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區的「拜老爺」習俗的由來是什麼?

用戶8791161151091


潮汕地區拜老爺,不僅僅是逢年過節,連每月的農曆初一十五,甚至平時遇上了災難困惑,潮汕人都會求助於神靈的指點迷津。

拜老爺習俗的由來

潮汕地區拜老爺,源於對神靈的敬畏及祖先的尊崇,很多人心裡上依賴於神靈和祖先的保佑。通過祭拜老爺,祈求神靈和祖先的保佑,達到心裡安慰和平和,古往今來,已經形成了當地的一種特色民俗文化。

這種特色民俗文化,最早起源是對土地的崇拜,是由古時的伯公祭祀發展而來。對土地崇拜導致土神的產生。土神,土地之神,古人稱為“社”,潮汕人則把它叫做“土地公”或者“伯公”。

在以前的鄉村,各鄉各村都有祭祀伯公的傳統;祀奉伯公,保留著上古上神春祈的遺俗,祈求的是一整年風調雨順、百業興旺、五穀豐登、大小平安。

神靈老爺體系的龐雜

漸漸地,擴展輻射到所有的神靈,民間尊奉的神靈體系比較龐雜,融入佛教、道教信仰,自然崇拜,以及祖先先賢崇拜等多方面:除了最早的土地爺,增加了主管天空氣象的天公,還有主管小孩平安的公婆母、有主管農業的三山國王、有主管讀書進仕的孔子爺和韓文公,還有管全面的玄天上帝等等。

為什麼稱神靈為“老爺”?

之所以將各路神靈統稱為“老爺”,和稱呼官員一樣,是因為人們把神靈世俗化、人格化。明清時期,潮汕地區的每個鄉村都建有神廟,而且一般建在村莊裡面,實行人神同居同住。如今,絕大部分鄉村依然保留著,當地俗稱“老爺宮”。

拜老爺的後期發展——營老爺

後來,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大環境對民俗文化傳承的支持,慢慢演變為集中祭拜,這就是潮汕地區流傳至今、赫赫有名的“營老爺”活動,特別是農曆年正、二月,當地俗稱“大勞熱”。

“營老爺”是拜老爺的另外一種形式,是將神靈用八抬大轎從神廟請出來,巡遊村裡各條大街小巷,期盼老爺護佑著每個角落和每一個人。

其實,早在南北朝的《荊楚歲時記》就有相關記載:社日,四鄰並結綜會社,宰牲牢,為屋於樹下,先祭神,然後飧其昨。

可見,潮汕地區的拜老爺、營老爺習俗,是歷史悠久、由來已久的。

想了解更多各地的風俗習慣,歡迎關注“吳言心旅”,一起探秘更多的民間文化習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