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高考:要不要放下姿態別讓孩子成「巨嬰」?

透視高考:要不要放下姿態別讓孩子成“巨嬰”?


透視高考:要不要放下姿態別讓孩子成“巨嬰”?

“高考終於過了”。 今天下午,西溪河邊的壩壩茶。張女士嘆了一口氣,一臉的倦容。看的出來,她疲憊的還不僅僅只是那一顆心。

“快6點了,我得早點回去給我家么兒做飯”。張女士說著起身離去。

這是一位母親,離異。張女士並不自由。“孩子17歲了,男孩,”張女士說。 “兒子一刻也離不開我,我談任何男朋友他都反對,”。

“這下高考終於完了,孩子能離開家上大學我才會考慮自己的幸福。” 張女士說,她的兒子除了上學外一分鐘也離不開她,就連晚上也要和媽媽睡在一起。

透視高考:要不要放下姿態別讓孩子成“巨嬰”?

“這是典型的戀母情結,對孩子很不利的”。我說。 “沒辦法,自己的孩子,他依戀我也不算什麼過錯”。 這就是“巨嬰”。我腦子閃過一個詞。是的,的確是這樣:

頑皮中的神情,依然倔強

感覺你是我的嬰兒一樣

那一夜你哭得,不聲不響

我保護你到大天亮

感覺你是我的嬰兒一樣

別怕,這世界紛紛攘攘,

在你需要的時候

24小時,我都會在你身旁

透視高考:要不要放下姿態別讓孩子成“巨嬰”?


高考,觸動著多少父母心中最敏感最柔弱的那一根神經啊!為了這些永遠也長不大的孩子,不知道把多少父母搞成了神經病。

據報道,昨天,深圳羅湖交警大隊鐵騎隊員冒著雨接送學生,吃苦受累也就算了,最後還被家長投訴。原因是在搭載一個學生到考點時,考生衣服弄溼了(交警提供了雨衣),結果該考生家長竟然打110報警電話投訴護送交警,說交警把他小孩的衣服弄溼了。

透視高考:要不要放下姿態別讓孩子成“巨嬰”?


廣安,廣泰公司59輛公交車免費接送家學生,廣安區公安分局所有的民警晝夜值班,校外,成千上萬的家長排成長龍,有的家長在雨中穿著旗袍意寓旗開得勝。 一年一度的高考重要性不用多說。

可是,我忍不住要對此理象毫不留情的吐槽。這些考生給我的感覺是從來就沒有可憐過他們的父母心,也苦了那些為此付出的警察,更累了整個社會。 全社會的力量都在為高考全程護航,整個節奏都被打亂,這就是中國式高考,一幅長寬高都最美的最五彩的立體畫廊。

公安機關承擔著維護社會正常秩序、保護著老百姓的平安和自由,這是他們的法定職責。所以,公安機關無論從法律規定還是從民眾期望,都必須認真維護好高考期間的社會秩序,特別是交通秩序,要全力保障高考期間道路通暢,保證考生能順利到達考場,他們和考生以及考生的父母一起都參加了這一場人生大考。

在這裡,我無意質疑整個社會力量對於考生的付出。可是,我卻想說,全社會卻在培養巨嬰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如此嬌氣的考生就算大學畢業以後又有何用?這就是永不斷奶的中國式巨嬰!一個奇葩的成年人群體!一個極度自私,只求索取沒有奉獻,絕對的以自我為中心的群體,天下所有人都在圍著轉的群體。考試前學校三番五次打招呼,親人千叮嚀萬囑咐的注意事頂與規則,到了他們那裡,臨近進考場了卻什麼都忘記了。

不要以為我們沒有讀過書、沒有參加過大考,我們也是這樣從年輕過來的。只感覺到這個群體實在是太缺乏規則意識、太沒有法律概念、太沒有道德約束。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這樣,但是我敢說有近一半以上的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把別人的幫助、贈予視為應該,他們對父母、老師、交警以及全社會的付出沒有絲毫的感恩之心,就好像全世界都欠著他們。有的考生以國家未來自居卻在內心深處有著一份嬰兒心理,雖然看上去已成年,這就是巨嬰。

特徵:

巨嬰有很多可怕的心理,其中最主要的兩個特質:

一是“全能自戀”,認為自己無所不能。這是一種非常有殺傷力的病態。它導致一個人把全世界都當成自己的所屬品,不能平等對待別人,甚至不把其他人當作生靈,這種心理其實是嬰兒早期都會存在的一種心理,它在教育學中被叫作“自我中心化”。

二是“偏執分裂”。他們滿足於自己的想象世界,脫離現實。

有巨嬰心理的人一方面內心很牢固,另一方面卻很脆弱。內心的牢固是為了保護其脆弱,所以他們不能接受質疑,一旦受到質疑就會強烈牴觸;不能接受非自己預期的對待,一旦遇到這種情況就會陷入憂鬱;不能接受挫折,一旦遇到挫折內心就會破碎。這兩種特質的成年人思維就是巨嬰心理。

依賴、自私、“媽寶男”、脾氣大。當嬰兒成長為成人,心理狀態卻還處在母嬰共生、全能自戀和偏執分裂狀態之下。

君不見,生活中每一個“巨嬰”的背後,都是“母愛氾濫”的結果。 世界上的每個父母都愛孩子這是一種本能,也無可厚非,然而,就是這份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重與痛讓孩子們從小到大,一次又一次,被媽媽們充滿母愛的小刀雕刻成了後來的脆弱和依賴,才日復一日讓這些孩子變得冷漠自私,變成了沒有擔當沒有主見的模樣。母愛如天,一切包辦,控制型父母加上沒有限度的嬌養等於一個一輩子都無法斷奶的巨嬰。

全社會都應當反思

你,有沒有在為社會培養“巨嬰”? “我不允許孩子離開自己,一旦離開,就會茶飯不思”。生活中你這樣說和做,這算不算共生心理?

“寶寶總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什麼事情都要我們聽他的,稍不順心就脾氣暴躁,以後一直這樣全能自戀可咋辦啊?。你有沒有感覺到這是一種危機?

“孩子總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可每次成績稍微差一點就沮喪灰心,長此以往,我該如何守護他偏執而脆弱的性格?”

衣來張手,飯來張口。生活中我見過太多的連家裡的掃把倒地也懶得撿一撿的孩子,這樣的孩子長大了還有什麼用?養來的不是防老而是啃老。

生活中的父母們,你是不是也面臨過同樣的問題,可不可以放心放手放下姿態別讓孩子成“巨嬰”?別讓你的孩子因為你過份的溺寵變成或正走在巨嬰的路上?

透視高考:要不要放下姿態別讓孩子成“巨嬰”?

――――

民生透視、熱點分析、擁抱自由、獨立思想。謝歌說事,以最卑微之追尋,換社會點滴之改變,以發癟言的形式演繹麻辣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