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周行帶您聚焦國外看看其他國家的人們如何理財?

理財不僅在國內已經是一種潮流了,其實很早在國外就盛行,但國內大部分人還是選擇銀行儲蓄,不願意接觸新生理財產品,那麼就讓我們來對比下在國外幾個大國中,他們的居民都如何規劃個人投資理財的。

美國:大人重房產股市,小孩強調自強自立

美國人作為世界強國之一,他們有著天生的“英雄主義”情節,從他們喜歡上映的電影主題就看的出來,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充滿了冒險精神。而談到理財,雖說方式多種多樣,但股票和房產卻永遠是他們的主要選擇。他們熱衷於長期投資,高收益與高風險對於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也許財富對他們來說並不是唯一的目標,畢竟一無所有的他們還有政策的福利。

美國父母在給孩子的傳授理財經驗的時候,他們非常強調自立、勤奮與金錢的關係,他們有句口頭禪:" 要花錢打工去!" 鼓勵孩子打工是教會孩子處理財務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看出美國人在理財方面就是喜歡“刺激”,玩的就是心跳啊,熱衷股票和炒房,而且喜歡穩定的長期投資,高風險對於他們而言非常習慣。有點佩服這樣的理財方式的,真的是很驚險啊,心臟不好的朋友不要嘗試。

日本:大人保守投資,小孩勤儉持家

島嶼上的國家似乎天生就缺乏安全感或者說是充滿了危機感,在規劃個人投資理財上也是。大多數的日本家庭目前仍以儲蓄為主,其次就是投資國債,其他理財工具用得比較少。普通家庭很少投資房地產,但購買保險的支出很多,在他們的總收入中,大概稅收佔10%,保險佔10%。

日本家長通常會鼓勵孩子們利用課餘或節假日到外面打工賺自己的零花錢,在培養孩子計劃消費方面,有的家長在給孩子買東西時會提前告訴孩子:你看,這個東西今天只能買一個,想要下一個,必須等到下個月的今天。日本家長還會要求孩子準備一本賬本,用於記錄每個月零花錢收支情況。

英國:大人講究專業理財,小孩提倡精打細算

英國人大多富有一種優雅孤傲的特質,喜歡獨居又酷愛自由。也許是不願意被理財牽扯更多精力更追求生活的質量,也許是為了享受更加專業、定製化的理財計劃,他們喜歡高薪聘用理財師,即使是高收入的理財家,也要為自己的家庭打造“私人訂製”的理財方案。

對於孩子的理財教育,他們更倡導精打細算。不僅從幼兒階段就開始了對孩子的理財教育,更是分階段的內容化教育,並教他們學會為自己制定財務預算和儲蓄計劃。有三分之一的英國兒童將他們的零用錢和打工收入,存入銀行和儲蓄借貸的金融機構,這才真是從娃娃抓起啊。

英國大概就是“貴族式”理財了,自己不懂乾脆就讓專業的來。錢可以不多但是不能浪費時間、不能不專業是他們的理念。

中國:大人多元化投資組合,小孩理財教育短缺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家庭財富總值位列世界第二的經濟強國,中國家庭的理財觀念越來越強,他們擅長多元化的投資組合,除了主流的銀行理財產品、定期存款和儲蓄國債外,他們能夠更多地使用基金定投、黃金投資、股市、房地產等渠道儲備資金。

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愛琢磨的人,而對於孩子的理財教育方面,中國家庭相對比較欠缺。中國父母對孩子的理財教育需要一個具體的時間規劃和目標要求,而不是抱著順其自然的態度。

中國人的確比較喜歡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存錢股票基金P2P各個來一套,但實際上真正懂得怎麼玩,怎麼規劃的人還是少數,大部分都是各個領域接觸一下,賺不賺的全憑撞大運。所以真正要理好財還是要有規劃的分佈這些理財產品,不然一個籃子裡雞蛋太少了也不會有什麼實際性的大收益。在理財教育方面就更應該從小培養了,這是我們國內非常缺少的理念,總覺得沒錢、年紀小就不需要規劃個人投資理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