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媽媽把你背回來了》:一篇文章看哭了無數父母

《孩子,媽媽把你揹回來了》:一篇文章看哭了無數父母

1、2018年伊始,新聞裡就報道了許多孩子因受到挫折而自殺的事件,我所在的微信媽媽群對這一方面也進行了不少討論。其中有位媽媽發上來的一篇《孩子,媽媽把你揹回來了》,讓我看完後直呼扎心。

文章中的媽媽黃侃,有一天收到了女兒在荷蘭自殺的消息。她立刻趕往荷蘭,在警局裡看完女兒的遺書,才知道那個萬事不用操心的女兒已受強迫症困擾八年之久,身心痛苦不堪。

遠遠的遺體在荷蘭被火化,媽媽黃侃用書包把遠遠的骨灰揹回來,上飛機的時候,黃侃對背上的女兒說:“遠遠啊,小時候我就是這樣揹著你上學,現在,媽媽又把你揹回來了,我們一起回家吧。”面對女兒的忽然離世,黃侃悲傷到只要看見和女兒有關的物品就會淚流不止。但她在悲傷之餘,開始回憶自己對女兒的教育。

《孩子,媽媽把你揹回來了》:一篇文章看哭了無數父母

女兒上幼兒園的時候,由於黃侃夫妻倆工作較忙,於是將她送去寄宿學校。

對女兒的關心過於物質化,而在精神上交流得太少,對女兒的精神世界缺少了解。

一旦女兒考試沒考好,黃侃就會旁敲側擊地鞭策一下她。

也許從黃侃的回憶裡,我們可以知道女兒遠遠不願意求助於心理醫生,甚至不願意把脆弱展現給媽媽的原因。

遠遠從小住寄宿學校,遇到了事情只能靠自己處理,父母只會旁敲側擊的讓她堅強一點。漸漸長大的她,成為了朋友、老師、父母眼裡的開朗的,向上的完美小孩。而在所有的美好背後,遠遠的世界裡即使出現再困難的問題,也只能靠自己堅強面對。當她無法用一己之力周全所有問題的時候,她只有一個選擇:死亡。

媽媽告訴她要堅強,卻沒有告訴她要如何去勇敢堅強;媽媽告訴她要面對挫折,卻沒有給予她良好的抗挫折教育。

曾經成都某中學發生了一起學生跳樓事件,一位媽媽打開家長群想了解更詳細的消息,看到的只是滿眼的分數、月考排名、直升比例等。

期間有人提到了這跳樓事件,個別家長附和:“還不是孩子自己承受能力差。”“這孩子心理素質不行”接著,整個家長群又開始討論起分數、升學問題。

孩子跳樓死了,家長們首先不是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而一味的認為是孩子不夠堅強勇敢。他們永遠無法明白:孩子站在幾層樓高的天台,迫使著他們縱身一躍的,是小小肩膀上無人理解的絕望與無助。

2、我的閨蜜娜娜曾受重度抑鬱症困擾,多次求助心理醫生。在和心理醫生的溝通過程中,她講了好多小時候的事情:

6歲的時候,娜娜半夜不小心尿床了,嚇哭。媽媽說:“不許哭,大半夜尿床還不夠,再把鄰居吵醒了,我丟不起那個人。”

7歲的時候,娜娜被年長的孩子欺負,哭著跑回家。媽媽的第一句話就是:被別人打,你還有臉哭,窩窩囊囊的,把眼淚給我憋回去。

娜娜講了一件又一件這樣的小事,她有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就像是一個情感孤兒。”

美國小說家MadeleineL’Engle曾說過這樣一段話:“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曾以為,等我們長大,我們就不再脆弱,然而長大就是一個脆弱的過程,活著本身就是一種脆弱。”

但大部分中國父母很難接受孩子脆弱的那一面,在他們的眼裡,脆弱就等同於不堅強。孩子哭了,不管為什麼哭,都只有一種原因:不夠堅強。

我身邊的琪柔是十歲男孩叮噹的媽媽,有一段時間她發現兒子變沉默了。兒子的轉變讓琪柔覺得恐慌,難道兒子小小年紀就開始了叛逆期。她請教了一個有育兒經驗的老師,老師建議她心平氣和的和兒子聊聊他感興趣的話題,慢慢打開兒子的心門。

週六晚上,琪柔買了兒子喜歡的電影票。陪兒子看完電影以後,琪柔帶著兒子去了一家他最喜歡的甜品店,想借機敲開兒子的心門。但是,兒子之後說的一段話,卻讓她反思起自己。

叮噹說:“媽媽,不是我不想和你說學校裡發生的事情。而是,只要我遇到什麼困難,還沒有等我開口,你就不分青紅皂白的讓我去勇敢的面對挫折。有一次,我在學校裡被一個高年級的男生欺負了, 我還沒有講清楚狀況,你就又拿出老一套。我覺得你無法理解我,我不想什麼都跟你講了。”

《孩子,媽媽把你揹回來了》:一篇文章看哭了無數父母

一句“我不想什麼都跟你講了”,讓琪柔鼻頭泛酸。她和老師說,“我那時候也是這麼過來的,只要遇到什麼事情,我爸都讓我自己面對。”

老師問琪柔:“那你有沒有發現,你爸爸老是對你說這些話以後,你不再願意把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告訴父母。”琪柔點點頭。

在那以後,兒子再講起在學校裡不開心的事情。琪柔會先聽兒子把事情說完,讓兒子先發洩完情緒,然後再根據事件的成因,跟兒子分析要怎樣去面對。接受了兒子的脆弱,再用大人豐富的經驗教兒子如何用不同的方式面對挫折。

接受孩子的脆弱,再教孩子勇敢。比只要求孩子堅強,方法高端的多。

有些時候,父母愛孩子,希望孩子能夠很好的成長,卻總會用錯方法。

3、我和娜娜都特別喜歡看《爸爸去哪兒》,我曾經問她最喜歡哪一個孩子。我說我最喜歡軟萌Jasper,起初我以為娜娜也最喜歡Jasper。但娜娜告訴我,她最喜歡的孩子是嗯哼。

她說:“我最喜歡嗯哼,因為他和別的孩子都不太一樣。他可以在難過的時候,哭的很大聲,讓全世界都知道他很難過;他可以在喜歡一個人的時候,用自己的方式,在所有人面前表達出自己的喜歡。”

我知道,娜娜不只是喜歡嗯哼。她的那些喜歡背後都隱藏著一種羨慕,羨慕嗯哼可以在父母面前大膽暴露自己的脆弱,而爸爸也會給他正確的引導教育。

在《爸爸去哪兒》一期錄製節目中,小朋友們需要獨自穿過一段隧道。嗯哼在隧道里害怕的哭了,出隧道之後,杜江問他表現怎麼樣。小傢伙很坦然地承認:我猜可能不好。

《孩子,媽媽把你揹回來了》:一篇文章看哭了無數父母

《孩子,媽媽把你揹回來了》:一篇文章看哭了無數父母

不知道有多少孩子,不敢在爸媽面前展現自己脆弱的一面,生怕那會換來一頓呵斥和責打。而嗯哼的爸爸杜江不僅接受了孩子那種真實的脆弱,還很好的引導兒子克服困難。等到大家的任務結束後,杜江又帶著他去重走了那段黑黑的隧道。

我想嗯哼未來對於那段隧道的記憶,一定會是爸爸那雙溫暖的大手牽著他,一步一步從黑暗走向光明。無論在未來的哪一刻想起,都能感覺到父親的力量。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探索世界的基礎,是內心有一個安全基地。否則,我們就會將注意力都耗在構建安全感上。而這個安全基地,最初只能來自愛。”每一個父母,不能強行逆轉孩子的脆弱,每一個孩子,都有在父母面前表達脆弱的自由。如果就連在最親近的父母面前,都不可以暴露自己的脆弱,那麼孩子還可以去哪裡表達自己的無助、絕望,尋找到一個可以依靠的肩膀。

中國大部分的爸爸媽媽在強迫孩子堅強的時候,並沒有告訴他們背後永遠會有一個溫暖的港灣。爸爸媽媽選擇站在了孩子的對立面,而不是站在孩子的身邊。

我曾被嗯哼的爸爸杜江感動,他在節目中給兒子朗誦了海桑的《給我的孩子》,詩中這樣寫到:

你不是我的希望,

不是的 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我那些沒能實現的夢想還是我的

與你無關,就讓它們與你無關吧

你何妨做一個全新的夢

那夢裡,不必有我

我是一件正在老去的事物

卻仍不準備獻給你我的一生這是我的固執

然而我愛你,我的孩子

我愛你,僅此而已。

杜江想說的千言萬語的全都凝結在詩裡:“兒子,我愛你。你在我面前不用假裝堅強,我會陪你一步一步的把前方的脆弱趕跑,在距離你半步之遙的身後永遠愛著你。”

所以每一個孩子,你要知道爸爸媽媽永遠愛你。而每一個父母,愛孩子不要愛錯了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