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電商運營的理解是怎麼樣呢?

電商公司中有很多崗位和部門,比如採購部、市場部、客服部、財務部,只要聽一下名字你就基本上知道這個部門是幹啥的了。唯獨運營部很難用一句話解釋,很多面試考官也會問個變態的問題,你是如何理解運營的,回答不好很容易掉坑裡,當然我也問過這個坑爹的問題,其實在我每次問面試者這個問題的時候,心中都在暗喜,嘿嘿,我看你怎麼回答,一副看熱鬧不怕事大的感覺。為什麼我會有這種心態呢,因為這個問題實在太開放了,不同的人給出的答案都不一樣,不同層級的運營給出的答案也不一樣,而且最悲催的是大家對這個答案很難達成一致,如果不信你可以和你周邊乾電商的小夥伴討論一下看看。

你對電商運營的理解是怎麼樣呢?

也正是因為這個問題太開放了,所以能夠通過這個問題看到面試者對運營的理解程度。包括我自己,其實也很難說清楚電商運營是幹啥的。尤其是一個外行的人問到這個問題,怎麼回答,說的再多都感覺表達不清楚,都感覺特別無力,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感覺。“技術改變世界”“產品改變世界”這種說法經常有,唯獨沒聽過“運營改變世界”的說法,再加上很多人無法準確的理解運營的工作,造成外人對電商運營崗位其實有很多的誤解,甚至電商運營的從業者可能都會有很多誤解。在此,我簡單的說一說人們(包括電商運營的從業者)對電商運營的幾個誤解。

誤解一:運營就是打雜的

你對電商運營的理解是怎麼樣呢?

其實很多從事電商運營的小夥伴也會根深蒂固的覺得運營就是個打雜的,如果單從外在的表現來看,這句話是沒錯的,大部分的從業人員還都是執行層,對運營的體會更多的是繁雜。如果你是一名正在從事電商的運營人員,千萬不能認為運營就是打雜的,你需要在打雜的過程中獲得經驗,獲得能力,獲得知識體系。你只有時時思考,多練習、多實踐、多總結才能具備“華山論劍”的資格。否則就算工作很多年,也只能是渾渾噩噩。尤其是那種明明對運營不夠了卻還堅持出來班門弄斧的做法更加不可取。這部分建議讀一下我之前寫的文章“運營中的你為什麼始終只能打雜”。

誤解二:電商運營不需要了解產品

電商運營不同於其他的互聯網運營,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網站架構基本上已經非常成熟,無論是前端還是後端的產品都非常成熟,人才也較多。再加上天貓和京東兩大平臺提供了電商運營的基礎,你只需要有貨源,有一家註冊的公司便可以在平臺上開店,運營人員無需瞭解產品邏輯。

但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崛起,很多行業都進入了產品時代,側面的驗證了“產品改變世界”這句話。尤其是這兩年的拼多多、小程序電商等移動電商的崛起,要求運營人員不僅需要懂零售,也需要去了解產品邏輯,用戶越來越注重產品體驗,你的產品做得不好,即便運營強度再大,也無濟於事。所以你必須重視產品,把產品體驗做得足夠好,真正把握用戶的需求才能留住用戶。現在這個時代,“強姦用戶”的思維已經淘汰了,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互聯網一代、二代的成功者,現在很少出現在這個舞臺上的原因。

誤解三:運營這項工作誰都可以做

運營的工作門檻確實比較低,不像技術的崗位,必須要有一定的技術知識才可以從事,運營不一樣,產品上架,調個價格啥的,踏實一點的讀過書的都能幹。但想要做好它其實是相當難的,沒有一定的功力還是不夠的。電商運營的產出是銷售業績,也是整個公司最核心的指標,沒有業績什麼都是扯淡。所以運營需要和公司裡幾乎所有的部門打交道,公司裡涉及到的所有的繁瑣事項都會達到運營部。再如第一點所說,運營的工作表現上確實是個打雜的活,但要想把所有打雜的活有條不紊的搞定,並且每個環節不出漏洞,保質保量的完成是相當不容易的。一個好的運營,是需要具備一定的運營氣質的。在面試一個人時,其實就可以感受到這一點。

做事認真、踏實務實、接地氣、重視細節、耐性和任性好、逆商夠高、執行力強、思維靈活等,這些都是一個好運營必備的素質。這是骨子裡面的東西,一般情況下後天是很難培養出來的。運營就像帶兵打仗一樣,繁瑣的事情極其繁多,有著操不完的心。不過當你過了打雜這個階段之後,作為一名將領的時候,你就能夠體會到運營的魅力了,排兵佈陣,決勝於千里之外是個非常爽的感覺。

誤解四:運營就是背黑鍋的

你對電商運營的理解是怎麼樣呢?

電商運營不同於互聯網其他行業的運營,電商運營有相對比較清晰的指標,就是銷售額,這是最核心的,對於公司來說也是最重要的。外加運營這個東東沒有明確的邊界,只要不是別的部門的職責,就都是我們運營的。網站上一個活動價格錯了、文描錯了、業績降了、新客降、老客戶活躍度降了、倉庫東西賣不出去了、超賣了、顧客體驗不好了、物流發慢了,但凡能想到的基本上都跟電商運營有關係,一旦哪個環節有問題,第一時間找到的就是運營的小夥伴,基本上需要全天24小時待命,所以說做一名電商運營韌性和逆商是很重要的。運營就是背黑鍋的,這句話對也不對,因為這個活確實是運營的,運營在電商公司實在是太重要了,不存在背黑鍋的說法,因為這個鍋本來就是運營的,為了體會一下排兵佈陣,決勝於千里之外的感覺,想開點把。

誤解五:運營可以適當的抱怨

你對電商運營的理解是怎麼樣呢?

在實際工作中,很多同事會跟我抱怨沒有流量,沒有市場費,價格優勢不夠,什麼都沒有怎麼做業績嘛。但我要反問一句,啥都有了還用你做麼?作為一名運營,只有在各種不利的情況下,還能做出東西,甚至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還能做出優秀的業績,這是作為一名優秀運營所應當堅持的原則。說的通俗一點就是,你一定要有成本意識,即給你1000元的經費,你能做出和給你100萬元經費同樣的效果。當遇到問題的時候,腦海中的第一個感覺一定是如何解決問題,如何在現有的情況下更好的處理這個問題,更好的做出業績來。作為一名電商運營,在和你上司對話的時候,永遠只有解決方案,不要一味的只是抱怨。

並不是說運營不可以抱怨,而是說就算你說到口乾舌燥,該完成的工作也照樣必須完成。領導不會讓你牽著走的,否則人家憑什麼領導你,能成為你領導的肯定都有一定的本事。對於你來說,永遠只有兩條路,要麼忍,要麼走。

誤解六:運營中有大神

最近接觸了很多讀者,發現大家存在一個誤區,就是運營中有大神,好像大神給你支兩招你就能夠把店鋪做好了,把電商做好了。不存在所謂的大神,也不存在告訴你個方法就能夠把電商做好了。電商運營中硬實力的差距只有兩個,一個是專業性,是否足夠專業,另外一個是否有足夠的資源。也就是說大家眼中的大神之所以被大家奉為大神,是因為他比你專業,但請相信我,電商中的很多問題不是一個專業就能夠搞定的。且專業性是怎麼練就的,一個是本身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所從事的工作能夠保證他的專業性,所帶的電商公司規模能夠撐起他的專業性。所以當你在請教某個大神的時候,很有可能你們兩個人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講話。另外一種情況就是資源超強,對一般的電商運營來說,完全是降維打擊,大家已經不在一個維度上了。

我不是否認請教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價值,我想說的是不要神話一個人,請教得來的一定是建議,最終自己一定要有分析能力。所以說我一直建議的是,作為一名電商運營人員,你身邊的朋友一定是多層次的,有做執行層的、有做中層管理的、有做高層管理的、有做小老闆的、不同的人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

就好像大家問我一個淘寶店怎麼做,我只能說,我啥都不會。這個時候你還不如問一個剛畢業沒幾年的小孩,在這個階段,也許這個小孩給你的建議比我給你的建議要有用得多。

誤解七:運營可以速成

關於這點,我只能抱歉的告訴你:運營真的不能速成,真正優秀的運營人員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於摸索。正是因為電商運營太過繁雜,需要長時間的吃透所有環節,並不斷的總結,從而成為系統化的知識體系,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更多的是軟能力,一句話,叫做搞定事情的能力。運營能夠幫助一個人練就平和的心態,你可以用在這個過程裡磨鍊出的特質看待世界,看待人生。希望大家能夠成為一個出色的運營,你現在積累了多少,將決定你未來能站在一個多高的高度,所以,一定要好好磨鍊,不要偷懶

誤解八:運營只是天貓、京東

天貓、京東基本上涵蓋了大部分的電商從業人員,用心研究天貓、京東本身並沒有錯,但如果把運營只看作是對天貓、京東的研究,那就太狹隘了,真正的一個操盤手是不受平臺渠道限制的。延伸一句,電商也不止是直通車、鑽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