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高考:要不要放下姿态别让孩子成“巨婴”?

透视高考:要不要放下姿态别让孩子成“巨婴”?


透视高考:要不要放下姿态别让孩子成“巨婴”?

“高考终于过了”。 今天下午,西溪河边的坝坝茶。张女士叹了一口气,一脸的倦容。看的出来,她疲惫的还不仅仅只是那一颗心。

“快6点了,我得早点回去给我家幺儿做饭”。张女士说着起身离去。

这是一位母亲,离异。张女士并不自由。“孩子17岁了,男孩,”张女士说。 “儿子一刻也离不开我,我谈任何男朋友他都反对,”。

“这下高考终于完了,孩子能离开家上大学我才会考虑自己的幸福。” 张女士说,她的儿子除了上学外一分钟也离不开她,就连晚上也要和妈妈睡在一起。

透视高考:要不要放下姿态别让孩子成“巨婴”?

“这是典型的恋母情结,对孩子很不利的”。我说。 “没办法,自己的孩子,他依恋我也不算什么过错”。 这就是“巨婴”。我脑子闪过一个词。是的,的确是这样:

顽皮中的神情,依然倔强

感觉你是我的婴儿一样

那一夜你哭得,不声不响

我保护你到大天亮

感觉你是我的婴儿一样

别怕,这世界纷纷攘攘,

在你需要的时候

24小时,我都会在你身旁

透视高考:要不要放下姿态别让孩子成“巨婴”?


高考,触动着多少父母心中最敏感最柔弱的那一根神经啊!为了这些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不知道把多少父母搞成了神经病。

据报道,昨天,深圳罗湖交警大队铁骑队员冒着雨接送学生,吃苦受累也就算了,最后还被家长投诉。原因是在搭载一个学生到考点时,考生衣服弄湿了(交警提供了雨衣),结果该考生家长竟然打110报警电话投诉护送交警,说交警把他小孩的衣服弄湿了。

透视高考:要不要放下姿态别让孩子成“巨婴”?


广安,广泰公司59辆公交车免费接送家学生,广安区公安分局所有的民警昼夜值班,校外,成千上万的家长排成长龙,有的家长在雨中穿着旗袍意寓旗开得胜。 一年一度的高考重要性不用多说。

可是,我忍不住要对此理象毫不留情的吐槽。这些考生给我的感觉是从来就没有可怜过他们的父母心,也苦了那些为此付出的警察,更累了整个社会。 全社会的力量都在为高考全程护航,整个节奏都被打乱,这就是中国式高考,一幅长宽高都最美的最五彩的立体画廊。

公安机关承担着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保护着老百姓的平安和自由,这是他们的法定职责。所以,公安机关无论从法律规定还是从民众期望,都必须认真维护好高考期间的社会秩序,特别是交通秩序,要全力保障高考期间道路通畅,保证考生能顺利到达考场,他们和考生以及考生的父母一起都参加了这一场人生大考。

在这里,我无意质疑整个社会力量对于考生的付出。可是,我却想说,全社会却在培养巨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如此娇气的考生就算大学毕业以后又有何用?这就是永不断奶的中国式巨婴!一个奇葩的成年人群体!一个极度自私,只求索取没有奉献,绝对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群体,天下所有人都在围着转的群体。考试前学校三番五次打招呼,亲人千叮咛万嘱咐的注意事顶与规则,到了他们那里,临近进考场了却什么都忘记了。

不要以为我们没有读过书、没有参加过大考,我们也是这样从年轻过来的。只感觉到这个群体实在是太缺乏规则意识、太没有法律概念、太没有道德约束。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这样,但是我敢说有近一半以上的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把别人的帮助、赠予视为应该,他们对父母、老师、交警以及全社会的付出没有丝毫的感恩之心,就好像全世界都欠着他们。有的考生以国家未来自居却在内心深处有着一份婴儿心理,虽然看上去已成年,这就是巨婴。

特征:

巨婴有很多可怕的心理,其中最主要的两个特质:

一是“全能自恋”,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这是一种非常有杀伤力的病态。它导致一个人把全世界都当成自己的所属品,不能平等对待别人,甚至不把其他人当作生灵,这种心理其实是婴儿早期都会存在的一种心理,它在教育学中被叫作“自我中心化”。

二是“偏执分裂”。他们满足于自己的想象世界,脱离现实。

有巨婴心理的人一方面内心很牢固,另一方面却很脆弱。内心的牢固是为了保护其脆弱,所以他们不能接受质疑,一旦受到质疑就会强烈抵触;不能接受非自己预期的对待,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会陷入忧郁;不能接受挫折,一旦遇到挫折内心就会破碎。这两种特质的成年人思维就是巨婴心理。

依赖、自私、“妈宝男”、脾气大。当婴儿成长为成人,心理状态却还处在母婴共生、全能自恋和偏执分裂状态之下。

君不见,生活中每一个“巨婴”的背后,都是“母爱泛滥”的结果。 世界上的每个父母都爱孩子这是一种本能,也无可厚非,然而,就是这份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重与痛让孩子们从小到大,一次又一次,被妈妈们充满母爱的小刀雕刻成了后来的脆弱和依赖,才日复一日让这些孩子变得冷漠自私,变成了没有担当没有主见的模样。母爱如天,一切包办,控制型父母加上没有限度的娇养等于一个一辈子都无法断奶的巨婴。

全社会都应当反思

你,有没有在为社会培养“巨婴”? “我不允许孩子离开自己,一旦离开,就会茶饭不思”。生活中你这样说和做,这算不算共生心理?

“宝宝总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什么事情都要我们听他的,稍不顺心就脾气暴躁,以后一直这样全能自恋可咋办啊?。你有没有感觉到这是一种危机?

“孩子总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可每次成绩稍微差一点就沮丧灰心,长此以往,我该如何守护他偏执而脆弱的性格?”

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生活中我见过太多的连家里的扫把倒地也懒得捡一捡的孩子,这样的孩子长大了还有什么用?养来的不是防老而是啃老。

生活中的父母们,你是不是也面临过同样的问题,可不可以放心放手放下姿态别让孩子成“巨婴”?别让你的孩子因为你过份的溺宠变成或正走在巨婴的路上?

透视高考:要不要放下姿态别让孩子成“巨婴”?

――――

民生透视、热点分析、拥抱自由、独立思想。谢歌说事,以最卑微之追寻,换社会点滴之改变,以发瘪言的形式演绎麻辣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