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說》總導演:童年的記憶、真實的表達才是治癒系美好

“已不是少年,仍想站上勇氣臺,像少年一樣勇敢說。”在明星們蜂擁的熒屏裡,湖南衛視《少年說》已然成為今年夏天最熱的綜藝節目。

《少年說》總導演:童年的記憶、真實的表達才是治癒系美好

話題從有點敏感的“媽媽不要總拿別人的孩子做比較”到“高三女生感謝暖心男同桌”,呈現了成長歲月裡的迷惘、小疼痛和小美好,質樸情感有了治癒力。

作為參與過“超女”、“快男”、《夏日甜心》等青春節目的老司機,櫻桃君獨家專訪到了《少年說》的總(好)導(基)演(友)孔曉一,一起來說說這個節目的幕後故事。

《少年說》總導演:童年的記憶、真實的表達才是治癒系美好

勇氣的力量!站上勇氣臺有如酒後吐真言

大人只看利弊,小孩才講真話。聽到少兒年站在天台,大聲喊出自己的夢想、對親情的感恩、分享友情的小美好時,才恍然體會到,我們竭盡力氣追求的所謂的成功,都抵不過這些平凡生活中的小美好。

《少年說》總導演:童年的記憶、真實的表達才是治癒系美好

《少年說》總導演:童年的記憶、真實的表達才是治癒系美好

這對有愛的父女,爸爸半夜拉閨女起來陪伴看球賽,吃宵夜,還經常跟閨女聊人生、聊愛情,難怪閨女說爸爸把自己當兄弟,吐槽“不要半夜起來聊天了,因為我還在長身體。”吐槽中透著幸福。

《少年說》總導演:童年的記憶、真實的表達才是治癒系美好

爸爸回覆說:你又是我的朋友,又是我的兄弟。“朋友式的父女關係令人羨慕。

《少年說》總導演:童年的記憶、真實的表達才是治癒系美好

櫻桃君:什麼契機想到做這麼一檔節目?

孔曉一:青少年成長的核心問題之一就是與父母與老師的溝通,我和我父輩這兩代都是不善於面對面溝通和表達情緒的,但是00後、90後這一批孩子是渴望溝通的,彈幕就是最好的例子,那是屬於他們的表達方式之一。所以做一檔讓青少年勇敢表達的節目能幫助所有的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有一個宣洩的出口,同時也是父母老師和他們自己瞭解他們的途徑。這就是我們製作這檔節目的初衷。

櫻桃君:為什麼會以站在大聲喊話這種形式?

孔曉一:“喊話”的靈感來自於我自己第一次面對幾百人的演講,我很害怕當著很多人的面說話,那種內心的恐懼和掙扎,以及戰勝自己站上舞臺後的從容淡定讓我記憶深刻。其實每個人內心都渴望一座勇氣臺,當你站上去勇敢喊出第一句話的時候,你會發現所有的事情都能解決,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們每個人害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自己的內心。勇氣臺如果要打比方,他像是成年人的一杯酒,喝下之後微醺壯膽,很多憋了很久的話才能有膽子說出來,就是酒後吐真言嘛,這就是真實的力量。五米的臺子很有儀式感,學生站在上面,有一種山高人為峰的自信。但我更真切的希望,勇氣臺不只是存在於我們的節目裡,更希望生活中處處都有屬於少年們自己的勇氣臺。

櫻桃君:在明星真人秀當道的綜藝環境下,做這檔純素人的節目有壓力嗎?

孔曉一:並沒有。湖南衛視一直以來都有很多操作素人節目的經驗。像《變形記》等等。只要節目做得夠真誠總是能吸引到觀眾和網友的。真誠是能夠快速溝通的一座橋樑。適用於任何方面。

《少年說》總導演:童年的記憶、真實的表達才是治癒系美好

“治癒”大環境下的小美好

當下快進式的生活節奏,讓裹挾前行的我們很少有時間去傾聽內心的呼聲,甚至忘記了自己的初心。走治癒路線的慢綜藝恰好契合了都市快節奏的軟肋,如果說《嚮往的生活》讓我們開始思考我們嚮往的生活是什麼,不是我們追逐的大房子,名牌包包,而是家人一起、亦或是三五好友,一日三餐。《親愛的客棧》讓生活“慢下來”,原來成功並不是比誰最先跑到頂峰,而是和最愛的人一起享受最平凡的流年,所謂有愛有娃,人生贏家。《少年說》之所以好玩是讓人看到了初心。

孩子很多時候比大人更懂愛!夢想當設計師的女孩,希望幫媽媽實現當模特的夢想。

《少年說》總導演:童年的記憶、真實的表達才是治癒系美好

對媽媽來說,無論你是成為之名設計師,還是像小草一樣的普通人,你都是媽媽最滿意的作品。emmmm~超級催淚!

《少年說》總導演:童年的記憶、真實的表達才是治癒系美好

來自重組家庭的女孩對繼父勇敢告白:“爸爸,我愛你!”,臺下爸爸媽媽和姐姐都來給女孩加油,一家人在一起的溫馨畫面,超級暖心,世間所有的美好也比不上一家人平凡卻有愛的日常。

《少年說》總導演:童年的記憶、真實的表達才是治癒系美好

《少年說》總導演:童年的記憶、真實的表達才是治癒系美好

《少年說》總導演:童年的記憶、真實的表達才是治癒系美好

櫻桃君:聽了這麼多故事最受觸動的是?

孔曉一:聽到故事以後,我們所有的人都是感同身受。原來,印象中已經遠去的童年記憶,一下子都被他們給勾起來了。大家經常邊錄的時候,邊說:“對對對,以前我小時候也是這樣的。”

櫻桃君:《少年說》從近期眾多綜藝節目中脫穎而出,你覺得是什麼原因?

孔曉一:現代人生活壓力較大,快節奏的工作、生活和學習,升學買房、求職等等都是不那麼容易或者簡單的事情。所以我們臺許多節目比如說《嚮往的生活》、《親愛的客棧》這樣溫暖治癒系的節目就特別受觀眾歡迎。而《少年說》的“治癒”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凸顯出自己小而美好、純真又萌萌噠的特性。

櫻桃君:印象深刻的故事有哪些?

孔曉一:明德中學的謝玲,她的那個故事就讓我很受觸動。這種豆蔻年華的女孩子,想必大不部分家庭都會從小就教育,不要跟陌生人說話啊!不要接受陌生人給你的任何東西等等等等。但是她上到“勇氣臺”上的表白卻是“謝謝你陌生人”。原來她的媽媽得了很嚴重的病,全靠一個陌生人捐出了腎臟才能得以延續生命。這個孩子是十來歲的初中生,正是對未來、對社會產生警惕、期待和未知的年紀。但是她能夠將這份來自陌生人的幫助,轉化為自己的正能量,然後以此為榜樣,立下傳遞愛、傳播正能量的誓言。我覺得這很了不起。

《少年說》總導演:童年的記憶、真實的表達才是治癒系美好

還有平江思源學校的一個孩子曾筆順。從我們這一代的童年開始,所有孩子的夢想都很遠大,什麼科學家、宇航員等等等等,但是這個孩子一臉嚴肅的上到了“勇氣臺”上,大聲說出的夢想讓所有人大跌眼鏡。他說他長大了想學習開挖機。原因是他的爸爸花光積蓄買了一臺挖機養家,但自己又不會開,還要僱人來開。這挖機的背後承載著的是,這個孩子對父親的愛呀,他用他的未來、用他的夢想來回報父母給他的愛。

《少年說》總導演:童年的記憶、真實的表達才是治癒系美好

印象比較深刻的話題還有“二孩話題”,有的孩子哭訴家裡有了妹妹之後,父母對自己的關注少了,但有的孩子告訴父母,自己比弟弟多了12年的愛,所以自己會幫助父母一起好好照顧這個家。還有的孩子說不想讓媽媽再疼一次。我覺得在這個時代是值得有二孩的家庭深思的。

《少年說》總導演:童年的記憶、真實的表達才是治癒系美好

女孩說:因為二寶的到來,可以成為夢想中的姐姐。

《少年說》總導演:童年的記憶、真實的表達才是治癒系美好

印象比較深的故事很多很多。比如說被爺爺起名“印度”,妹妹起名“印妮”,爸爸被起名“印山洪”的那一家人。當時真是笑抽了。也想到小時候,班上也有個同學名字很搞笑。

《少年說》總導演:童年的記憶、真實的表達才是治癒系美好

《少年說》總導演:童年的記憶、真實的表達才是治癒系美好

有質疑很正常 開拍之前曾設心願屋

在少年們的眼裡,親情、友情、夢想都那麼純碎,捫心自問一下,我們還能像個孩子一樣真實和勇敢嗎?如果給你一個勇氣臺,你敢說出你想說的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勇氣臺。總導演孔曉一透露,節目錄制之前花了三個月時間做調研,取樣了5000份問卷,和2000多箇中小學少年當面聊天,發現他們都特別渴望表達。

《少年說》總導演:童年的記憶、真實的表達才是治癒系美好

櫻桃君:一共在全國多少學校錄了素材?

孔曉一:我們找了全國東南西北中12所學校,力求在不同城市,不同地域,不同教育背景下找到少年表達與話題的差異性,多樣態的展現現在00後的夢想,煩惱,訴求和觀點表達。有百年校訓傳承的公立學校,有雙語教學的國際化學校,有留守兒童居多的愛心學校,也有致力於發展學生專長的藝術學校。

櫻桃君:有觀眾說天台喊話少年的臺詞都由編劇寫好的?

孔曉一:在拍攝之前,我們會在學校設立“心願屋”,心願屋裡沒有編導沒有老師,孩子們可以隨時隨意進入這個秘密空間,說出心底最想說的話。然後我們再從其中進行選擇。

《少年說》總導演:童年的記憶、真實的表達才是治癒系美好

櫻桃君:因為都是沒有鏡頭經驗的學生,錄製壓力大嗎?

孔曉一:每次錄製也就是一、兩天,不會佔用孩子們太多的時間。因為孩子們比我們大人想象中更加勇敢。不需要太多的預備時間。但是很可惜,因為時長的原因,還有很多孩子的喊話我們都沒能用。

《少年說》總導演:童年的記憶、真實的表達才是治癒系美好

櫻桃君:有些觀眾看了節目也會說,覺得中國少年們的壓力很大,要努力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孔曉一:其實我發現節目中,包括我們自己曾經經歷的青少年期間。大部分父母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只是表達方式不同。讓孩子們很不理解。像第一期節目裡明德中學的袁景頤就覺得媽媽總是拿自己跟別人家孩子比很委屈。其實做家長的也只是希望孩子能夠更加端正學習態度,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但如果媽媽的表達方式稍微柔和一點,也許孩子就能好受一點。但是節目中大部分孩子傳播的還是積極、陽光、正能量的一面,甚至可以說是可愛至極。

《少年說》總導演:童年的記憶、真實的表達才是治癒系美好

櫻桃君:節目備受好評的同時,也有一些質疑的聲音,你怎麼看待外界的質疑?

孔曉一:有質疑很正常,但現在更多的是對這個節目的讚揚。

《少年說》總導演:童年的記憶、真實的表達才是治癒系美好


《少年說》總導演:童年的記憶、真實的表達才是治癒系美好

熟悉我們的朋友應該知道,偶們對於《少年說》這個節目的內容真的是有片啊的,青春就像一個美好的小富礦,在都市中庸庸碌碌的我們透過他們看到初心,父母看到孩子們真實的想法後去成為更好的父母,老師聽到學生的呼聲去成為更好的老師,甚至文藝工作者瞭解了最真實的少年聲之後,去成就更好的作品……

許多時候,有人會質疑這種類似的節目在放大孩子們的代溝,其實這些矛盾我們都有,有一個渠道去說出來,就多一個機會得到解決。這或許才是青春的止疼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