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中部战区空军探索战场军民融合军需保障模式

部队|中部战区空军探索战场军民融合军需保障模式

如何以国防军工企业的技术积累和资源优势促进民企快速发展,借民企更高的市场敏感性和更灵活的管理体制倒逼国防军工体系变革,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综合效应,催生“军中有民、民中有军”军民深度融合新格局,已经成为亟待国防军工企业研究解决的重大历史性课题。航空电子国防军工企业务要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为引领,突出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提前筹划绘蓝图,主动作为求突破,积极探索见实效。

正在野外驻训的中部战区空军某部战士吴学康和梁龙没想到,在道路遭“敌”破坏的情况下,地方食品公司的热食快餐竟通过物流公司的无人机,“飞”到了战场一线。

盛夏时节,华山脚下。中部战区空军组织开展军民融合军需保障模式探索性演练。

下午3点,地方某食品公司专线值班电话骤然响起:“根据前线要求,急需你公司筹措200人7日份副食半成品。”

该公司立即启动《专项饮食保障应急方案》,按应急保障流程,生鲜肉制品生产线、净菜加工生产线、熟食制品生产线同步展开副食半成品加工。

与此同时,地方物流公司的冷藏快递车疾驰而至。副食半成品整箱装入冷藏车柜后,被快速运输和配送到指定地点。部队主食加工车、炊事挂车、野战给养器材单元等装备迅速展开半成品加工,其他剩余物资被卸载到部队冷藏设备中储存。

记者注意到,地方某公司研制的一款无火化烹饪装备,在无火、无光、无电、无燃气、无煤柴的情况下,只需在锅底夹层放入一个燃料包后注入适量水,就可以加工制作热食,降低了战时暴露目标的风险。

200份热食加工完毕很快送到一线,官兵领取快餐后分散隐蔽就餐。就餐结束,保障人员立即回收掩埋快餐盒。这些快餐盒以天然小麦秸秆、竹子等为原料制作而成,绿色环保可降解,能满足快速清痕的战场要求。

“我前出小分队携带的单兵食品已消耗完毕,部分被装需更换补充!”部队指挥所又一次传来战场态势通报。

此时,前送补给的道路已被“敌”破坏,物资无法通过公路送达。怎么办?

“动用地方无人机定点投送。”军地保障人员从军需物资收储帐篷中取出单兵食品套餐和替换被装,快速打包装入两架随时待命的无人机。

“起飞!”记者通过实时回传视频看到,两架无人机在远程操控下,飞越被毁道路和桥梁、穿过山地,精准地将热食快餐和替换被装定点投送到目标地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