接酒喝,就怕酒被喝沒了,但是來來回回喝了幾次,仍舊不見這酒少下去。大家都嘖嘖稱奇。

聊齋志異——嶗山道士

見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與人等。纖腰秀項,翩翩作“霓裳舞”。

這當口又一位客人說:“有幸能得到這樣的月光做照啊,但是咱們幾個自己喝酒,還是有些寂寞啊,為什麼不呼喚嫦娥來呢?”說著就把筷子向月中扔去。於是見到一位美人從月光中走出來,起初不到一尺,到地面時已經和人一樣大了。腰肢纖細,脖頸秀美,翩翩地跳起了《霓裳羽衣舞》。之後開口唱到:“仙人啊,你回到人間,卻把我幽禁在這廣寒宮!”這聲音清脆,穿透百里,又精彩的如同吹奏蕭笛。

聊齋志異——嶗山道士

已而歌曰:“仙仙乎,而還乎,而幽我於廣寒乎!”其聲清越,烈如簫管。歌畢,盤旋而起, 躍登几上。

唱完之後,她盤旋而起,跳到桌几上,大家驚訝的剎那之間,她又變為筷子了。三個人看到這兒都大笑起來。這時又一位客人說到:“今天確實是很開心,但是我有些不勝酒力了。大家能不能在月宮中為我餞行呢?”說著三人都移席飄向月亮。大家就看到這三人坐在月亮中飲起酒來,他們的鬚髮眉毛都清晰可見,就像人照在鏡子裡一樣清晰。在之後月光逐漸暗淡,有門生進來點蠟燭的時候,就只見到道士一個人坐在那裡,客人已經都不見了。桌子上殘羹剩飯還在,牆壁上的那個月亮也只是圓的像鏡子一樣的一張紙。道士問其他人:“你們都喝得盡興嗎?”“喝的很好。”眾人回答道。“喝好了就早點休息,別耽誤天明瞭砍樵。”大家應允之後便退下了。王生見識到這些後內心很歡喜,嘖嘖稱奇,又打消了回家的念頭。

聊齋志異——嶗山道士

1981年根據此故事改編的木偶劇。

又過了一個月,王生實在是覺得痛苦的堅持不下去了,但是道士依舊是一點本領也沒有傳授給他。實在呆不下了,王生就對道士辭行說:“弟子從數百里外原來拜師,縱使是不能習得長生不老之術,您傳給我一些小小的本領,那我的求學之心也可以稍稍得到安慰呀。如今我呆了兩三個月了,也不過是在早出晚歸的砍樵。弟子我在家,哪兒吃過這些苦?”道士笑道:”我就曾經說過你不能吃苦,如今看來果然是。明早我會為你送行。“王生說:“弟子我在這也勞作多日了,師父你稍微傳授我些小的神技,也讓我不虛此行。”道士說:“那你想學什麼?”王生回答:“我每每看到師父走過的地方,牆壁都不能阻擋您,能學得這穿牆之術我就滿足啦。”道士笑著答應了,於是傳給他一道口訣,讓王生唸完後,大呼“入之”往牆壁裡走。王生面牆不敢入,道士又說:“你試試進去看看。”王生就慢慢的往邊走,到了牆邊就走不動了。道士說:“你應該低著頭猛往裡邊跑,不要猶豫!”王生這次走開離牆幾步遠的地方開始往牆的方向猛跑,牆果然變得虛若無物,王生回頭一看,自己已經到了牆的這邊。王生大喜,回去道謝辭行。道士囑咐到:“你回去之後應該潔持自愛,不要吹噓。不然會不靈驗。”於是資助王生了些路費,讓王生回去了。

回到家,王生逢人就說自己遇到了神仙,現在多堅硬的牆壁都阻擋不住自己,他的妻子並不相信。王生再次學起了他做過的動作,唸完口訣後離牆數尺,跑著就往牆裡去;Duang的一下腦袋撞在牆上,倒在牆腳差點暈倒。妻子把他扶了起來,看到他腦袋上起了個雞蛋大的包。妻子就笑話他,王生忿忿不平,罵那個老道士沒有良心。

聊齋志異——嶗山道士

王效其作為,去牆數尺,奔而入,頭觸硬壁,驀然而踣。妻扶視之,額上墳起,如巨卵焉。

異史氏說(聊齋先生)說:"聽到這個故事,大家很多人都覺得很好笑,但是其實這世界上像王生這樣的人並不算少數。如今有這麼一個莽夫,喜歡別人的阿諛奉承,厭惡別人的逆耳忠言。於是那些阿諛奉承的小人就給他建議一些揚威呈暴的辦法來迎合他,並且欺騙他說:'您掌握這些方法,就可以在這世間橫行無人阻攔了。'開始的時候這種直接的辦法小有成效,於是就覺得這方法同樣適用於這普天之下,怎樣都可橫行。真是個不撞南牆不死心的人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