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路上,聪明父母选择为孩子引路,而不是替孩子走路!怎么做?

成长路上,聪明父母选择为孩子引路,而不是替孩子走路!怎么做?

正确的教育能让孩子如鱼得水,错误的教育则让孩子如鲠在喉。身为家长,当我们不求回报地辛苦付出时,是否无意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 01 -

在综艺节目《最强大脑》中,曾有一对年龄很小的挑战选手,分别是12岁的中国选手李云龙和同样年纪的意大利选手安德烈。

主持人问两位“神童”:平时喜欢什么运动。

安德烈表示:喜欢踢足球,也喜欢其他运动,周六周日休息时间经常在球场度过;


李云龙则回答:平时很少运动,也几乎没有假期,而参加这场比赛最希望得到的奖励就是可以“多玩几天。”

成长路上,聪明父母选择为孩子引路,而不是替孩子走路!怎么做?

在比赛中,李云龙误以为自己出现错误,突然情绪失控,完全瘫软在座椅上,崩溃大哭。而结果证实这只是个乌龙,李云龙是那场比赛的胜方。

但李云龙的崩溃却让人心酸不已。本该是一场轻松精彩的对决,却一度成为了他的酷刑。

成长路上,聪明父母选择为孩子引路,而不是替孩子走路!怎么做?

在节目中,主持人曾询问李云龙的父亲,是否知道孩子自己的梦想?父亲表示:儿子希望长大后要当科学家,那么他必然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自由自在,这是成功的代价。

然而当嘉宾问李云龙:

“你的梦想是什么?”李云龙却一脸茫然:“没有”。

智商超群,天赋异禀是上天赋予的礼物,但不代表这个孩子就有义务完成大人为他设定的梦想,就不能犯错,不能失败。

- 02 -

曾看到一个新闻,一位妈妈从小要求女儿跑步,希望她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被重点大学录取。

然而女儿在一次比赛中意外受伤,医生建议不能再做剧烈运动,否则有瘫痪的风险。女儿感觉身体不舒服,不想失去健康,想要放弃体育。然而这位母亲却不同意:

“医生说最严重会瘫痪,你现在还没到最严重的时候,明年就高考了,你再熬一熬,妈妈不会害你……”


“你不是小孩子,你不要这么任性,你要为自己的前途负责……”

并表示:家里为了你,付出了那么多,我们俩打工都花在你的教育上,你是全家的指望,不做出点成绩,对不起我们。

背负着家里沉重重担的女儿,只得忍着疼痛继续训练。

这份来自父母的沉重的爱像一道紧箍咒,重重困住了这个只有17岁的小姑娘,带来深深的痛苦。

父母能为孩子引路,但也只应该是引路而已,不是去代替他们走路,以爱之名剥夺孩子的选择。

- 03 -

常常听到父母说一句话:“我是为你好”。

你要放弃玩闹时间努力学习,这是为你好;

你要上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各个辅导班,这是为你好;

你不能和那个成绩不好的同学玩,这是为你好;

不许画画看课外书看电影,把精力放在读书上,这是为你好;

那个专业以后找不到好工作,你要报这个专业,这是为你好;

你的工作不稳定钱又不多,赶紧回来考个公务员,这是为你好

......

无数“为你好”像是一座座沉甸甸的大山,伴随孩子走过前半生,也固定了他们的后半生。

蒋勋曾经说过:我们有时候不知不觉在限制孩子,甚至以爱之名,因为爱太伟大了,大概你在骂孩子的时候也会说,爱你我才骂你,但事实上,爱应该建立在一个人与人平等的基础上。

父母一定要分清“管”和“帮”的区别。管和帮不一样,“管”是我们主动出击,并没有顾忌孩子的感受。“帮”是以孩子为主,他主动求助,用我们的时间、能力去做他希望父母帮他做的事情。

举个例子,高二分文理,你说理科好找工作,这是管;你和他聊聊文理学科,分析一下个性特点、学习优势,展望一下将来升学、工作规划,这是帮。


再举个例子,孩子早恋了,管不管?不管!因为管不住,但家长可以和男孩子谈责任,和女孩子谈自重,帮助他们妥善处理这段感情。

如果还有家长说,“我不管他,他自己管不好自己,管不住自己”。那请您重新思考,在这之前,您早就应该让他学会自我管理,会独立思考、有自主人格,能判断自己的思想,主导自己的行为。如果这一课落下了,必须赶紧补起来。

- 04 -

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

作为父母,教给孩子比知识更重要的,应该是健全的人格修养,是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的能力,是跌倒了再爬起的勇气,是慢慢长大的欢喜......这才是父母留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下面这些话,请家长牢记:

从此刻起:我要多鼓励、赞美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埋怨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鼓励和赞美才能带给孩子自信和力量,批评、指责、埋怨只是在发泄,我的情绪,伤害孩子的心灵;

从此刻起:我要用行动去影响孩子,而不是用言语去说教孩子。因为我知道孩子的行为不是被教导而成,而是被影响和模仿而成;

从此刻起:我要多聆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急于评断孩子。因为我知道聆听才是最好的沟通。

从此刻起:我要无条件的去爱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去爱我要求的样子;因为我知道那是我的自私和自我;

从此刻起:我要学会蹲下来与孩子平等沟通,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指使孩子。因为我知道强制打压只会带来孩子更强烈的叛逆和反抗;

从此刻起:我要用心去陪伴孩子,而不是心不在焉的敷衍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真正的陪伴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

从此刻起:我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孩子一起安静和平地处理好每一个当下。因为我知道脾气和暴力只代表我的无能和对孩子的伤害;

从此刻起:我要积极主动地处理好与爱人的关系,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绝不让夫妻矛盾影响和伤害到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夫妻关系和睦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从此刻起:我要让孩子长成他要长成的样子,而不是我期待的样子。因为我知道孩子并不属于我,他只是经由我来到这个世界,去完成他自己的梦想和使命;

从此刻起:我要通过孩子的问题,找出我自己的问题,修正我自己,因为我知道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我的问题,我是一切的根源;

从此刻起:我要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伙伴,最慈爱的爸爸(妈妈)!

以上这些条看似简单,但生活中又有多少父母能真正做到?

我们都是爱孩子的,我们也曾经期待自己成为孩子心目中更完美的父母。只是完美的父母要求太高,谁也不可能会是完美的人,偶尔的发脾气、用惩罚代替鼓励都没有关系,从意识到需要改变,一点点的开始;从打心底里信任孩子,一点点的放手,孩子将会发生超乎期待的变化。

我们一起加油,与孩子共同成长!

一转眼,简单好家长已经陪大家走过快两个年头了,为了更好地为大家服务,叶子老师想做一个小问卷:以下内容,哪几种是你最希望在简单好家长看的?


请给叶子老师一个更充分了解你的机会,也给简单好家长一个更好服务大家的机会~


如果除了以上内容,你还有其他好想法,请点击“写留言”告诉我们~

来源 | 精准科教(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