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供應商「終局」:采埃孚投資軟體建集成能力

汽車供應商“終局”:採埃孚投資軟件建集成能力

“在全球自動駕駛以及電驅動的趨勢的帶動下,採埃孚這樣的系統供應商的商機尤多。” 6月26日,採埃孚首席執行官沃夫翰寧·施艾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6月26日採埃孚科技日上,採埃孚重點展示了城市客車和物流運輸車的最新驅動技術、未來智能內飾與移動出行、智慧工廠、最後一公里的出行設想等。

6月25日,《2018年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榜》發佈,在這個榜單前五的排名中,德國博世、大陸、採埃孚佔據三個席位。在總榜單中,上榜企業以日系為最多,總共26家,其次是美國21家,德國18家,中國上榜企業為6家。

對比發現,中國大部分上榜企業是以內飾和電子為主營業務,缺少直接以發動機、底盤以及變速箱為強項的零部件巨頭。

今年初,羅蘭貝格發佈《2018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研究報告》稱,汽車行業將不可避免地迎來“終局”,但過渡期仍存在極高不確定性。在通往“終局”的道路上,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將面臨五大變革挑戰:增長停滯、重點技術加速變革、掌握軟件能力成為新興競爭環境下的必要條件、硬件通用化、通用型零部件供應商的估值水平面臨壓力。

採埃孚See-Think-Act科技路徑

羅蘭貝格的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汽車零部件行業整體營收會超過1.25萬億歐元,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於電驅系統、自動駕駛+駕駛輔助系統以及車聯網的迅猛發展。

由於得到主動和被動安全系統技術,以及自動駕駛技術的補充,採埃孚形成了廣泛的產品和技術組合,並在自動駕駛領域打下了基礎。

2017年,採埃孚研發支出為22億歐元,相比2016年增長約15%。在自動駕駛方面,採埃孚提出了“觀察、思考、行動”(See-Think-Act)的發展策略。

“觀察”是指探測技術的開發,包括像傳感器、攝像頭、雷達、激光雷達,能夠更好地探測交通狀況;“行動”是指汽車的執行器,例如制動系統以及轉向系統;“思考”指數據處理——通過使用智能化的電子控制單元來實現數據的處理、整合。

然而,過去,硬件供應商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系統集成商的角色,從外部購買軟件並直接與整車廠交互,但隨著軟件重要性的提高,硬件供應商面臨失去系統集成商的危機。

而如今,軟件企業有能力成為系統集成商、管理整車廠客戶端界面和從其他公司採購硬件。因此,傳統供應商已採取措施,向軟件投資並將建立集成能力,取代外部軟件供應商。

在採埃孚技術日上,採埃孚與初創公司e.GoMobile共同宣佈,其合資企業e.Go Moove將從2019年量產其合作的自動駕駛車輛e.Go Mover。

e.Go Mover是一種可擴展、可展開的小型巴士,用於人員以及貨物的運輸工,滿足未來城市交通的需求。作為合作伙伴,採埃孚為e.Go Mover裝備了電驅動系統、轉向系統、制動系統以及採埃孚中央控制器ProAI和傳感器,來實現自主駕駛功能。預計在未來五到七年內,e.Go Mover的需求將達到約100萬輛。

更值得關注的是,e.Go Mover正在中國著手尋找1-2家合資企業,預計4個月後會公佈最終結果。

這一舉措也被外界誤讀為採埃孚將參與造車環節。但事實上,施艾德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採埃孚不會製造汽車,將來也不會製造汽車。”

下一代的自動駕駛產品

當然,在自動駕駛領域,採埃孚核心技術為 ProAI。ProAI 則主要以英偉達的 Drive PX 平臺為定製核心,被官方稱為“中央控制器”。ProAI產品線的算力表現可以覆蓋 L2-L5級別自動駕駛,且其結構模塊也可根據 OEM的偏好來更換不同的2級供應商。

“在初期,我們預計自動駕駛活動更常見於公司內部場所、物流倉庫、港口或農業環境等比較不復雜的環境。該技術還有望在貨運物流和客運運輸中推廣,因為它可以降低運營成本,同時也有助於提高所有道路使用者的安全。作為乘用車、卡車、客車、輕型商用車、農業應用和建築機械的供應商,採埃孚處於最有利的位置,能夠在這些領域之間達成協同效應。”施艾德稱。

預計在今年9月的德國漢諾威商用車展覽會(IAA)上,採埃孚將展示其 ProAI超級計算機的更多應用案例以及廣泛的相關傳感器系統,這些系統可以幫助提高整個物流鏈的效率並節約成本。

自動駕駛之外,採埃孚確定的四大重點發展領域還包括:電驅動、集成式安全系統以及車輛運動控制。如在科技日上,採埃孚首發的兩項技術CeTrax lite 和 CeTrax mid 均是“即裝即用”的純電動汽車解決方案,前者適用於7.5 噸以下廂式貨車和輕型商用車,後者則適用於19噸以下中型商用車。

此外,採埃孚建立了物聯網雲,從而使系統之間實現網聯。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2016年採埃孚首次設立了首席數字官一職,擔任此職的Mamatha Chamarthi告訴記者:“採埃孚希望能夠從企業文化到產品服務全面數字化。除了在企業內部鼓勵員工提供最新的創意並進行孵化外,他們還在不斷與新興創業公司尋求合作。這個目的是為了擴展自身的生態體系,並將更多的服務和產品線統一到他們正在建立的IoT平臺之下。”

記者瞭解到,採埃孚正在利用區塊鏈技術來控制對雲數據的訪問。通過汽車電子錢包(Car eWallet)的鏈接,採埃孚的產品組合已經涵蓋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利用該電子錢包技術,車輛可自主支付高速公路通行費、停車費和充電費,並可收取汽車共享費、電力系統的能源供應費或交付服務費。

此外,在數字化方面,採埃孚還通過一款自動的、電動運輸車輛來提供包裹遞送服務。這款零排放的車輛能夠跟隨快遞員獨立地從一個送貨地點行駛至下一個送貨地點;快遞員則無需人工駕駛或泊車。

“通過掌控傳感器、控制單元和車輛運動控制的集成,我們佔據了強大的市場地位。採埃孚已根據自身的技術專長確定了四大重點發展領域:自主駕駛、電驅動、集成式安全系統以及車輛運動控制。”施艾德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