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校价值千万科研玉米被偷,光罚还不够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浏阳基地的科研玉米被当地村民堂而皇之偷摘一事引发网友热议。

舆情热点

农大学生微博吐槽科研地玉米被偷

湖南高校价值千万科研玉米被偷,光罚还不够

7月8日,新浪微博网友@keeprealme 发帖称,是自己班的玉米被偷,玉米种子为班主任给的原种,目前还未推广上市。令人气愤的是,事发后不久,又有人到基地偷棉花。

湖南高校价值千万科研玉米被偷,光罚还不够

据带队老师反映,实验基地位于浏阳沿溪镇,摘玉米的人年轻的看起来也有四五十岁,他们有的骑着三轮、电动车等工具,带着麻袋将玉米一袋一袋地装走。等老师和学生们赶到时,他们就马上走开了。

湖南高校价值千万科研玉米被偷,光罚还不够

科研玉米被偷,有老师十年心血付诸一旦,有班级失去整个班的实验数据,有学生因此毕不了业……不仅偷盗玉米的行为令人愤怒,因此导致的种种后果也让网友们感到惋惜,在人民日报、北京晚报等主流媒体的报道下,此事件影响不断扩大。

当地政府已介入,归还玉米棒近百个

7月9日,被盗玉米基地所在地当地政府官微回应了此事,称正在积极地调查处置,对此次事件造成的损失深表歉意,目前已经追回玉米棒近百个,未发现被盗玉米流入市场。

湖南高校价值千万科研玉米被偷,光罚还不够

当地政府的及时介入,回应网友关切,并采取相关措施确保基地教学科研在将来能有序进行,赢得了舆论好评。

湖南农大回应:1725份玉米科研材料被损毁

7月10日下午,湖南农业大学官微发表“ 关于浏阳基地玉米被当地村民偷摘事件的情况说明”。

湖南高校价值千万科研玉米被偷,光罚还不够

声明称现场勘查发现1725份玉米科研材料被损毁。农学院已与当地政府协商解决方案:做好学生思想稳定工作,调整学生毕业论文试验方案。

关注趋势

根据蜜蜂舆情监测数据显示,从7月8日14:00至7月10日15:00,全网相关信息量达18877条。7月8日9时,湖南农业大学学生微博爆料科研玉米被偷将事件推上关注小高峰;7月9日,随着@天涯知幸事、@梦遗唐朝等微博大V的转发,以及人民日报、观察者网等主流媒体的报道下,舆论关注达到最高峰值。

湖南高校价值千万科研玉米被偷,光罚还不够

抽取2875条网民评论,通过蜜蜂舆情云平台数据解析发现,网民关注最热词为“玉米”“被偷”“老太太”“偷摘”。

湖南高校价值千万科研玉米被偷,光罚还不够

网民观点

@秃头女大学生:我是浏阳人没想到家乡第一次上热搜是以这种形式,真的对不起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既羞愧又愤怒。

@-羊羊唷-:为啥没有给附近村民普及知识呢?知道他们来偷应该早些发出警告呀。

@一只番茄-wing:可不可以向政府申请点地方扩大校区,划一部分做试验田,在学校里面类似圈养起来了,围墙门禁啥的造起来。这偷东西老太必须处理啊,不能动她的话,罚她孩子的钱吧

@渣浪:到底该说无知还是贪婪?

@-城南旧梦:报告老师,昨晚小偷进家把暑假作业偷了。

@苦逼少女吃苦瓜:湖南农大也太可怜了,前年一个研究生仅剩的一株培育的油菜被踩了,今年又是偷玉米的。附近的村民素质堪忧。

@不会游泳的浪里白条:就算是普通玉米也不能偷啊。

舆情点评

科研菜被偷的事情时有发生,舆论在谴责那些无知偷盗者的同时,也在质问学校:为什么如此重要的作物,监管措施做得如此不到位?

其实,湖南农业大学浏阳基地措施也不算少了,带队老师称,校方经常派人劝阻或制止,但仍然屡禁不止。安摄像头,摄像头被偷走。

由此可见,真正的问题所在是屡禁不止的偷菜人。

首先不能不提农业大学和农科院的性质,看新闻,村民走进试验田的时候,大概有种过节的心态。隔壁邻居、同村熟人的不动,公家单位的菜还不能动?只要不是院墙围起来,都是公家的,而公家的,是可以拿的;这三瓜两枣的,公家会追究吗,真追究下来会追究到我老人家吗?这是有历史的心态。

另外,一部分要归因于农村现在的一些变化。

农产品涨价了,过去不值钱的三瓜两枣现在多少就值些钱,多弄些还就能上市场卖了。和农业大学、农科院缺少防范一样,现在农村因为人手、规模等原因,防范能力也是普遍不足,所以除了过去顺手牵羊式偷菜,现在还有开着三轮,带着工具蝗虫过境式的偷菜。这提醒人们,有些偷菜的性质也在悄然变化中。

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如果想要杜绝这种“偷菜人”的话,除了不厌其烦的去村里讲解作物的珍贵以外,更需要拿出点实际行动来惩罚偷摘了作物的人,偷摘了作物的按损失进行赔偿,情节严重的可追究其法律责任。另外,对实验田的保护工作需更进一步,修筑围墙,安装摄像头等措施一项都不能少。

偷摘科研菜的事情不止发生过一次……

1、泰州农科所培育5年的香沙芋新品种一夜几乎被偷光

2016年12月,江苏泰州农科所20多亩即将收获的科研芋头被村民偷走。事件发生后,省农科院泰州农科所副所长张培通教授为他们的孕育5年的芋头新品种被偷伤心不已。然而,令人尴尬的是,由于新品种芋头的真正价值难以确认,警方尽管锁定了部分偷芋头的村民,却无法对他们追责,只能批评教育。张培通还介绍,遭遇贼手远不止香沙芋,2016年夏天他们精心培育的香丝瓜,同样被偷了很多,很可能优良品种就在被村民偷走的那些香丝瓜里面。而这些香丝瓜是在他们经历了找到种子、自交、提纯、分类筛选等一系列科研努力之后才长出来的。

2、南京林业大学实验树苗被偷 博士生不得以改变论文方向

2016年3月22日,《金陵晚报》报道,南京林业大学的博士蒋同学读植物学专业,他为写毕业论文培育了4棵实验树苗,前后花费4年时间。树苗本放在实验室,因为实验室生长环境不好猜移栽到学校的花圃,没想到还是被人盯上了。好好的树苗被人偷走了2棵。无奈之下,蒋同学在仅剩的2棵树苗旁做了一块告示牌,跪求“借苗者”告知树苗的位置,哪怕让他采个样就好,因为“两棵样本太少,重新种植也需要时间。”

蒋同学挂出告示牌已半月有余,但始终没有人“归还”小树苗,如今他不仅要改变论文方向,还要想办法保住剩下的两棵小树苗。但这势必会影响毕业进度,该怎么办呢?导师表示,实在不行,就只能改变论文方向了。

3、博士苦种3年黑柿子 被路人采空

2015年十一假期里,武汉市林业果树科研所的宿福园博士在实验田种植的10多棵黑色柿子被路人采摘一空,已进行了三年的实验研究无功而返。

湖南高校价值千万科研玉米被偷,光罚还不够

研究进行三年来,每逢黑色柿子成熟,即被人偷摘一空,有关品种分析、果实保存等研究结论,一直没有进展。林果所办公室负责人也表示,一开始大家以为是鸟干的,便用网子将树罩住,但仍然被偷,后来发现有脚印,疑似周围居民和附近路人偷摘。宿博士表示,为了继续研究,目前她已将黑色柿子树移栽到江夏偏僻的试验区。

所以,在此提醒大家,路边的野花不要采,田里的啥都不要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