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劃分爲4區13縣的4線城市,自古有「口蘑之鄉」之稱

河北省劃分為4區13縣的4線城市,自古有“口蘑之鄉”之稱

河北省劃分為4區13縣的4線城市,自古有“口蘑之鄉”之稱

河北省劃分為4區13縣的4線城市,自古有“口蘑之鄉”之稱

河北省下轄地級市,又稱“張垣”“武城”,位於河北省西北部,是冀西北地區的中心城市,連接京津、溝通晉蒙的交通樞紐。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守備張珍在北城牆開一小門,曰“小北門”,因門小如口,又由張珍開築,所以稱“張家口”。

河北省劃分為4區13縣的4線城市,自古有“口蘑之鄉”之稱

距今200萬年前古人類就在此繁衍生息。5000年前,黃帝、炎帝、蚩尤“邑於涿鹿之阿”,合符釜山,開啟了中華文明之先河。這裡是現行長城最多的地區,素有“長城博物館”的美稱。崇禮、赤城是華北地區最大的天然滑雪場,被譽為東方達沃斯。

河北省劃分為4區13縣的4線城市,自古有“口蘑之鄉”之稱

2015年7月31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宣佈北京攜手河北省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

2016年9月,張家口市入選“中國地級市民生髮展100強”之一。2016年11月,張家口市被國家旅遊局評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河北省劃分為4區13縣的4線城市,自古有“口蘑之鄉”之稱

河北省劃分為4區13縣的4線城市,自古有“口蘑之鄉”之稱

2017年6月28日,張家口市被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授予“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稱號。

歷史沿革

張家口市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末期,

河北省劃分為4區13縣的4線城市,自古有“口蘑之鄉”之稱

張家口市

黃帝部落聯盟“與蚩尤戰於涿野之郡”,而“邑涿鹿之阿”(建都於今涿鹿縣礬山鎮古城附近的“黃帝城”),開創了中華文明史。此後張家口歷來為漢與少數民族雜居地,各民族政權更替頻繁。春秋戰國時北為匈奴與東胡居住地,南部分屬燕國、代國。秦時南部改屬代郡、北部屬上谷郡。漢時大部分屬幽州地界,小部分屬烏桓、匈奴、鮮卑。隋時東為涿郡,西屬雁門郡。唐時北屬突厥地,桑乾都督府,南多屬河北道媯州、新州,少屬河東道蔚州。北宋時全市皆屬遼之西京道。南宋時皆屬金之西京路。元全市皆屬中書省。明全市除蔚縣一帶屬於山西大同府外,其它皆屬京師(治順天府,今北京市)。清時北屬口北三廳(多倫諾爾廳、獨石口廳、張家口廳),南屬宣化府(治今宣化)。民國二年(1913年)屬直隸省察哈爾特別區興和道和口北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設察哈爾省,張家口為省會。抗日戰爭時期,全市多個縣成立抗日民主政府,直到抗日戰爭勝利後,重設察哈爾省建制。

河北省劃分為4區13縣的4線城市,自古有“口蘑之鄉”之稱

河北省劃分為4區13縣的4線城市,自古有“口蘑之鄉”之稱

1952年11月察哈爾省建制撤銷,察南、察北兩專區合併後稱張家口專區,劃歸河北省,張家口市為專區治所,張家口、宣化兩市劃屬河北省。1958年5月張家口市改屬張家口專區。1959年5月撤銷張家口專區, 所轄各縣劃歸張家口市。1961年5月復置張家口專區,張家口市及所屬各縣隸屬之。1967年12月,張家口專區改稱張家口地區,轄張家口市,縣屬不變。

1983年11月,張家口市改為河北省省轄市。至此,張家口市轄橋西區、橋東區、茶坊、宣化、下花園、龐家堡6個區和宣化縣。張家口地區轄:康保、沽源、張北、赤城、尚義、崇禮、懷安、萬全、陽原、蔚縣、涿鹿、懷來12縣。

河北省劃分為4區13縣的4線城市,自古有“口蘑之鄉”之稱

河北省劃分為4區13縣的4線城市,自古有“口蘑之鄉”之稱

河北省劃分為4區13縣的4線城市,自古有“口蘑之鄉”之稱

1989年12月,張家口市撤銷茶坊區、龐家堡區。1992年,經河北省政府批准,張家口市成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高新區”),1993年7月1日,張家口地、市合併,稱張家口市,實行市管縣體制[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