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管校聘,將淪爲「拿捏」一線教師的工具?

前幾天,看到一位老師的文章,講到有一個學校,按照聘任的要求,每一位老師選出五名不合格的老師。這事讓大家很不解。大家認為,教師合格與否,不應該是選出來的,應該是工作能力的問題。一些地方,不能用“縣管校聘”的方法來折騰教師。

筆者由此想到去年寫一篇關於縣管校聘的文章,現在拿出來分享給大家,請多多指教。

《縣管校聘,將淪為“拿捏”一線教師的工具?》

今天,在一個有著400多位一線老師的群中,一位朋友推薦了一篇文章《”縣管校聘”將使教師斯文掃地》,文章引起了眾老師的關注。筆者認真的研讀,感慨良多。

縣管校聘,將淪為“拿捏”一線教師的工具?

文章說,“縣管校聘”在若干地區試點後,將逐步在全國推廣。通過競聘形式強制教師定期流動以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縣管校聘”政策本身是好的,如果真正能公平科學地落實到位,最終會真正利於教育。但像以往很多好政策最終只有爛效應一樣,它繞不開當下教育最大的病灶——教育行政化,註定會被感染、潰爛,最終受虐的依然會是廣大一線教師。

文章說,前車之鑑就是績效工資改革,原本傾向一線教師的分配政策,一轉兩回三割,“一線”在稀裡糊塗中成了“底線”,成型後的實際分配,依然是按權力大小從高到低,工作實績基本可以忽略。

文章認為,這次的“縣管校聘”也將重蹈覆轍,而由於競聘很難實現公平量化且具體由學校層面操作,醜陋的一幕將更為刺眼,即領導們巋然不動,而普通教師戰戰兢兢。

文章舉例:紹興嵊州一所中學,7月份進行競聘上崗。學校現有30個班級,校長、副校長等行政人員24個崗位,直接佔去核定編制近五分之一,多名骨幹老師競聘檔案管理員崗位,有老師是在哭泣嗚咽中讀完競聘演講,下面很多老師則是聲淚俱下,最後有11名教師被分流到他校。

文章指出:教師分流包括名優教師聘任到偏遠學校都不是問題,這恰恰是”縣管校聘“的目的,問題是這種建立在不公平甚至是羞辱基礎上的分流。有的老師為了競聘,可能會請客送禮、阿諛奉承,兩面三刀,惡的環境是人性惡的溫床,教師飯碗可被權力隨意踢踏時,斯文只會掃地。

縣管校聘,將淪為“拿捏”一線教師的工具?

“縣管校聘”就是:為了促進教師交流輪崗,將教師關係歸於縣級教育局並由教育局直接管理,而後由學校聘任,從而使教師從過去的某學校的“學校人”變為縣義務教育系統的“系統人”,從而打通教師交流輪崗中的管理體制障礙。

從直觀結果來看,實行“縣管校聘”改革後,公辦義務教育學校的老師將幾乎不會再有一輩子都在某學校從教這樣的事情了。

從制度設計的初衷來看,這是一項相當完美的規劃,

2014年9月,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對推進縣(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做出全面部署,並提出全面推進義務教育教師隊伍“縣管校聘”管理改革。

2015年,“縣管校聘”模式首先在北京、吉林等地的19個示範區試行,到2020年在全國落實推廣,旨在大力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有評論認為,縣管校聘,看上去很美,似乎可以解決目前教育存在的諸多問題。但是,現實真的如想象中那樣麼?

在“縣管校聘”政策的實施過程中,一些問題如何解決:

縣管校聘,將淪為“拿捏”一線教師的工具?

第一個問題,監督問題:一個好的政策,能夠得以正常的實施,必須有一套科學到位的監督機制。“縣管校聘”在實施中誰來監督的權利使用?如何聘用,聘用誰,應該怎樣來評定?如何保證過程的公平、公正?一個好政策,會不會最後成了領導的“創收”機會、“公報私仇”的機會?

第二個問題,參與範圍:“縣管校聘”,行政人員參與嗎?後勤人員參與嗎?校長參與嗎?別隻是一線老師的”獨舞“。這樣的結果讓人感覺“越是幹活的,幹活越多”,反而不幹的啥事沒有。

第三個問題,教師意志:有的老師一直想調換一個地方,有的老師不想再去其他學校,現在,不是你想走就能走,也不是你不想走,就不走了。這其中有一個”聘“的過程。聘的運作過程中,誰留下,誰走,教師不能做主,競聘打分決定,校長說了算,領導說了算?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只能任人擺佈?

第四個問題,實施效果:縣管校聘,旨在大力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如今,”被流動“成為一種處罰,一種恥辱,成為一種人身的流放,如何能保證實施的效果。

我們真切的認為,“縣管校聘”是一個好政策,好制度,但是,依然有一種隱約的擔憂:

縣管校聘,將淪為“拿捏”一線教師的工具?

是否會如:職稱評定,在一定程度上說,職稱評定是一項好制度,國家每年進行一次評審,人力財力花費不少,但卻一次次刺痛一線老師的心。因為評審職稱條件的不科學,評審過程的不透明,評審結果的不合理,評上的老師得不到尊重,評不上的老師怨聲載道。職稱,已為許多一線老師唾棄!

是否會如:績效工資,制度設計是為了提高老師收入,提高老師工作積極性。一些地方,竟然從教師原有工資中扣除一部分,再平均或者不平均的分配給一線老師,鬧的老師人心不平,工作受到消極影響。

是否會如:教案檢查,培訓學習,網上曬課等活動,好的設計初衷,卻長出了一個讓廣大一線老師不能接受的”果“。

現在,“縣管校聘”在多地依然處於試用階段,我們希望主管者多從一線教師的角度進行考慮,多聽聽一線老師的想法,將這一項制度進行不斷的完善,成為一項利國利民,真正為教育帶來新氣象的好制度。

以上是去年筆者所寫的文章。

雖然有朋友認為:老師也上有老下有小,折騰老師,有意思嗎?為什麼,師範生越來越難招,稍微成績好些或有門路的,沒誰當教師,教育問題氾濫成災,一線老師替你們這些責任人背黑鍋,你們裝作沒事人,還火上澆油。

如今,舊事重提,筆者的觀點依然不變:縣管校聘,是一個一個好政策、是一個好方法,真心的希望涉及到各級各層,大小領導,不要把好事辦“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