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市场热得过火了吧?

网约车市场热得过火了吧?

今年以来,网约车市场可以说是如火如荼,3月美团打车正式登陆上海;3月29日高德地图宣布推出顺风车业务;4月3日携程宣布旗下携程专车已正式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线上服务能力认定》;4月4日美团全资收购摩,2018年4月11日,斑马快跑正式宣布加入这一轮网约车大战。

网约车市场为什么这么火热?

1. 市场体量足够大。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吃穿住行,出行使我们重要的一部分。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最后一周,网约车app市场渗透率为14.0%,市场规模超过1.4亿人,过去一年行业整体处于在轻微的波动中上升的状态,与2016年同期相比,全行业的用户规模增长了16.4%拿上海市来说,上海市人口2420万,但是知名出租车公布公司才有5家,可以说出租车的数量远远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且传统的出租车公司进入门槛相对较高,因此新型的网约车平台能够更好整合供需信息、满足用户的需求,市场的潜力可以说是十分巨大。换一个角度来看,从网约车的市值来看,滴滴估值560亿美元,uber估值480亿美元,曹操专车A轮融资10亿,估值过百亿,这样的一个庞大的市场很多企业都想布局。

2. 网约车牌照价格不菲。 随着《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公司要从事网约车业务就必须或者由政府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车许可证》,那样经营才是合法、合规的。因此《网络预约出租车许可证》的牌照就成为了网约车公司的争夺的重点了,谁手里的牌照越多,也就表明这个公司和平台有资质的和潜力在更多得城市开展业务,还有一个原因是这牌照的价值不菲,网上有人做过一个牌照的价值估算,一个省会城市的牌照价值上亿元,市县级城市价值也是千万元级别,并且在牌照大战中,有很多新的公司涌出,如重庆呼我出行,斑马快跑。

3. 政策红利。目前市场最火的一个方向就是共享经济和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对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很大利好。做网约车平台公司,他们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结合自己的优势转型做网约车平台。如曹操专车就是背靠吉利集团,并且全部是吉利新能源汽车。

4. 汽车生态链,隐藏在背后的价值。很多入局者看到隐藏在背后的价值,有很多企业想通过以网约车为入口、为契机,希望能够打造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链,他们希望通过网约车完成最开始用户和资本积累,然后通过网约车平台进行业务的延伸。比如开展汽车借贷金融、旅游借贷金融、打通上下游供应链等。

5、资本市场的推动。关注创投领域的读者一定有注意点,出行领域的融资相对很活跃的,并且每次融资和估值都比较大,如曹操专车A轮融资10亿,估值过百亿;首期约车新一轮融资13亿,估值百亿;滴滴出行新一轮估值560亿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司很多都是刚刚成立的新公司;这样一个受资本青睐的领域当然是谁都不愿意错过的。

网约车现状和未来

虽然这个市场是如此火热,但是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活着那么的自由的。整个市场头部被几家公司差不多瓜分殆尽,已滴滴系滴滴出行、优步中国,神州系的神州专车、神州租车、e代驾,首汽系首汽约车、首汽租车、gofun出行为代表。

从2017年12月APP市场渗透率来看,滴滴出行更是以12%的渗透率高居榜首,其他的嵊州专车,易到渗透率都比较低,值得注意的是首汽约车凭借高质量的服务和优惠,市场占有率稳步上升。

从用户体验角度来着,用户使用网约车希望或者更好、更方便的服务。从目前用户使用来着,无疑滴滴的车辆的占有量远远是高于其他网约车平台,叫车成功率和等待时间也是排在首位,其他的平台要么就是侧重点不同,要么就是车辆数量太少,叫车成功率让人很担忧。

随着用户对生活质量的追求的提高,优惠券在用户决策里面占比越来越小,用户对高品质、差异化、更安全、更贴心的服务要求更高了,因此对哪些跑步进入网约车市场的公司来说,他们不妨从用户角度,按照不同的使用场景进行更为细化的市场划分,独辟蹊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