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东汉最聪明的皇帝 14岁智除权臣 可惜27岁就死了

导语:说起清圣祖康熙十五岁就运用智谋擒鳌拜的历史故事,可以说几乎老少皆知了。可是在比康熙擒鳌拜早一千五百多年前,东汉的十四岁少年天子汉和帝用更高明的智谋除掉了大权臣集团,比康熙牛多了。遗憾的是,这位智商超高的皇帝寿命很短,仅活了二十七岁。。。

他是东汉最聪明的皇帝 14岁智除权臣 可惜27岁就死了

刘肇剧照

东汉和帝刘肇,出生于建初四年(公元79年),是汉章帝刘炟的第四个儿子,生母是梁贵人。刘肇刚一出生,汉章帝就将他交给了无子的窦皇后抚养。建初七年(公元82年),三岁的刘肇被册立为皇太子,窦皇后为了以后自己和家族利益,竟阴谋将梁贵人一家陷害至死,但是她对刘肇到是真心实意的当亲儿子看待。

章和二年(公元88年)二月三十日,汉章帝去世,年仅九岁的太子刘肇继位为汉和帝。因为当时汉和帝太年幼,被尊为皇太后的窦氏开始临朝称制,她大肆提升娘家人的地位,四个兄弟都被委任高官掌握要职,从此窦氏外戚权势熏天不可一世。窦太后的哥哥窦宪在汉章帝活着的时候就敢仪仗妹妹是皇后而强抢沁水公主的园田、肆意报复朝廷官员;其他的兄弟更是无法无天,光天化日之下就敢欺男霸女抢劫百姓财货,这一切都没有任何官员敢上告。

他是东汉最聪明的皇帝 14岁智除权臣 可惜27岁就死了

别惹我娘家人,不然吃不完兜着走

现在窦太后成为了朝廷的实际主宰,窦宪更是目无法纪,不仅刺杀了昔日有过节的朝廷官员,还因为怕被分权而刺杀了窦太后的幸臣刘畅。这一下可惹恼了妹妹窦太后,于是他被囚禁在宫内。窦宪为了赎罪,不得已主动提出要带兵去攻打匈奴立功。也是因祸得福,从此后数年窦宪战功赫赫,不但在朝中的地位高了,权利也更大了,最后竟发展到密谋刺杀汉和帝取而代之的地步。

汉和帝虽年少,但随着年龄和心智的成长也越来越对窦家外戚不满,加上得知窦宪想要篡位的秘密,于是开始反击。但是,当时朝廷内外几乎所有官员都对窦家逢迎巴结,想找个商量的心腹大臣都很难,在这种情况下,汉和帝想起了忠心耿耿的宦官郑众。郑众果然不负期望,不但设计让窦宪从外地回到朝廷,还提前搜集了很多窦宪不法的证据。。。

他是东汉最聪明的皇帝 14岁智除权臣 可惜27岁就死了

宦官郑众

永元四年(公元92年)四月,十四岁的汉和帝假意召回带兵在外的大将军窦宪,并热情款待大大嘉奖夸赞,窦宪被哄得晕晕乎乎根本不曾怀疑有诈。两个月以后,待汉和帝与郑众布好了大网就迅速展开行动,先是一夜之间将窦宪的重要同谋们捉拿下狱处决,然后立即派人去收缴窦宪的大将军印。窦宪突然之间大祸临头,第一想到的就是要进宫找妹妹窦太后撑腰。但是,凡窦宪能想到的,聪明的汉和帝也早早想到了,皇宫大门被重兵守卫,任谁也无法面见太后,连书信都无法呈送。

眼看大势已去的窦宪,没有任何办法挽回局面,不得已将自己的大将军印交了出去。他的另外三个弟弟也都被缉拿罢官,最后连同窦宪一起被遣送回封地。因为汉和帝不忍心在窦太后的面前处决这几个舅舅,等他们都回到封地后才迫使其纷纷自杀。。。就这样,十四岁的少年皇帝用自己超常的胆识和谋略铲除了权臣叛党集团,比清朝智擒鳌拜时候的康熙还小一岁。

他是东汉最聪明的皇帝 14岁智除权臣 可惜27岁就死了

少年康熙剧照

永元九年(公元97年)闰八月十四日,飞扬跋扈大半生的窦太后终于死去,就在葬礼举行之前就有人来揭发她当年阴谋暗害汉和帝生母梁贵人、废太子刘庆的生母宋贵人的罪行。朝中大臣激愤难当,纷纷上奏要罢黜窦太后的一切尊号,但是汉和帝因感念其抚养之恩没有同意。于是,窦太后不仅按朝廷最高规格行葬礼,并且还与汉章帝合葬了。

在一举扫平了外戚窦氏的势力后,汉和帝刘肇开始亲理朝政,不但每日临朝,并常常批阅奏章到深夜从不荒怠,故有“劳谦有终”之称。在他的勤政治理下,国家的耕地面积和人口都大大增加,东汉的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为“永元之隆”。不幸的是,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积劳成疾的汉和帝病逝了,享年仅二十七岁。

他是东汉最聪明的皇帝 14岁智除权臣 可惜27岁就死了

想想西汉王朝第四位皇帝汉武帝雄才大略,长寿达七十岁建立丰功伟业;同为第四位皇帝的东汉和帝,如果也能长寿活七十岁,又该是开创何种局面呢?各位看官不妨畅想留言交流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