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趙構爲何要將皇位傳給太祖趙匡胤一脈?

lx2ld9


這應該算是天道有輪迴吧,大宋的江山本來就是趙匡胤打下來的,可是因為趙匡胤在和自己的弟弟趙光義喝了一次酒,在那個深夜,他就死去了。這也就是歷史上極其有名的的斧聲燭影事件。

這件事之後,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就登基當皇帝了,他就是歷史上的宋太宗。他也是涉嫌殺害趙匡胤的最大嫌疑人之一。

在趙光義到當了皇帝之後,為了不至於大權旁落,他就把對皇位有威脅的人,比如說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給逼死了,他的弟弟趙光美,最後也是死因不明。總之,符合皇位接班人的人選,一個一個全部死去了。

當然這些死去的人都是外人,趙光義的兒子還在,他是希望把皇位傳給兒子的。

趙光義死後就把皇位傳給了兒子。也就是說本來是人家趙匡胤那一支血脈當皇帝的,現在跑到他這一支血脈上來了。

趙光義的後代中當皇帝也是順風順水的,直到到了宋徽宗趙佶統治的時期,由於他任用小人奸臣,致使國家打了敗仗。在快要亡國的時候,他把帝位傳給了兒子也就是後來的宋欽宗。

宋欽宗繼位,女真族南下,結果是北宋的軍隊連連吃敗仗,北宋的皇帝宋欽宗,宋徽宗被俘虜了,這也就是歷史上的靖康之難。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次金軍不僅僅是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兩位帝王,而是把除了趙構之外的,全部宋太宗趙光義的後代的皇室成員給俘虜走了,這些人都被金軍給押送到了女真族所在的東北一代。

宋太宗趙光義的後代中子孫唯一逃跑的人就是趙構,趙構也就是南宋的建立者,他就是歷史上的逃跑皇帝宋高宗。

宋高宗趙構在位期間,國家還是湧現出一大批能打善戰的將領的,比如說吳階,韓世忠,岳飛,劉琦,張俊等人,正是這些人的積極抵抗,為南宋保住了半壁江山。

宋高宗趙構因為逃跑的時候比較多,在逃跑的路上,他因為過度的受了驚嚇,導致他失去了生育能力,在他的小兒子被嚇死之後,他就後繼無人了。

也可以說是整個宋太宗趙光義的後代皇室血脈都沒有了,俘虜的俘虜,死的死,老的老。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宋高宗趙構決定在宋太祖趙匡胤的後代中選一個合適的人,來繼承大宋的皇位。

當時,他是通過海選,在宋太祖趙匡胤的後代中,選了兩個小孩,經過幾年的考核,最終一個人勝出了,這就是歷史上的宋孝宗。

就這樣陰差陽錯的,皇位又有宋太宗趙光義那一支,跑到了宋太祖趙匡胤這一支血脈上了。

也就是說,北朝除了第一位皇帝趙匡胤外,其它全部都是宋太宗後代。南宋除了第一個皇帝趙構外,全部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後代。

這難道不是天道有輪迴嗎?


史學達人


首先我們要大致瞭解宋代皇位的傳承情況:宋太祖趙匡胤死後皇位沒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由弟弟趙光義繼位。關於此事一直以來流傳著”燭影斧聲“的傳說——趙匡胤臨終前趙光義單獨覲見,出來後不久就傳出趙匡胤駕崩的消息,甚至有傳說直接指斥趙光義殺兄奪位並繪聲繪色描繪道當晚趙匡胤寢宮傳來斧子劈東西的聲音。

關於趙光義繼位的真實情況如今已無從得知,但我們明確知道趙光義繼位後以太后的名義對外界解釋道:太祖趙匡胤生前曾定下金匱之盟——為避免幼君繼位不能壓服朝臣,皇位傳給二弟趙光義,趙光義再傳給三弟,以此類推直到趙匡胤兄弟輩全死絕後皇位再還給趙匡胤的兒子。

可趙光義繼位後三弟趙廷美卻在38歲的壯年蹊蹺離世,太祖趙匡胤的嫡長子趙德昭又莫名其妙自殺了,按照金匱之盟:三弟趙廷美和太祖嫡長子已死,皇位理應傳給太祖次子,然而趙光義並沒這麼做,而是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趙恆。如果關於趙光義殺兄奪位一事真假難辨的話,趙光義打壓三弟和太祖長子,奪取本屬太祖後代的皇位則是板上釘釘的不爭事實。

此後整個北宋時期皇位一直在太宗趙光義的後代中傳承,太祖趙匡胤的後人一開始還算皇族,隨著和當朝皇帝的血緣越來越疏遠,漸漸變成像劉備那樣名為皇族後裔其實卻幹著織蓆販履的活。

如果沒有靖康之變宋朝皇位應該會一直在太宗一系傳承下去,可靖康之變改變了這一切:皇城開封淪陷,包括徽欽二帝在內的太宗後人幾乎被金軍一網打盡,只有趙構成為漏網之魚。更糟糕的是趙構在逃亡途中失去了唯一的兒子和生育能力,所以他不是不想傳位給自己的親生孩子,而是他壓根沒有自己的孩子。不僅沒有親生的孩子,連親侄子乃至太宗一系所有趙氏宗親要麼死於戰亂,要麼被金人俘虜,總之在南宋疆土上就只剩趙構唯一一個太宗後人。在這種情況下趙構已經根本無法立太宗後人為自己的太子了,如果他不想讓趙氏江山改姓的話只能選擇立太祖後人。

除了無人可立之外,還有一個野史傳說的說法:出使金國的使節回來後說金太宗長得活像宋太祖,金人之所以來發兵滅宋,傳說是太祖要奪回本屬於自個一支的皇位。對於這點趙構是心中有愧的,由於他祖上的皇位有些來路不正,“燭光斧影”一事或許真假難辨,但太宗後人鳩佔鵲巢霸佔了本屬太祖後人的皇位卻是不爭的事實。或許正是基於祖上霸佔了太祖一系的皇位,趙構才說:”大宋江山本為太祖創立,太祖鐵面無私,有子卻將皇位傳給弟弟。如今太祖後人卻混跡民間,朕預備還位於太祖後代。“

後來趙構從民間找到一胖一瘦兩個放牛娃(可見此時太祖後人已完全只是一介平民了)。趙構開始中意胖小孩,兩個孩子在宮中站著,俄然來了一隻貓,瘦孩沒動,胖孩子卻伸腳去踢貓。這件事讓趙構對胖孩子好感頓消,讓兩個小孩都留了下來,胖小孩名叫趙琢,而瘦小孩就是後來的宋孝宗趙昚。

然而趙構僅僅只是讓兩個小孩都留下,並沒明確立其中任何一位為太子。這其實有兩方面原因:其一趙構其實一直在治療自己的不育之症,他想的是如果立了太子,萬一將來自己有孩子了或者某位太宗後裔從北方逃回來了,自己是廢太子呢?還是真還位給太祖一系呢?其二趙構還想再進一步觀察這兩個小孩,確定到底誰最適合繼承皇位。於是他給自己這兩個過繼的皇子都送了一批美女。趙琢從一個放牛娃突然被當朝皇帝認為義子,有點得意忘形,一見父皇送上美女立馬笑納,再然後就翻雲覆雨;趙昚見父皇給自己送美女,卻拿她們當父皇的宮人以禮相待。經過這番試探,趙構覺得趙昚相比趙琢更適合繼承皇位。又過了多年趙構的妃子始終沒能為他生下一男半女,被金人俘虜的太宗後裔也大多死在北方,沒人逃回,趙構自己也只能接受現實了,於是正式冊封趙昚為太子,後來索性禪位於他。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其實,宋高宗趙構並不在乎把皇位是傳給太宗一脈,還是傳給太祖一脈。關鍵是,繼位的人不是皇族大宗即可。

很多人都知道,趙構之所以要選擇繼子繼承皇位,是因為他的兒子趙旉夭折,而他自己又因為陽痿,生不出孩子了。只能選擇在宗室中挑選自己的繼承人。

說到這裡,要澄清一個誤區。很多人說趙構把皇位傳給太祖後裔,是因為太宗一脈在靖康之變中被金國人一鍋端了。

其實,這是不對的……


關於宋太宗的後裔,多囉嗦幾句。

宋太宗有九個兒子,其中八個都有後代。從太宗到宋欽宗,中間隔了一百四十多年,也就是六代人。試想一下,八個兒子再經過六代人的繁衍,太宗後裔的基數,起碼在四位數以上。

而且北宋的帝系,中間還改過宗。由於宋仁宗無後,繼承皇位宋英宗不是他親兒子,而是仁宗的四叔,宋太宗第四子趙元份的孫子。(宋真宗這一脈,因為仁宗無後,絕嗣了)

也就是說,靖康之變被劫虜的北宋皇室,其實主要都是宋英宗的後裔,或者說,都是趙元份的後裔。

英宗的生父趙允讓,有二十多個兒子。英宗只是其中一個,其它的兄弟還有一大堆兒子。這些人不見得都在京城居住,靖康之變時,他們逃過了一劫。

比如說宋英宗的哥哥,濮王趙宗晟的後裔靖康之變時就跑到了江南。這些人裡面,既有趙構的叔祖輩,也有他的同輩,封王和郡王爵的人就有十幾個,其中以齊安郡王趙士㒟的勢力最大。宋高宗能繼位,其實還是仰仗了他與孟太后(宋哲宗的皇后)的支持,有了法理依據才坐上了皇位。

試想,在江南的太宗一脈的宗室,都是有錢有勢的爺,趙構怎麼還怎麼敢在他們之間選擇繼承人呢?就算選了,太宗一脈的繼承人也不會記得趙構的好。

歷史上已經有一次改宗(仁宗→英宗)的經歷了,再來一次又何妨?誰會認為這是趙構的恩德?



但是選太祖後裔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經過七代人的繁衍,太祖的後裔,很多人混的跟老百姓差不多。

PS:太祖後裔中,也有混的好的。比如安定郡王一脈,地位也是相當崇高(北宋宗室,只有濮王、安定郡王允許世襲)。當時的安定郡王是趙令畤,他是宋太祖次子,燕王趙德昭的玄孫。只不過,趙構也沒有選擇這一支。理由跟不選太宗一脈的理由一樣,也是勢力太大,不好駕馭。

最後,趙構沒有選實力龐大的太宗後裔,也沒有選擇勢力同樣很大,太祖後裔中的安定郡王一脈。而是選擇了太祖後裔中,兩個沒有爵位且只是小官的兒子。


宋孝宗生父趙子偁,官至宣教郎,只是從八品的文官,秦王趙德芳後裔;

他的競爭對手趙伯玖,生父趙子彥,官至秉義郎,區區從八品武官,甚至說不清是太祖哪一支的後裔;

這兩個小孩子,不管哪一個當了皇帝,一定會對趙構感激涕零。因為沒有趙構提拔,濮王和安定郡王的家族成員也是財主。而沒有趙構的提拔,宋孝宗就只能在老家玩泥巴了。

最後總結一下,趙構選擇繼子的時候,既沒有選親屬關係最近的太宗濮王系,也沒有選擇地位較高的太祖燕王系,而是選擇了相對旁支的太祖秦王系中的一個小宗後裔的小孩,作為自己的養子。可見,趙構真正的用意根本不是什麼太祖託夢、什麼良心發現,只是選擇勢力最小的同姓小宗,好便於操控。

————————分割線————————

其實趙構選擇宋孝宗,還有兩個目的。

其一、

由於靖康之變的原因,北宋的很多皇族逐漸掌握了兵權。比如上面提到的太宗濮王系、太祖安定郡王系,家族龐大,在宗室事務與朝廷中擔任了重要職位,甚至還有牧守州府、手握兵權的。趙構既要依靠他們維持統治,也要防著他們造反。

趙構選擇宋孝宗為繼承人時,也只有25歲。他對自己的生育能力還有幻想,覺得日子還長著呢?生兒子問題不大。如果找大宗,比如濮王和安定郡王的家族成員當繼子,日後如果真的生出兒子了,唯恐請神容易送神難。搞不好,兵變也有可能。

其二、

趙構認為就算自己真的無法生育了,宋孝宗繼位後也不會跟自己玩政治清算。歷史上,宋英宗繼位時就搞鬧過“濮議”的政治鬧劇。也就是親爹和養父的關係,該怎麼擺才合適?

後來明朝也鬧出過這種鬧劇,小宗出身的嘉靖繼位,硬是把親爹追封成皇帝了,而對明孝宗和明武宗的遺孀,卻很是冷淡。趙構認為宋孝宗的孝心是真誠的。而且宋孝宗的親爹,地位確實很低。宋孝宗橫不能把他親爹,一個從八品的文官也追封成皇帝吧?


Mer86


無奈阿,因為趙光義一脈除了趙構,全部被金國人抓走了!而趙構在揚州正和妃子行房的時候,金兵攻打了過來,受到驚嚇後造成了生育障礙(心理疾病)!

1、趙構自己無子,唯一的兒子三歲就夭折了!

2、太宗一脈全部被金人擄掠到了北方,而且妃嬪和金人生了很多孩子,包括趙構的母親韋太后!金人曾經答應歸還太宗一脈,趙構沒回應!韋太后的秘密就算保住了!

3、對太宗一脈的不信任,趙構做皇子的手,太宗一脈徽欽二宗並不看好趙構,對趙構十分的漠視!如果太宗的子嗣即位,肯定會迎回徽欽二帝,到時候趙構的處境十分尷尬和危險。

4、順應人心,朝中大臣要求歸還大位給太祖一脈,太宗趙光義繼承了皇位後,本應該還給太祖趙匡胤的兒子,但是一直沒有還!靖康之變中徽欽二宗的表現令人所不齒,人心不服。普遍認為宋室的遭遇是由於天命所至。趙匡胤並沒有失德,但是其子孫卻不能享國。特別是據說金的統帥金兀朮長得很象趙匡胤。是趙匡胤託他來索取天下的

5、選擇太祖的子嗣作為養子,不但能夠順應人心,而且即位的宋孝宗對自己也會感恩戴德,而不是像太宗子嗣——認為皇位本來就該是自己的!

趙構當時選了兩個小孩,趙昚(後來的宋孝宗)和另外一個胖孩子;趙構本來喜歡胖小孩,在召見兩個小孩的後,宋高宗剛一離開,有一隻貓經過,胖小孩抬腿踢了貓一腳;宋高宗一皺眉,決定把兩個小孩都留下,進行長期考察,選了兩個老師分別教兩個小孩;後來小孩大了,宋高宗給兩個人一人送去八個美女,過了一個月,把這十六個美女召回來,讓老宮女檢查。趙昚的八個美女完好如初,胖小孩的八個美女都破了身。於是宋高宗決定立趙昚為皇位繼承人!

趙構是宋徽宗第九子,因為宋徽宗並不喜歡他,所以趙構年輕時就學習騎射練武,封為康王;靖康元年,金兵圍攻東京開封城下,宋廷向金求和,金人要求以親王、宰相為人質,方可退兵。欽宗命康王趙構前往金營,並被軟禁了20余天,竟被放歸,這是因為金人不相信趙構是一個皇族成員。因為一次被邀展示箭功時,趙構竟連發數箭皆中靶心,金人因此竟懷疑趙構是否是康王,竟因此就將其遣返,找其他真正的皇子來做人質。

後來宋欽宗奴顏婢膝求和,親自到金營,結果被扣押。開封被攻破後,除了康王趙構,徽欽二宗以及宗室大臣等共十萬人,被押解北上。趙構在應天府(商丘)即位,是宋高宗!宋高宗早期任用主戰派李綱為相,讓宗澤留守東京,發動軍民抗金;那時趙構很想收復中原,對岳飛等抗金將領獎勵有加。趙構還曾為岳飛手書“精忠岳飛”四個字,託以“中興大業”。那時的趙構雖經歷艱苦環境,卻也是個明君。

但是,自從趙構南渡了之後,趙構變得和徽欽二宗一樣懼怕金國人。建炎三年二月間,金朝宗翰派兵奔襲揚州,攻陷天長,前鋒距離揚州城僅有數十里。一天深夜,高宗正與一位宮女作樂,突然宮外大呼“金兵渡江了”,高宗慌忙帶領少數隨從乘馬出城,急馳至瓜洲渡江逃跑。這次突如其來的驚嚇,使得高宗患上了嚴重的陽萎,並從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從此以後,趙構形成了一個心理上的扭曲擰巴!他變得不再抗金,而是畏首畏尾!

紹興十三年,金人就有“歸欽宗及諸王、后妃意”,而宋高宗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為了掩蓋生母在金國嫁夫生子的宮廷醜聞,始終沒有做出回應,致使諸王、后妃慘死異國他鄉。這種一味屈膝投降、極端自私自利的做法,必然會引起宋太宗其他裔孫的怨恨,其百年之後必然會遭受攻擊和譴責。


嘟嘟讀讀


宋高宗趙構本來有一個親生兒子趙旉,又名趙敷,母親為潘賢妃。

建炎元年(1127)六月,趙旉生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作為宋高宗唯一的兒子,襁褓中的他就被拜為檢校少保、集慶軍節度使,封魏國公。 建炎三年(1129),南宋將領苗傅和劉正彥發動兵變(史稱“苗劉兵變”或者“苗劉之變”、“明受之變”),誅殺宋高宗趙構寵幸的權臣及宦官以清君側,並逼迫趙構“禪讓”皇位,隆祐太后(即元祐皇后、宋哲宗孟皇后)為穩定局勢,傳旨讓三歲(古人稱虛歲)的皇太子趙旉即位,改年號為明受。苗劉兵變後沒有進一步的政治和軍事措施,也沒有什麼號召力,各地將領紛紛採取勤王平亂的立場,出兵鎮壓苗劉武裝,支持宋高宗復位,苗劉兩人沒折騰多久就一敗塗地,趙旉從即位到退位共計26天。

雖然趙旉作為叛亂的結果被立為“皇帝”,但一來法理上出於孟太后懿旨,二來他本人還是不懂事的幼兒,再加畢竟是宋高宗親生的娃不是,所以此事對年幼的他實際上沒有什麼影響,但這孩子在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生了瘧疾,在建康行宮治病期間,一個宮女因為疏忽走路絆到了地上的火爐,發出巨響,這個只有三歲的幼兒竟被活活嚇死。

宋高宗知道後大哭三日才停止,追封為趙旉為“元懿太子”。

帝王三宮六院,照理說即使兒子夭折還可以再生,但是趙構卻罹患了不育症。

不育症的原因有很多說法,一種是說他有一次正在行房遇到金人襲擾,倉皇之際因為驚嚇而得病,這固然有可能,但更多的或許是常年驚恐、奔波所致,也有史書指出是趙構服用所謂壯陽藥物所導致,這且不論,總之後來宋高宗趙構再沒有子嗣。

皇位傳給太祖趙匡胤一脈就是在這一大背景下的決策。

上面提到哲宗孟皇后逃難到江西的時候,做了一個“異夢”,這個異夢中她夢見了宋太祖,孟皇后將密告高宗,因為這個夢的內容是高宗和伯母之間的秘密,並沒有詳細記錄,所以不能驟然據此認定趙構的決策如野史所說是因為宋太宗奪位,宋太祖轉世為報復其子孫所以內疚神明。

高宗曾經說過這樣的意思:

太祖皇帝以神武定天下,但他的子孫卻沒能承嗣繼統,如今多事世亂,更是凋零離散。我要效法仁宗皇帝,為天下著想,以慰太祖在天之靈。

在沒有相反證據的情況下,我們還是把這當作他的正式態度。

當然,官樣文章總是正面的,回應當時的輿情甚至民間傳言的意思也不能一口咬死說沒有,但關鍵是,這樣做對安撫人心,進一步加強南宋的合法性有利,這才是趙構優先考慮的。

另一方面,當然趙構也有私心。

他在上面的說法中提到效法仁宗傳位英宗,我們就來說說與之有關的“濮議”,宋仁宗無嗣,死後以濮安懿王允讓之子趙曙繼位,是為宋英宗。即位後的第二年,詔議崇奉生父濮王典禮。侍御史呂誨、範純仁、呂大防及司馬光、賈黯等力主稱仁宗為皇考,濮王為皇伯,而中書韓琦、歐陽修等則主張稱濮王為皇考。英宗因立濮王園陵,貶呂誨、呂大防、範純仁三人出外。舊史稱之為“濮議”。

(宋英宗趙曙,他追尊父親,引發了外藩迎立的皇帝如何對待親生父親的問題,後來明朝的“大禮議”也是這一類型的問題)

濮安懿王趙允讓是宋太宗趙炅第四子商王趙元份的第三子,是宋仁宗的堂兄,所以他兒子也就是宋仁宗的堂侄繼位後引發了上述一系列政治事件。

如果選擇宋太祖後裔入繼大統,因為血緣和倫序關係疏遠,這個繼承人必須要以宋高宗養子的身份繼位,宋高宗在宗法和政治上的地位不會有絲毫被撼動的可能。

(趙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伯琮,後改名瑗,賜名瑋,字元永,宋太祖七世孫——宋太祖第四子秦康惠王趙德芳後裔,宋高宗養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

而這個原來普通的宗室成員一步登天得到大富貴,內心的感激報恩心理也是非常強烈的。

《宋史·卷三十五·本紀第三十五》寫道:

自古人君起自外藩,入繼大統,而能盡宮庭之孝,未有若帝。其間父子怡愉,同享高壽,亦無有及之者。

這固然因為孝宗本人品德較好,和上述原因也是分不開的。

趙構在歷史上獲得的評價並不是很高,但將皇位傳給太祖趙匡胤一脈以及具體選擇了未來的宋孝宗這件事史家通常都給予了較高的讚譽,還舉《宋史》為例:

高宗以公天下之心,擇太祖之後而立之,乃得孝宗之賢,聰明英毅,卓然為南渡諸帝之稱首,可謂難矣哉。

公天下說得有點太拔高,但整個評價還是公允的。


談古論金


事情還要從這就是宋朝第一大疑案“燭光斧影”說起:

某天夜裡太祖宣召他的弟弟趙光義入宮喝酒,深夜有人模模糊糊看到燭光閃動、人影亂晃,好像宋太祖還拿著玉斧在雪地上亂砍。第二天早帝太祖趙匡胤突然駕崩。


趙光義即位,成為宋太宗。他繼位後以太后的名義對外界解釋道:太祖趙匡胤生前曾定下金匱之盟——為避免幼君繼位不能壓服朝臣,皇位傳給二弟趙光義,趙光義再傳給三弟,以此類推直到趙匡胤兄弟輩全死絕後皇位再還給趙匡胤的兒子。


不久,三弟趙廷美蹊蹺離世,燕王趙德昭“自殺”、秦王趙德芳也“病故”(這位秦王就是電視劇《包青天》裡的八賢王原型)。按照金匱之盟:皇位理應傳給太祖次子,然而趙光義卻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趙恆。此後整個北宋時期皇位一直在太宗趙光義的後代中傳承。

靖康之職皇城開封淪陷,宋欽宗奴顏婢膝求和,親自到金營,結果被扣押。開封被攻破後,除了康王趙構,徽欽二宗以及宗室大臣等共十萬人,被押解北上。趙構在應天府(商丘)即位,是宋高宗!


宋高宗趙構本來有一個親生兒子趙旉,又名趙敷,母親為潘賢妃。

1129年南宋發生“苗劉兵變,誅殺宋高宗趙構寵幸的權臣及宦官以清君側,並逼迫趙構“禪讓”皇位,隆祐太后為穩定局勢,傳旨讓三歲皇太子趙旉即位,改年號為明受。苗劉兵變被鎮壓後,支持宋高宗復位,趙旉從即位到退位共計26天。

趙旉在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生了瘧疾,在建康行宮治病期間,一個宮女因為疏忽走路絆到了地上的火爐,發出巨響,這個只有三歲的幼兒竟被活活嚇死。

宋高宗知道後大哭三日才停止,追封為趙旉為“元懿太子”。

某天深夜高宗正與一位宮女作樂,突然宮外大呼“金兵渡江了”,高宗慌忙帶領少數隨從乘馬出城,急馳至瓜洲渡江逃跑。這次突如其來的驚嚇,使得高宗患上了嚴重的陽萎,並從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趙構喪失了自己唯一的兒子,又喪失了生育能力,事實擺在眼前,他只能找趙氏子孫來繼承皇位,這無非就是太宗和太祖這兩脈人中尋找。


靖康之恥後金國大肆搜索趙皇室成員全抓到送到金國去。太宗一脈的皇室成員所剩無幾,反而是那些已經淪落為平民的太祖一脈的後人,沒人注意才被保留了下來。

所以高宗被迫選擇太祖一脈,不是他自己標榜的:“大宋江山本為太祖創立,太祖鐵面無私,有子卻將皇位傳給弟弟。如今太祖後人卻混跡民間,朕預備還位於太祖後代。”


趙構從民間找到一胖一瘦兩個放牛娃過繼為皇子並進行比較:一是讓兩個孩子在宮中站著,突然來了一隻貓,瘦孩沒動,胖孩子卻伸腳去踢貓。二是給二人都送了一批美女。胖孩一見美女立馬笑納,再然後就翻雲覆雨;瘦孩見美女,卻拿她們當皇帝的宮人以禮相待。經過這番試探,趙構覺得瘦孩(趙昚)更適合繼承皇位。於是正式冊封趙昚為太子,後來索性禪位宋孝宗趙昚。


趙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伯琮,後改名瑗,賜名瑋,字元永,宋太祖七世孫——宋太祖第四子秦康惠王趙德芳後裔,宋高宗養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


事實證明傳位給趙瑗是正確的是因為趙瑗對他,比他親兒子(如果他有親兒子的話)對他還好。

1、宋孝宗給他每月零花錢就達到四萬貫,是當時一品大臣最高月俸的一百倍。還不包括宋高宗所住的德壽宮的日常開銷和運行。逢年過節,高宗生日,孝宗還不斷孝敬壽禮,銀五萬兩、錢五萬貫是最常規的進獻。

2、宋孝宗凡事都會前往請示宋高宗。。宰相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去感謝高宗,聽他的“聖訓”。

3、高宗去世以後,宋孝宗一反古代君主守孝,以日代月的舊規,堅持要守孝三年。並因此在兩年後,孝宗就把皇位讓給自己兒子,說是想一心一意守孝。

小知識鏈接:

1、南宋一朝,太祖後代出了8個皇帝,老二趙德芳的後代有宋孝宗、光宗、寧宗;老四趙德昭的後代有宋理宗、度宗、恭帝、端宗、懷宗。

2、宋孝宗與宋太祖的關係是這樣的:

宋太祖生趙德芳,趙德芳生趙惟憲,趙惟憲生趙從鬱,趙從鬱生趙世將,趙世將生趙令儈,趙令儈生趙子侢,趙子侢生趙伯琮,趙伯琮被宋高宗選入宮中做養子,更名為趙昚,是為宋孝宗。


美麗青春您真痘




趙匡胤當年在陳橋自導自演“黃袍加身”奪了後周的江山,幾十年後,趙匡胤的皇位由弟弟趙匡義繼承,宋朝皇位自此便從匡胤一脈傳到了匡義一脈,時至今日“斧聲燭影”的說法仍然流傳。

宋朝傳到高宗時,高宗趙構竟將皇位還給了趙匡胤的後代,這又是為何?

宋高宗趙構的兒子趙旉死了,並且失去了生育能力。

趙構在跑到宋朝的南京稱帝以後,高宗的妃子——潘賢妃生下了趙旉。後來苗傅、劉正彥發動政變,逼迫趙構禪位給當時僅僅兩歲的趙旉,等到趙構又當回皇帝以後,將趙旉立為太子。然而,這時的趙旉生病了,並且很嚴重,嚴重到宮女不小心踢翻了金爐,發出的聲音竟然將趙旉嚇死了。

趙構的心情糟透了,然而讓他更加痛不欲生的是,他竟然被金兵嚇得沒了生育能力。儲君乃系國本,皇位傳給誰?他只能忍著悲痛在宗室子嗣中選擇皇位繼承。

徽宗生有三十一個兒子,六個早夭,長子是宋欽宗趙桓,第九子則是宋高宗趙構,剩下的兒子在靖康之難中,要麼被俘北上,要麼死了,即是說宋徽宗在南宋,除了趙構已經沒有後代了。這讓趙構更加糾結了,到底要怎麼選皇位繼承人?這時,當年那位支持趙構當皇帝的元祐皇后孟氏又出來了,對高宗說她做了個很奇怪的夢,高宗聽完沉默不語。這個夢應該和太祖有關,甚至和皇位繼承人有關。



高宗自稱為天下計,傳位給太祖後代。

高宗曰:“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孫不得享之,遭時多艱,零落可憫。朕若不法仁宗,為天下計,何以慰在天之靈!”於是詔選太祖之後。

趙構聽完元祐皇后的夢以後,心有所悟,便對自己的寵臣範宗尹說:“太祖當年以英明神武奪得江山,可是他的後代卻沒能享受,遭遇過很多艱難,後世衰微讓人同情。我如果不效仿仁宗,為我宋朝江山考慮的話,怎麼慰藉我趙家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趙構說得蕩氣迴腸啊,可是他效仿仁宗什麼呢?宋仁宗趙禎因為兒子早夭,不得不從宗室過繼個兒子以繼承皇位,保證了宋朝江山的平穩。因此,趙構為天下計,決定效法仁宗,也從宗室過繼了兒子作為皇位繼承人。因為元祐皇后的夢,趙構有心將皇位繼承人選定為太祖的後代。

當時的朝臣聽到這個消息紛紛上書拍高宗的馬屁。李回對趙構說,太祖沒有將皇位傳給兒子,而是傳給了太宗,真是至誠啊,如今皇帝你為了天下著想,呼應太祖當年的做法,可以祭祀並告訴祖宗這個消息了。張守對趙構說,從來沒聽說太祖的兒子有失德行為的,可是他卻傳位給了太宗,太祖的功績和氣量真是超過堯舜太多太多了!這兩句話簡直拍得趙構暈頭轉向了,朕與太祖同德!朕亦是遠過堯舜!當然,這是馬屁,也是趙構的自我催眠了。總之,經過朝臣的拍馬屁,趙構更加堅定了傳位給太祖後代的決心,這可能是赤裸裸、響噹噹的歷史聲譽啊。

事實上,趙構在太祖的後代裡選了兩個皇位候選人。紹興二年,將宗室趙子偁的兒子趙昚過繼為兒子,並接入皇宮養育。到了紹興六年,趙構可能覺得人選太少,沒有競爭壓力,於是又過繼了趙子彥的兒子趙璩。可是即便已經有了兩個養子,趙構卻始終沒有立儲君,他可能仍在期待奇蹟的發生吧,也許哪天他的女人便給他生兒子了也說不好。直到紹興三十二年,在被選為皇位繼承的候選人三十年以後,趙昚才被趙構立為太子,成為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國本方定。

紹興三十二年,趙構禪位於趙昚,然後當了十五年的太上皇。



如果可以,趙構當然希望能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可是現實對他終究是太殘酷了,讓他唯一的兒子早早便死了,心中的痛簡直無處訴說啊。可是,皇位終究還是要傳下去的,自己的兄弟和侄子沒有在南宋的,傳位給誰對他來說只是件迫不得已卻又無所謂的事罷了。可是鑑於元祐皇后的建議以及朝臣的馬屁,對趙構來說,傳位給趙匡胤的後代,可以獲得更好的名聲,以後在史書上也是燦爛的一筆,他又何樂不為呢?甚至說他對太祖一脈心有愧疚也是可以的。


吾與吾國


1

首先明確兩點:

一是高宗趙構自己的兒子早夭了,他也很清楚自己沒有生育能力了。

二是靖康之難之後,宋太宗還是有一些後裔倖免於難的,只是血緣上距離徽宗欽宗很遠,因此離趙構自己也很遠。

所以,我們就可以排除一些說法,比如太宗沒有後裔活下來啦,或者趙構覺得太宗後裔離自己太近,會威脅到自己之類的。

2

趙構為什麼偏偏要選太祖趙匡胤一系呢?他心裡的想法想來很複雜,史料其實也沒有明確的說法。最直接的史料,是他冊立太子的詔書,即《立建王瑋(就是後來的孝宗)為皇太子詔》。這其中就各種閃爍其詞。在描述孝宗的部分,根本沒有提到他出自太祖一系的事實(當然,名義上他已經是趙構的養子,所以只稱皇子也沒有不妥)。只是很泛泛地說,他毓德允成,神器有託

(《全宋文》205冊108頁)——這等於什麼也沒說。甚至兩宋其他冊立太子的詔書,都會多講一點……

至於託夢啦、報應啦,甚至宋太祖趙匡胤轉世成了金太祖來報仇之類的,大體還是當時坊間的八卦,當然其中也有很重要的信息。這裡就不展開了。我想說的是趙構另一方面的考慮,之前較少為人注意。

3

大體上,在徽宗的諸多皇子中,趙構最不受待見——所以,金人要皇子做人質的時候,就派他去送死——恰恰因此,靖康之難的時候,趙構成了倖存者,但這是後話。

對於趙構來說,從小到大,在家庭、父兄中的自卑感是永遠的心結。欽宗是正牌的皇帝,欽宗當時已經冊立了太子;所以,即使欽宗死了以後,欽宗的太子都是皇位正牌的繼承人。

趙構不明白一個道理:如果他能夠匡濟天下,報仇雪恥,哪怕他從來不是皇子,他都是真命天子;反過來,如果他不能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哪怕列祖列宗從墳墓裡爬出來,下詔讓他做皇帝,也沒有人會承認他。他不明白,所以一直在做無用功,這裡找個太后來承認下他,那裡收集下靈柩搞個祭祀什麼的。

言歸正傳,立嗣時,他考慮問題的方式是這樣的:

如果從太宗一系找繼承人,無論這人是誰,都比不上欽宗一系的皇子。有一天,如果金人說起來,我這裡有欽宗的皇子皇孫,這才應該是你們宋朝的皇帝。當然,事實上金人可能根本不會下這手棋。只是趙構的心結在這裡。

如果把皇位送回太祖一系,一下子腰桿就硬了。金人手上有欽宗、欽宗太子太孫都沒有用。我們這裡已經研究決定了,太宗後裔一概不考慮了。


在野武將


首先是因為高宗無後,這是大前提。如果高宗有後,他怎麼會把皇位讓出去呢?別說讓給太祖一脈,就是讓給他親侄兒,也是不太可能的。

高宗為什麼無後?因為他唯一的兒子趙旉,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驚嚇過度去世了。趙旉夭折後,高宗就再也不生育了。

(宋高宗畫像)

高宗為什麼不生育?原因很多,一是整個趙皇室生育能力都差,這可能是家族在生育上的一些特徵。統計一下,宋朝因沒有兒子,皇位旁落的,除了高宗外,還有仁宗、哲宗、寧宗三位皇帝。二是高宗曾多次用壯陽藥。很可能是這些壯陽藥傷了高宗的身體,讓他喪失了生育能力。三是史料記載,有一次高宗正在臨幸妃子時,金兵突然殺到,高宗驚嚇過度,從此就沒了生育能力。

不管是什麼原因,總之高宗沒有兒子。沒有兒子,就必須要找個兒子來作為將來的皇位繼承人。

找誰呢?其實高宗一開始並沒有到太祖一脈去尋找,而是找太宗一脈的人。因為太宗一脈的,大都是富貴人家出生,從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太祖一脈,因為經過了一個半世紀,絕大多數已經淪為平民,所受教育嚴重不足。

(金兵入侵)

但問題是,經過靖康之難後,出生在富貴人家的太宗一脈的皇室成員,基本上都被金國俘虜去了。因為當時金國攻陷開封以後,大肆搜索趙皇室成員,目的是全抓到送到金國去。反而是那些已經淪落為平民的太祖一脈的後人,沒人注意,才被保留了下來。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高宗選擇太祖一脈的人,不是他自己標榜的:“大宋江山本為太祖創立,太祖鐵面無私,有子卻將皇位傳給弟弟。如今太祖後人卻混跡民間,朕預備還位於太祖後代。”

這是原因之一。第二個原因,他之所以把皇位傳給太祖一脈的後人趙瑗,是因為趙瑗對他,比他親兒子(如果他有親兒子的話)對他還好。歷史上被稱為“孝宗”的皇帝,除了明孝宗朱佑樘,就只有宋孝宗趙瑗。而且趙瑗還是歷史上的第一個孝宗。

宋孝宗趙瑗對宋高宗有多好?

一是當宋高宗把皇位“禪讓”給宋孝宗後,宋孝宗給他的待遇非常優厚。每月零花錢就達到四萬貫,是當時一品大臣最高月俸的一百倍。要知道這只是零花錢,還不包括宋高宗所住的德壽宮的日常開銷和運行。逢年過節,高宗生日,孝宗還不斷孝敬壽禮,銀五萬兩、錢五萬貫是最常規的進獻。

(宋孝宗畫像)

二是宋孝宗凡事都會前往請示宋高宗。重大的人事任命,都要聽高宗的意見。宰相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去感謝高宗,聽他的“聖訓”。

三是高宗去世以後,宋孝宗一反古代君主守孝,以日代月的舊規,堅持要守孝三年。並因此在兩年後,孝宗就把皇位讓給自己兒子,說是想一心一意守孝。

如果說趙瑗在高宗對他的考察期間表現得很孝道不足為據的話,在他當了皇帝,依然對高宗如此孝道,就可以看出,趙瑗這個太祖一脈的後人,實在是高宗最恰當的繼承入選。

從以上兩點可以看出,高宗把皇位傳給太祖一脈,並非高宗的主觀選擇。


張生全精彩歷史


事情還要從宋朝開國皇帝太祖趙匡胤在一個雪夜突然駕崩說起。

當時這事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懷疑,據說當天夜裡太祖宣召他的弟弟趙光義入宮喝酒,深夜有人模模糊糊看到燭光閃動、人影亂晃,好像宋太祖還拿著玉斧在雪地上亂砍。

次日天亮,宮女們才發現趙匡胤死了,趙光義即位,成為宋太宗。

這就是宋朝第一大疑案“燭光斧影”。

事兒還沒完,緊接著一個神秘的預言就誕生了。

老百姓紛紛傳說,宋太祖下葬的時候,一位司天監官員看了看陵墓風水之後,說了一句話—— “太祖之後當再有天下。”

啥意思?就是說趙匡胤的兒子雖然沒當上皇帝,但將來太祖的後代還會再當皇帝。

這個預言傳到宋太宗的耳朵裡,可想而知,他心中是無比心虛、恐懼、憤怒。

要知道當時宋太祖還有二兒子燕王趙德昭、四兒子秦王趙德芳在世。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燕王趙德昭跟隨宋太宗攻打幽州。有一天,軍中夜驚,大家都找不到宋太宗在哪,於是有人想起那句預言,就想趁機立趙德昭為帝,雖然失敗了,但宋太宗知道後心裡更怕。

不久,燕王趙德昭“自殺”、秦王趙德芳也“病故”了,多說一句,這位秦王就是電視劇《包青天》裡的八賢王原型。

二人離奇死亡的時候都才20多歲,牽連到了一大批人。

後來發生了太祖孫子趙惟吉事件,又有不少人以“謀逆罪”被殺。

趙惟吉是宋太祖的親孫子,還沒滿月就被抱進宮裡,夜裡一哭鬧,宋太祖親自抱著安撫——這可比康熙強多了,要知道康熙第一次見到孫子乾隆的時候,乾隆都12歲了。

宋太宗病重的時候,太監王繼恩等人又想按照預言,擁立趙惟吉即位,被宰相呂端挫敗。

但這則預言在民間反而越傳越廣。

宋太宗之後的9位皇帝都是太宗一系的子孫,預言成為他們共同的心病,因此對太祖一系的子孫都很疑忌。

然而北宋滅亡之後,宋徽宗、宋欽宗被金人擄掠到北方,結局很慘,南宋宋高宗趙構受到驚嚇也生不出孩子。民間就又紛紛傳播說這是“報應”,“太祖之後當再有天下”的呼聲再次響起。

趙構生母孟太后在逃亡路上,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好像是夢到了宋太祖,趕緊寫信給兒子。更恐怖的是,有從金朝逃回南方的官員,回來說看金國皇帝的相貌很像宋太祖的畫像.......

到最後連宋高宗自己也相信了,他從宗室裡選了幾個養子到宮裡撫養,選的都是太祖系的子孫,一個太宗系的子孫也沒有。

高宗之後即位的是宋孝宗趙昚,他是宋太祖七世孫。

南宋一朝,太祖後代出了8個皇帝,老二趙德芳的後代有宋孝宗、光宗、寧宗;老四趙德昭的後代有宋理宗、度宗、恭帝、端宗、懷宗。

其實,倒不是那個傳說中的“預言”多麼靈驗,那都是封建迷信,不足為據。

只是宋太祖為政仁慈,保全前朝柴氏子孫、不殺士大夫、不加農田之賦,所以在民間很受尊重,“千里送京娘”、“太祖長拳”等都是民間對這位開國皇帝的褒獎,大家對他的子孫也就多了一些同情和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