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將領不願剃髮絕食抗議,皇太極親自勸說,結果出了個千古忠臣

明末時期,國內農民起義不斷,外有滿清大軍虎視眈眈,內憂外患之下,許多明朝大臣不是想著如何報國,反而都在打小算盤,尋找下家,明末的大臣和明初的大臣形成了強烈對比,朱棣進城後,有許多老臣都選擇為朱允炆自盡,而明末時期,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都極其沒有氣節,尤其是東林黨諸人,爭來爭去,從未將國家大事放在心上,都是在提高自己的價碼,期望改朝換代後,也能混個不錯的職位。

明末將領不願剃髮絕食抗議,皇太極親自勸說,結果出了個千古忠臣

范文程、洪承疇、孫可望等等一大批人都在關鍵時刻選擇投敵當漢奸,然而明朝群臣中有一位叫做張春的將領,卻一直堅守本心,從未拋棄過家國觀念,是明末年間少有的忠臣。張春是萬曆年舉人,崇禎四年,錦州軍情險急,皇帝任命張春為監軍,帶領四萬兵馬前去支援邊境,在凌海遭遇了滿清的軍隊,雙方大打出手,總兵吳襄見情勢不妙率先跑路,而張春收攏殘軍,趁天黑用火攻,燒死了金軍佐領卓納,然而天降大雨,給了金軍反撲的機會,張春被俘。

明末將領不願剃髮絕食抗議,皇太極親自勸說,結果出了個千古忠臣

當時皇太極有意收服明朝將領,對張春等俘虜很優待,而沒多久後和張春一起被俘的明朝將領都選擇歸降,唯有張春依然堅定不投降,並且故意激怒皇太極,想讓其殺死他,但是皇太極不怒反喜,決心收服張春,而且在各種場合,皇太極都將張春的位置放的很高,坐席僅次於貝勒,但是張春依然不為其所動,後來滿清入關,為了征服漢人的心智,頒佈了嚴苛的剃髮令,留髮不留頭,許多明朝降將二話不說就將頭髮剃了。

明末將領不願剃髮絕食抗議,皇太極親自勸說,結果出了個千古忠臣

當張春被要求剃髮的時候,他寧死不從,而且絕食抗議,張春絕食的第三天,皇太極就連忙帶著食盒,親自為張春送飯,也不知皇太極是如何勸說張春的,最後張春放棄絕食,但是依然不剃頭,不侍奉皇太極為君主,更不跪拜皇太極,儘管如此,皇太極也沒有殺了他,反而將其軟禁在瀋陽三宮廟,想要用時間征服張春,但是就算到死,張春也沒有低頭,一個有尊嚴有骨氣的人,不管在哪裡都值得人尊敬,想必皇太極正是看中張春這一點,才對其禮敬有加。

明末將領不願剃髮絕食抗議,皇太極親自勸說,結果出了個千古忠臣

明朝末年,君死社稷,而臣卻沒有,如果東林黨和國家有共存亡的想法,滿清也不會如此輕易的取得這麼大優勢,對於很多人來說,明朝的覆滅,更是中華文化的一次淪喪,許多沒有骨氣的人,混進了文人階層,他們口若懸河,卻沒有了文人該有的骨氣,他們成群結隊,用文字和嘴皮子竊取國家利益,這樣缺乏骨氣的精英階層,實在是國家毒瘤,明朝就是最好的教訓,然而如今的公知們又如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