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为何要将皇位传给太祖赵匡胤一脉?

lx2ld9


这应该算是天道有轮回吧,大宋的江山本来就是赵匡胤打下来的,可是因为赵匡胤在和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喝了一次酒,在那个深夜,他就死去了。这也就是历史上极其有名的的斧声烛影事件。

这件事之后,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就登基当皇帝了,他就是历史上的宋太宗。他也是涉嫌杀害赵匡胤的最大嫌疑人之一。

在赵光义到当了皇帝之后,为了不至于大权旁落,他就把对皇位有威胁的人,比如说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给逼死了,他的弟弟赵光美,最后也是死因不明。总之,符合皇位接班人的人选,一个一个全部死去了。

当然这些死去的人都是外人,赵光义的儿子还在,他是希望把皇位传给儿子的。

赵光义死后就把皇位传给了儿子。也就是说本来是人家赵匡胤那一支血脉当皇帝的,现在跑到他这一支血脉上来了。

赵光义的后代中当皇帝也是顺风顺水的,直到到了宋徽宗赵佶统治的时期,由于他任用小人奸臣,致使国家打了败仗。在快要亡国的时候,他把帝位传给了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宋钦宗。

宋钦宗继位,女真族南下,结果是北宋的军队连连吃败仗,北宋的皇帝宋钦宗,宋徽宗被俘虏了,这也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难。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金军不仅仅是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位帝王,而是把除了赵构之外的,全部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代的皇室成员给俘虏走了,这些人都被金军给押送到了女真族所在的东北一代。

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代中子孙唯一逃跑的人就是赵构,赵构也就是南宋的建立者,他就是历史上的逃跑皇帝宋高宗。

宋高宗赵构在位期间,国家还是涌现出一大批能打善战的将领的,比如说吴阶,韩世忠,岳飞,刘琦,张俊等人,正是这些人的积极抵抗,为南宋保住了半壁江山。

宋高宗赵构因为逃跑的时候比较多,在逃跑的路上,他因为过度的受了惊吓,导致他失去了生育能力,在他的小儿子被吓死之后,他就后继无人了。

也可以说是整个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代皇室血脉都没有了,俘虏的俘虏,死的死,老的老。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宋高宗赵构决定在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中选一个合适的人,来继承大宋的皇位。

当时,他是通过海选,在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中,选了两个小孩,经过几年的考核,最终一个人胜出了,这就是历史上的宋孝宗。

就这样阴差阳错的,皇位又有宋太宗赵光义那一支,跑到了宋太祖赵匡胤这一支血脉上了。

也就是说,北朝除了第一位皇帝赵匡胤外,其它全部都是宋太宗后代。南宋除了第一个皇帝赵构外,全部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

这难道不是天道有轮回吗?


史学达人


首先我们要大致了解宋代皇位的传承情况:宋太祖赵匡胤死后皇位没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由弟弟赵光义继位。关于此事一直以来流传着”烛影斧声“的传说——赵匡胤临终前赵光义单独觐见,出来后不久就传出赵匡胤驾崩的消息,甚至有传说直接指斥赵光义杀兄夺位并绘声绘色描绘道当晚赵匡胤寝宫传来斧子劈东西的声音。

关于赵光义继位的真实情况如今已无从得知,但我们明确知道赵光义继位后以太后的名义对外界解释道:太祖赵匡胤生前曾定下金匮之盟——为避免幼君继位不能压服朝臣,皇位传给二弟赵光义,赵光义再传给三弟,以此类推直到赵匡胤兄弟辈全死绝后皇位再还给赵匡胤的儿子。

可赵光义继位后三弟赵廷美却在38岁的壮年蹊跷离世,太祖赵匡胤的嫡长子赵德昭又莫名其妙自杀了,按照金匮之盟:三弟赵廷美和太祖嫡长子已死,皇位理应传给太祖次子,然而赵光义并没这么做,而是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赵恒。如果关于赵光义杀兄夺位一事真假难辨的话,赵光义打压三弟和太祖长子,夺取本属太祖后代的皇位则是板上钉钉的不争事实。

此后整个北宋时期皇位一直在太宗赵光义的后代中传承,太祖赵匡胤的后人一开始还算皇族,随着和当朝皇帝的血缘越来越疏远,渐渐变成像刘备那样名为皇族后裔其实却干着织席贩履的活。

如果没有靖康之变宋朝皇位应该会一直在太宗一系传承下去,可靖康之变改变了这一切:皇城开封沦陷,包括徽钦二帝在内的太宗后人几乎被金军一网打尽,只有赵构成为漏网之鱼。更糟糕的是赵构在逃亡途中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和生育能力,所以他不是不想传位给自己的亲生孩子,而是他压根没有自己的孩子。不仅没有亲生的孩子,连亲侄子乃至太宗一系所有赵氏宗亲要么死于战乱,要么被金人俘虏,总之在南宋疆土上就只剩赵构唯一一个太宗后人。在这种情况下赵构已经根本无法立太宗后人为自己的太子了,如果他不想让赵氏江山改姓的话只能选择立太祖后人。

除了无人可立之外,还有一个野史传说的说法:出使金国的使节回来后说金太宗长得活像宋太祖,金人之所以来发兵灭宋,传说是太祖要夺回本属于自个一支的皇位。对于这点赵构是心中有愧的,由于他祖上的皇位有些来路不正,“烛光斧影”一事或许真假难辨,但太宗后人鸠占鹊巢霸占了本属太祖后人的皇位却是不争的事实。或许正是基于祖上霸占了太祖一系的皇位,赵构才说:”大宋江山本为太祖创立,太祖铁面无私,有子却将皇位传给弟弟。如今太祖后人却混迹民间,朕预备还位于太祖后代。“

后来赵构从民间找到一胖一瘦两个放牛娃(可见此时太祖后人已完全只是一介平民了)。赵构开始中意胖小孩,两个孩子在宫中站着,俄然来了一只猫,瘦孩没动,胖孩子却伸脚去踢猫。这件事让赵构对胖孩子好感顿消,让两个小孩都留了下来,胖小孩名叫赵琢,而瘦小孩就是后来的宋孝宗赵昚。

然而赵构仅仅只是让两个小孩都留下,并没明确立其中任何一位为太子。这其实有两方面原因:其一赵构其实一直在治疗自己的不育之症,他想的是如果立了太子,万一将来自己有孩子了或者某位太宗后裔从北方逃回来了,自己是废太子呢?还是真还位给太祖一系呢?其二赵构还想再进一步观察这两个小孩,确定到底谁最适合继承皇位。于是他给自己这两个过继的皇子都送了一批美女。赵琢从一个放牛娃突然被当朝皇帝认为义子,有点得意忘形,一见父皇送上美女立马笑纳,再然后就翻云覆雨;赵昚见父皇给自己送美女,却拿她们当父皇的宫人以礼相待。经过这番试探,赵构觉得赵昚相比赵琢更适合继承皇位。又过了多年赵构的妃子始终没能为他生下一男半女,被金人俘虏的太宗后裔也大多死在北方,没人逃回,赵构自己也只能接受现实了,于是正式册封赵昚为太子,后来索性禅位于他。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其实,宋高宗赵构并不在乎把皇位是传给太宗一脉,还是传给太祖一脉。关键是,继位的人不是皇族大宗即可。

很多人都知道,赵构之所以要选择继子继承皇位,是因为他的儿子赵旉夭折,而他自己又因为阳痿,生不出孩子了。只能选择在宗室中挑选自己的继承人。

说到这里,要澄清一个误区。很多人说赵构把皇位传给太祖后裔,是因为太宗一脉在靖康之变中被金国人一锅端了。

其实,这是不对的……


关于宋太宗的后裔,多啰嗦几句。

宋太宗有九个儿子,其中八个都有后代。从太宗到宋钦宗,中间隔了一百四十多年,也就是六代人。试想一下,八个儿子再经过六代人的繁衍,太宗后裔的基数,起码在四位数以上。

而且北宋的帝系,中间还改过宗。由于宋仁宗无后,继承皇位宋英宗不是他亲儿子,而是仁宗的四叔,宋太宗第四子赵元份的孙子。(宋真宗这一脉,因为仁宗无后,绝嗣了)

也就是说,靖康之变被劫虏的北宋皇室,其实主要都是宋英宗的后裔,或者说,都是赵元份的后裔。

英宗的生父赵允让,有二十多个儿子。英宗只是其中一个,其它的兄弟还有一大堆儿子。这些人不见得都在京城居住,靖康之变时,他们逃过了一劫。

比如说宋英宗的哥哥,濮王赵宗晟的后裔靖康之变时就跑到了江南。这些人里面,既有赵构的叔祖辈,也有他的同辈,封王和郡王爵的人就有十几个,其中以齐安郡王赵士㒟的势力最大。宋高宗能继位,其实还是仰仗了他与孟太后(宋哲宗的皇后)的支持,有了法理依据才坐上了皇位。

试想,在江南的太宗一脉的宗室,都是有钱有势的爷,赵构怎么还怎么敢在他们之间选择继承人呢?就算选了,太宗一脉的继承人也不会记得赵构的好。

历史上已经有一次改宗(仁宗→英宗)的经历了,再来一次又何妨?谁会认为这是赵构的恩德?



但是选太祖后裔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经过七代人的繁衍,太祖的后裔,很多人混的跟老百姓差不多。

PS:太祖后裔中,也有混的好的。比如安定郡王一脉,地位也是相当崇高(北宋宗室,只有濮王、安定郡王允许世袭)。当时的安定郡王是赵令畤,他是宋太祖次子,燕王赵德昭的玄孙。只不过,赵构也没有选择这一支。理由跟不选太宗一脉的理由一样,也是势力太大,不好驾驭。

最后,赵构没有选实力庞大的太宗后裔,也没有选择势力同样很大,太祖后裔中的安定郡王一脉。而是选择了太祖后裔中,两个没有爵位且只是小官的儿子。


宋孝宗生父赵子偁,官至宣教郎,只是从八品的文官,秦王赵德芳后裔;

他的竞争对手赵伯玖,生父赵子彦,官至秉义郎,区区从八品武官,甚至说不清是太祖哪一支的后裔;

这两个小孩子,不管哪一个当了皇帝,一定会对赵构感激涕零。因为没有赵构提拔,濮王和安定郡王的家族成员也是财主。而没有赵构的提拔,宋孝宗就只能在老家玩泥巴了。

最后总结一下,赵构选择继子的时候,既没有选亲属关系最近的太宗濮王系,也没有选择地位较高的太祖燕王系,而是选择了相对旁支的太祖秦王系中的一个小宗后裔的小孩,作为自己的养子。可见,赵构真正的用意根本不是什么太祖托梦、什么良心发现,只是选择势力最小的同姓小宗,好便于操控。

————————分割线————————

其实赵构选择宋孝宗,还有两个目的。

其一、

由于靖康之变的原因,北宋的很多皇族逐渐掌握了兵权。比如上面提到的太宗濮王系、太祖安定郡王系,家族庞大,在宗室事务与朝廷中担任了重要职位,甚至还有牧守州府、手握兵权的。赵构既要依靠他们维持统治,也要防着他们造反。

赵构选择宋孝宗为继承人时,也只有25岁。他对自己的生育能力还有幻想,觉得日子还长着呢?生儿子问题不大。如果找大宗,比如濮王和安定郡王的家族成员当继子,日后如果真的生出儿子了,唯恐请神容易送神难。搞不好,兵变也有可能。

其二、

赵构认为就算自己真的无法生育了,宋孝宗继位后也不会跟自己玩政治清算。历史上,宋英宗继位时就搞闹过“濮议”的政治闹剧。也就是亲爹和养父的关系,该怎么摆才合适?

后来明朝也闹出过这种闹剧,小宗出身的嘉靖继位,硬是把亲爹追封成皇帝了,而对明孝宗和明武宗的遗孀,却很是冷淡。赵构认为宋孝宗的孝心是真诚的。而且宋孝宗的亲爹,地位确实很低。宋孝宗横不能把他亲爹,一个从八品的文官也追封成皇帝吧?


Mer86


无奈阿,因为赵光义一脉除了赵构,全部被金国人抓走了!而赵构在扬州正和妃子行房的时候,金兵攻打了过来,受到惊吓后造成了生育障碍(心理疾病)!

1、赵构自己无子,唯一的儿子三岁就夭折了!

2、太宗一脉全部被金人掳掠到了北方,而且妃嫔和金人生了很多孩子,包括赵构的母亲韦太后!金人曾经答应归还太宗一脉,赵构没回应!韦太后的秘密就算保住了!

3、对太宗一脉的不信任,赵构做皇子的手,太宗一脉徽钦二宗并不看好赵构,对赵构十分的漠视!如果太宗的子嗣即位,肯定会迎回徽钦二帝,到时候赵构的处境十分尴尬和危险。

4、顺应人心,朝中大臣要求归还大位给太祖一脉,太宗赵光义继承了皇位后,本应该还给太祖赵匡胤的儿子,但是一直没有还!靖康之变中徽钦二宗的表现令人所不齿,人心不服。普遍认为宋室的遭遇是由于天命所至。赵匡胤并没有失德,但是其子孙却不能享国。特别是据说金的统帅金兀术长得很象赵匡胤。是赵匡胤托他来索取天下的

5、选择太祖的子嗣作为养子,不但能够顺应人心,而且即位的宋孝宗对自己也会感恩戴德,而不是像太宗子嗣——认为皇位本来就该是自己的!

赵构当时选了两个小孩,赵昚(后来的宋孝宗)和另外一个胖孩子;赵构本来喜欢胖小孩,在召见两个小孩的后,宋高宗刚一离开,有一只猫经过,胖小孩抬腿踢了猫一脚;宋高宗一皱眉,决定把两个小孩都留下,进行长期考察,选了两个老师分别教两个小孩;后来小孩大了,宋高宗给两个人一人送去八个美女,过了一个月,把这十六个美女召回来,让老宫女检查。赵昚的八个美女完好如初,胖小孩的八个美女都破了身。于是宋高宗决定立赵昚为皇位继承人!

赵构是宋徽宗第九子,因为宋徽宗并不喜欢他,所以赵构年轻时就学习骑射练武,封为康王;靖康元年,金兵围攻东京开封城下,宋廷向金求和,金人要求以亲王、宰相为人质,方可退兵。钦宗命康王赵构前往金营,并被软禁了20余天,竟被放归,这是因为金人不相信赵构是一个皇族成员。因为一次被邀展示箭功时,赵构竟连发数箭皆中靶心,金人因此竟怀疑赵构是否是康王,竟因此就将其遣返,找其他真正的皇子来做人质。

后来宋钦宗奴颜婢膝求和,亲自到金营,结果被扣押。开封被攻破后,除了康王赵构,徽钦二宗以及宗室大臣等共十万人,被押解北上。赵构在应天府(商丘)即位,是宋高宗!宋高宗早期任用主战派李纲为相,让宗泽留守东京,发动军民抗金;那时赵构很想收复中原,对岳飞等抗金将领奖励有加。赵构还曾为岳飞手书“精忠岳飞”四个字,托以“中兴大业”。那时的赵构虽经历艰苦环境,却也是个明君。

但是,自从赵构南渡了之后,赵构变得和徽钦二宗一样惧怕金国人。建炎三年二月间,金朝宗翰派兵奔袭扬州,攻陷天长,前锋距离扬州城仅有数十里。一天深夜,高宗正与一位宫女作乐,突然宫外大呼“金兵渡江了”,高宗慌忙带领少数随从乘马出城,急驰至瓜洲渡江逃跑。这次突如其来的惊吓,使得高宗患上了严重的阳萎,并从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从此以后,赵构形成了一个心理上的扭曲拧巴!他变得不再抗金,而是畏首畏尾!

绍兴十三年,金人就有“归钦宗及诸王、后妃意”,而宋高宗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为了掩盖生母在金国嫁夫生子的宫廷丑闻,始终没有做出回应,致使诸王、后妃惨死异国他乡。这种一味屈膝投降、极端自私自利的做法,必然会引起宋太宗其他裔孙的怨恨,其百年之后必然会遭受攻击和谴责。


嘟嘟读读


宋高宗赵构本来有一个亲生儿子赵旉,又名赵敷,母亲为潘贤妃。

建炎元年(1127)六月,赵旉生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作为宋高宗唯一的儿子,襁褓中的他就被拜为检校少保、集庆军节度使,封魏国公。 建炎三年(1129),南宋将领苗傅和刘正彦发动兵变(史称“苗刘兵变”或者“苗刘之变”、“明受之变”),诛杀宋高宗赵构宠幸的权臣及宦官以清君侧,并逼迫赵构“禅让”皇位,隆祐太后(即元祐皇后、宋哲宗孟皇后)为稳定局势,传旨让三岁(古人称虚岁)的皇太子赵旉即位,改年号为明受。苗刘兵变后没有进一步的政治和军事措施,也没有什么号召力,各地将领纷纷采取勤王平乱的立场,出兵镇压苗刘武装,支持宋高宗复位,苗刘两人没折腾多久就一败涂地,赵旉从即位到退位共计26天。

虽然赵旉作为叛乱的结果被立为“皇帝”,但一来法理上出于孟太后懿旨,二来他本人还是不懂事的幼儿,再加毕竟是宋高宗亲生的娃不是,所以此事对年幼的他实际上没有什么影响,但这孩子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生了疟疾,在建康行宫治病期间,一个宫女因为疏忽走路绊到了地上的火炉,发出巨响,这个只有三岁的幼儿竟被活活吓死。

宋高宗知道后大哭三日才停止,追封为赵旉为“元懿太子”。

帝王三宫六院,照理说即使儿子夭折还可以再生,但是赵构却罹患了不育症。

不育症的原因有很多说法,一种是说他有一次正在行房遇到金人袭扰,仓皇之际因为惊吓而得病,这固然有可能,但更多的或许是常年惊恐、奔波所致,也有史书指出是赵构服用所谓壮阳药物所导致,这且不论,总之后来宋高宗赵构再没有子嗣。

皇位传给太祖赵匡胤一脉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的决策。

上面提到哲宗孟皇后逃难到江西的时候,做了一个“异梦”,这个异梦中她梦见了宋太祖,孟皇后将密告高宗,因为这个梦的内容是高宗和伯母之间的秘密,并没有详细记录,所以不能骤然据此认定赵构的决策如野史所说是因为宋太宗夺位,宋太祖转世为报复其子孙所以内疚神明。

高宗曾经说过这样的意思:

太祖皇帝以神武定天下,但他的子孙却没能承嗣继统,如今多事世乱,更是凋零离散。我要效法仁宗皇帝,为天下着想,以慰太祖在天之灵。

在没有相反证据的情况下,我们还是把这当作他的正式态度。

当然,官样文章总是正面的,回应当时的舆情甚至民间传言的意思也不能一口咬死说没有,但关键是,这样做对安抚人心,进一步加强南宋的合法性有利,这才是赵构优先考虑的。

另一方面,当然赵构也有私心。

他在上面的说法中提到效法仁宗传位英宗,我们就来说说与之有关的“濮议”,宋仁宗无嗣,死后以濮安懿王允让之子赵曙继位,是为宋英宗。即位后的第二年,诏议崇奉生父濮王典礼。侍御史吕诲、范纯仁、吕大防及司马光、贾黯等力主称仁宗为皇考,濮王为皇伯,而中书韩琦、欧阳修等则主张称濮王为皇考。英宗因立濮王园陵,贬吕诲、吕大防、范纯仁三人出外。旧史称之为“濮议”。

(宋英宗赵曙,他追尊父亲,引发了外藩迎立的皇帝如何对待亲生父亲的问题,后来明朝的“大礼议”也是这一类型的问题)

濮安懿王赵允让是宋太宗赵炅第四子商王赵元份的第三子,是宋仁宗的堂兄,所以他儿子也就是宋仁宗的堂侄继位后引发了上述一系列政治事件。

如果选择宋太祖后裔入继大统,因为血缘和伦序关系疏远,这个继承人必须要以宋高宗养子的身份继位,宋高宗在宗法和政治上的地位不会有丝毫被撼动的可能。

(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宋太祖七世孙——宋太祖第四子秦康惠王赵德芳后裔,宋高宗养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

而这个原来普通的宗室成员一步登天得到大富贵,内心的感激报恩心理也是非常强烈的。

《宋史·卷三十五·本纪第三十五》写道:

自古人君起自外藩,入继大统,而能尽宫庭之孝,未有若帝。其间父子怡愉,同享高寿,亦无有及之者。

这固然因为孝宗本人品德较好,和上述原因也是分不开的。

赵构在历史上获得的评价并不是很高,但将皇位传给太祖赵匡胤一脉以及具体选择了未来的宋孝宗这件事史家通常都给予了较高的赞誉,还举《宋史》为例:

高宗以公天下之心,择太祖之后而立之,乃得孝宗之贤,聪明英毅,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可谓难矣哉。

公天下说得有点太拔高,但整个评价还是公允的。


谈古论金


事情还要从这就是宋朝第一大疑案“烛光斧影”说起:

某天夜里太祖宣召他的弟弟赵光义入宫喝酒,深夜有人模模糊糊看到烛光闪动、人影乱晃,好像宋太祖还拿着玉斧在雪地上乱砍。第二天早帝太祖赵匡胤突然驾崩。


赵光义即位,成为宋太宗。他继位后以太后的名义对外界解释道:太祖赵匡胤生前曾定下金匮之盟——为避免幼君继位不能压服朝臣,皇位传给二弟赵光义,赵光义再传给三弟,以此类推直到赵匡胤兄弟辈全死绝后皇位再还给赵匡胤的儿子。


不久,三弟赵廷美蹊跷离世,燕王赵德昭“自杀”、秦王赵德芳也“病故”(这位秦王就是电视剧《包青天》里的八贤王原型)。按照金匮之盟:皇位理应传给太祖次子,然而赵光义却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赵恒。此后整个北宋时期皇位一直在太宗赵光义的后代中传承。

靖康之职皇城开封沦陷,宋钦宗奴颜婢膝求和,亲自到金营,结果被扣押。开封被攻破后,除了康王赵构,徽钦二宗以及宗室大臣等共十万人,被押解北上。赵构在应天府(商丘)即位,是宋高宗!


宋高宗赵构本来有一个亲生儿子赵旉,又名赵敷,母亲为潘贤妃。

1129年南宋发生“苗刘兵变,诛杀宋高宗赵构宠幸的权臣及宦官以清君侧,并逼迫赵构“禅让”皇位,隆祐太后为稳定局势,传旨让三岁皇太子赵旉即位,改年号为明受。苗刘兵变被镇压后,支持宋高宗复位,赵旉从即位到退位共计26天。

赵旉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生了疟疾,在建康行宫治病期间,一个宫女因为疏忽走路绊到了地上的火炉,发出巨响,这个只有三岁的幼儿竟被活活吓死。

宋高宗知道后大哭三日才停止,追封为赵旉为“元懿太子”。

某天深夜高宗正与一位宫女作乐,突然宫外大呼“金兵渡江了”,高宗慌忙带领少数随从乘马出城,急驰至瓜洲渡江逃跑。这次突如其来的惊吓,使得高宗患上了严重的阳萎,并从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赵构丧失了自己唯一的儿子,又丧失了生育能力,事实摆在眼前,他只能找赵氏子孙来继承皇位,这无非就是太宗和太祖这两脉人中寻找。


靖康之耻后金国大肆搜索赵皇室成员全抓到送到金国去。太宗一脉的皇室成员所剩无几,反而是那些已经沦落为平民的太祖一脉的后人,没人注意才被保留了下来。

所以高宗被迫选择太祖一脉,不是他自己标榜的:“大宋江山本为太祖创立,太祖铁面无私,有子却将皇位传给弟弟。如今太祖后人却混迹民间,朕预备还位于太祖后代。”


赵构从民间找到一胖一瘦两个放牛娃过继为皇子并进行比较:一是让两个孩子在宫中站着,突然来了一只猫,瘦孩没动,胖孩子却伸脚去踢猫。二是给二人都送了一批美女。胖孩一见美女立马笑纳,再然后就翻云覆雨;瘦孩见美女,却拿她们当皇帝的宫人以礼相待。经过这番试探,赵构觉得瘦孩(赵昚)更适合继承皇位。于是正式册封赵昚为太子,后来索性禅位宋孝宗赵昚。


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宋太祖七世孙——宋太祖第四子秦康惠王赵德芳后裔,宋高宗养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


事实证明传位给赵瑗是正确的是因为赵瑗对他,比他亲儿子(如果他有亲儿子的话)对他还好。

1、宋孝宗给他每月零花钱就达到四万贯,是当时一品大臣最高月俸的一百倍。还不包括宋高宗所住的德寿宫的日常开销和运行。逢年过节,高宗生日,孝宗还不断孝敬寿礼,银五万两、钱五万贯是最常规的进献。

2、宋孝宗凡事都会前往请示宋高宗。。宰相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去感谢高宗,听他的“圣训”。

3、高宗去世以后,宋孝宗一反古代君主守孝,以日代月的旧规,坚持要守孝三年。并因此在两年后,孝宗就把皇位让给自己儿子,说是想一心一意守孝。

小知识链接:

1、南宋一朝,太祖后代出了8个皇帝,老二赵德芳的后代有宋孝宗、光宗、宁宗;老四赵德昭的后代有宋理宗、度宗、恭帝、端宗、怀宗。

2、宋孝宗与宋太祖的关系是这样的:

宋太祖生赵德芳,赵德芳生赵惟宪,赵惟宪生赵从郁,赵从郁生赵世将,赵世将生赵令侩,赵令侩生赵子侢,赵子侢生赵伯琮,赵伯琮被宋高宗选入宫中做养子,更名为赵昚,是为宋孝宗。


美丽青春您真痘




赵匡胤当年在陈桥自导自演“黄袍加身”夺了后周的江山,几十年后,赵匡胤的皇位由弟弟赵匡义继承,宋朝皇位自此便从匡胤一脉传到了匡义一脉,时至今日“斧声烛影”的说法仍然流传。

宋朝传到高宗时,高宗赵构竟将皇位还给了赵匡胤的后代,这又是为何?

宋高宗赵构的儿子赵旉死了,并且失去了生育能力。

赵构在跑到宋朝的南京称帝以后,高宗的妃子——潘贤妃生下了赵旉。后来苗傅、刘正彦发动政变,逼迫赵构禅位给当时仅仅两岁的赵旉,等到赵构又当回皇帝以后,将赵旉立为太子。然而,这时的赵旉生病了,并且很严重,严重到宫女不小心踢翻了金炉,发出的声音竟然将赵旉吓死了。

赵构的心情糟透了,然而让他更加痛不欲生的是,他竟然被金兵吓得没了生育能力。储君乃系国本,皇位传给谁?他只能忍着悲痛在宗室子嗣中选择皇位继承。

徽宗生有三十一个儿子,六个早夭,长子是宋钦宗赵桓,第九子则是宋高宗赵构,剩下的儿子在靖康之难中,要么被俘北上,要么死了,即是说宋徽宗在南宋,除了赵构已经没有后代了。这让赵构更加纠结了,到底要怎么选皇位继承人?这时,当年那位支持赵构当皇帝的元祐皇后孟氏又出来了,对高宗说她做了个很奇怪的梦,高宗听完沉默不语。这个梦应该和太祖有关,甚至和皇位继承人有关。



高宗自称为天下计,传位给太祖后代。

高宗曰:“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艰,零落可悯。朕若不法仁宗,为天下计,何以慰在天之灵!”于是诏选太祖之后。

赵构听完元祐皇后的梦以后,心有所悟,便对自己的宠臣范宗尹说:“太祖当年以英明神武夺得江山,可是他的后代却没能享受,遭遇过很多艰难,后世衰微让人同情。我如果不效仿仁宗,为我宋朝江山考虑的话,怎么慰藉我赵家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赵构说得荡气回肠啊,可是他效仿仁宗什么呢?宋仁宗赵祯因为儿子早夭,不得不从宗室过继个儿子以继承皇位,保证了宋朝江山的平稳。因此,赵构为天下计,决定效法仁宗,也从宗室过继了儿子作为皇位继承人。因为元祐皇后的梦,赵构有心将皇位继承人选定为太祖的后代。

当时的朝臣听到这个消息纷纷上书拍高宗的马屁。李回对赵构说,太祖没有将皇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太宗,真是至诚啊,如今皇帝你为了天下着想,呼应太祖当年的做法,可以祭祀并告诉祖宗这个消息了。张守对赵构说,从来没听说太祖的儿子有失德行为的,可是他却传位给了太宗,太祖的功绩和气量真是超过尧舜太多太多了!这两句话简直拍得赵构晕头转向了,朕与太祖同德!朕亦是远过尧舜!当然,这是马屁,也是赵构的自我催眠了。总之,经过朝臣的拍马屁,赵构更加坚定了传位给太祖后代的决心,这可能是赤裸裸、响当当的历史声誉啊。

事实上,赵构在太祖的后代里选了两个皇位候选人。绍兴二年,将宗室赵子偁的儿子赵昚过继为儿子,并接入皇宫养育。到了绍兴六年,赵构可能觉得人选太少,没有竞争压力,于是又过继了赵子彦的儿子赵璩。可是即便已经有了两个养子,赵构却始终没有立储君,他可能仍在期待奇迹的发生吧,也许哪天他的女人便给他生儿子了也说不好。直到绍兴三十二年,在被选为皇位继承的候选人三十年以后,赵昚才被赵构立为太子,成为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国本方定。

绍兴三十二年,赵构禅位于赵昚,然后当了十五年的太上皇。



如果可以,赵构当然希望能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可是现实对他终究是太残酷了,让他唯一的儿子早早便死了,心中的痛简直无处诉说啊。可是,皇位终究还是要传下去的,自己的兄弟和侄子没有在南宋的,传位给谁对他来说只是件迫不得已却又无所谓的事罢了。可是鉴于元祐皇后的建议以及朝臣的马屁,对赵构来说,传位给赵匡胤的后代,可以获得更好的名声,以后在史书上也是灿烂的一笔,他又何乐不为呢?甚至说他对太祖一脉心有愧疚也是可以的。


吾与吾国


1

首先明确两点:

一是高宗赵构自己的儿子早夭了,他也很清楚自己没有生育能力了。

二是靖康之难之后,宋太宗还是有一些后裔幸免于难的,只是血缘上距离徽宗钦宗很远,因此离赵构自己也很远。

所以,我们就可以排除一些说法,比如太宗没有后裔活下来啦,或者赵构觉得太宗后裔离自己太近,会威胁到自己之类的。

2

赵构为什么偏偏要选太祖赵匡胤一系呢?他心里的想法想来很复杂,史料其实也没有明确的说法。最直接的史料,是他册立太子的诏书,即《立建王玮(就是后来的孝宗)为皇太子诏》。这其中就各种闪烁其词。在描述孝宗的部分,根本没有提到他出自太祖一系的事实(当然,名义上他已经是赵构的养子,所以只称皇子也没有不妥)。只是很泛泛地说,他毓德允成,神器有托

(《全宋文》205册108页)——这等于什么也没说。甚至两宋其他册立太子的诏书,都会多讲一点……

至于托梦啦、报应啦,甚至宋太祖赵匡胤转世成了金太祖来报仇之类的,大体还是当时坊间的八卦,当然其中也有很重要的信息。这里就不展开了。我想说的是赵构另一方面的考虑,之前较少为人注意。

3

大体上,在徽宗的诸多皇子中,赵构最不受待见——所以,金人要皇子做人质的时候,就派他去送死——恰恰因此,靖康之难的时候,赵构成了幸存者,但这是后话。

对于赵构来说,从小到大,在家庭、父兄中的自卑感是永远的心结。钦宗是正牌的皇帝,钦宗当时已经册立了太子;所以,即使钦宗死了以后,钦宗的太子都是皇位正牌的继承人。

赵构不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他能够匡济天下,报仇雪耻,哪怕他从来不是皇子,他都是真命天子;反过来,如果他不能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哪怕列祖列宗从坟墓里爬出来,下诏让他做皇帝,也没有人会承认他。他不明白,所以一直在做无用功,这里找个太后来承认下他,那里收集下灵柩搞个祭祀什么的。

言归正传,立嗣时,他考虑问题的方式是这样的:

如果从太宗一系找继承人,无论这人是谁,都比不上钦宗一系的皇子。有一天,如果金人说起来,我这里有钦宗的皇子皇孙,这才应该是你们宋朝的皇帝。当然,事实上金人可能根本不会下这手棋。只是赵构的心结在这里。

如果把皇位送回太祖一系,一下子腰杆就硬了。金人手上有钦宗、钦宗太子太孙都没有用。我们这里已经研究决定了,太宗后裔一概不考虑了。


在野武將


首先是因为高宗无后,这是大前提。如果高宗有后,他怎么会把皇位让出去呢?别说让给太祖一脉,就是让给他亲侄儿,也是不太可能的。

高宗为什么无后?因为他唯一的儿子赵旉,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惊吓过度去世了。赵旉夭折后,高宗就再也不生育了。

(宋高宗画像)

高宗为什么不生育?原因很多,一是整个赵皇室生育能力都差,这可能是家族在生育上的一些特征。统计一下,宋朝因没有儿子,皇位旁落的,除了高宗外,还有仁宗、哲宗、宁宗三位皇帝。二是高宗曾多次用壮阳药。很可能是这些壮阳药伤了高宗的身体,让他丧失了生育能力。三是史料记载,有一次高宗正在临幸妃子时,金兵突然杀到,高宗惊吓过度,从此就没了生育能力。

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高宗没有儿子。没有儿子,就必须要找个儿子来作为将来的皇位继承人。

找谁呢?其实高宗一开始并没有到太祖一脉去寻找,而是找太宗一脉的人。因为太宗一脉的,大都是富贵人家出生,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太祖一脉,因为经过了一个半世纪,绝大多数已经沦为平民,所受教育严重不足。

(金兵入侵)

但问题是,经过靖康之难后,出生在富贵人家的太宗一脉的皇室成员,基本上都被金国俘虏去了。因为当时金国攻陷开封以后,大肆搜索赵皇室成员,目的是全抓到送到金国去。反而是那些已经沦落为平民的太祖一脉的后人,没人注意,才被保留了下来。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高宗选择太祖一脉的人,不是他自己标榜的:“大宋江山本为太祖创立,太祖铁面无私,有子却将皇位传给弟弟。如今太祖后人却混迹民间,朕预备还位于太祖后代。”

这是原因之一。第二个原因,他之所以把皇位传给太祖一脉的后人赵瑗,是因为赵瑗对他,比他亲儿子(如果他有亲儿子的话)对他还好。历史上被称为“孝宗”的皇帝,除了明孝宗朱佑樘,就只有宋孝宗赵瑗。而且赵瑗还是历史上的第一个孝宗。

宋孝宗赵瑗对宋高宗有多好?

一是当宋高宗把皇位“禅让”给宋孝宗后,宋孝宗给他的待遇非常优厚。每月零花钱就达到四万贯,是当时一品大臣最高月俸的一百倍。要知道这只是零花钱,还不包括宋高宗所住的德寿宫的日常开销和运行。逢年过节,高宗生日,孝宗还不断孝敬寿礼,银五万两、钱五万贯是最常规的进献。

(宋孝宗画像)

二是宋孝宗凡事都会前往请示宋高宗。重大的人事任命,都要听高宗的意见。宰相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去感谢高宗,听他的“圣训”。

三是高宗去世以后,宋孝宗一反古代君主守孝,以日代月的旧规,坚持要守孝三年。并因此在两年后,孝宗就把皇位让给自己儿子,说是想一心一意守孝。

如果说赵瑗在高宗对他的考察期间表现得很孝道不足为据的话,在他当了皇帝,依然对高宗如此孝道,就可以看出,赵瑗这个太祖一脉的后人,实在是高宗最恰当的继承入选。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高宗把皇位传给太祖一脉,并非高宗的主观选择。


张生全精彩历史


事情还要从宋朝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在一个雪夜突然驾崩说起。

当时这事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怀疑,据说当天夜里太祖宣召他的弟弟赵光义入宫喝酒,深夜有人模模糊糊看到烛光闪动、人影乱晃,好像宋太祖还拿着玉斧在雪地上乱砍。

次日天亮,宫女们才发现赵匡胤死了,赵光义即位,成为宋太宗。

这就是宋朝第一大疑案“烛光斧影”。

事儿还没完,紧接着一个神秘的预言就诞生了。

老百姓纷纷传说,宋太祖下葬的时候,一位司天监官员看了看陵墓风水之后,说了一句话—— “太祖之后当再有天下。”

啥意思?就是说赵匡胤的儿子虽然没当上皇帝,但将来太祖的后代还会再当皇帝。

这个预言传到宋太宗的耳朵里,可想而知,他心中是无比心虚、恐惧、愤怒。

要知道当时宋太祖还有二儿子燕王赵德昭、四儿子秦王赵德芳在世。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燕王赵德昭跟随宋太宗攻打幽州。有一天,军中夜惊,大家都找不到宋太宗在哪,于是有人想起那句预言,就想趁机立赵德昭为帝,虽然失败了,但宋太宗知道后心里更怕。

不久,燕王赵德昭“自杀”、秦王赵德芳也“病故”了,多说一句,这位秦王就是电视剧《包青天》里的八贤王原型。

二人离奇死亡的时候都才20多岁,牵连到了一大批人。

后来发生了太祖孙子赵惟吉事件,又有不少人以“谋逆罪”被杀。

赵惟吉是宋太祖的亲孙子,还没满月就被抱进宫里,夜里一哭闹,宋太祖亲自抱着安抚——这可比康熙强多了,要知道康熙第一次见到孙子乾隆的时候,乾隆都12岁了。

宋太宗病重的时候,太监王继恩等人又想按照预言,拥立赵惟吉即位,被宰相吕端挫败。

但这则预言在民间反而越传越广。

宋太宗之后的9位皇帝都是太宗一系的子孙,预言成为他们共同的心病,因此对太祖一系的子孙都很疑忌。

然而北宋灭亡之后,宋徽宗、宋钦宗被金人掳掠到北方,结局很惨,南宋宋高宗赵构受到惊吓也生不出孩子。民间就又纷纷传播说这是“报应”,“太祖之后当再有天下”的呼声再次响起。

赵构生母孟太后在逃亡路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好像是梦到了宋太祖,赶紧写信给儿子。更恐怖的是,有从金朝逃回南方的官员,回来说看金国皇帝的相貌很像宋太祖的画像.......

到最后连宋高宗自己也相信了,他从宗室里选了几个养子到宫里抚养,选的都是太祖系的子孙,一个太宗系的子孙也没有。

高宗之后即位的是宋孝宗赵昚,他是宋太祖七世孙。

南宋一朝,太祖后代出了8个皇帝,老二赵德芳的后代有宋孝宗、光宗、宁宗;老四赵德昭的后代有宋理宗、度宗、恭帝、端宗、怀宗。

其实,倒不是那个传说中的“预言”多么灵验,那都是封建迷信,不足为据。

只是宋太祖为政仁慈,保全前朝柴氏子孙、不杀士大夫、不加农田之赋,所以在民间很受尊重,“千里送京娘”、“太祖长拳”等都是民间对这位开国皇帝的褒奖,大家对他的子孙也就多了一些同情和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