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足用好區位優勢這張「王牌」——「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報導之一

□河南日報記者欒姍

習近平總書記在剛剛召開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了新時代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實走深、行穩致遠,推動對外開放邁上新臺階。

當今世界,開放融通的大潮滾滾向前。大河之南的河南,自古就有“天地之中”的美譽,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交會區域,具有獨一無二的區位優勢。

打開中國地圖,以中國中部地理位置中心——河南鄭州為基點向外延展,2小時航空圈可以覆蓋約佔全國90%人口和95%GDP的廣大地區,6小時高鐵圈可覆蓋全國主要經濟區域。各方要素資源的交融匯聚,使河南的開放色彩越來越濃重;大開放帶來的大發展,又進一步強化了河南樞紐經濟的凝聚力、輻射力和帶動力。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河南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更高層次的互利和共贏,開放之路註定寬廣無垠,光明無限。

從中原腹地到開放前沿

不沿邊、不靠海、不臨江的內陸大省河南,如何擴大對外開放,高效配置國內資源,深度融入全球經濟?這是河南歷任領導不懈探索和求解的重大命題。

中原腹地、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區位優勢是河南最大的優勢。用足用好這一得天獨厚的優勢,將是河南經濟騰飛的關鍵所在。

一個地區要崛起,就必須順勢而為,在時代的潮流中擊楫奮進。

交通方式的演進,更讓區位優勢變成刺激區域飛速發展的重要因素,深刻影響著產業結構的佈局和區域城市的興衰。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說:“速度經濟時代,洋航運的優勢不再明顯,內陸地區具有與沿海地區同等的競爭力。”

當世界變得越來越平坦,航空運輸正在成為繼海運、河運、鐵路、公路之後的“第五衝擊波”,成為全球範圍內配置高端生產要素和促進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動力。

這同時也是擺在河南面前的重大歷史性發展機遇。河南牢牢將其掌握在自己手中。

2011年11月,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行。這是國內少有的圍繞機場建設的綜合保稅區。

2012年9月,鄭州市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項目啟動,鄭州成為全國唯一利用綜合保稅監管場所進行試點的城市。

這兩個重大項目的啟動,使鄭州機場在全國處於理念領先的地位,促使河南挖掘到速度經濟時代的“第一桶金”,改寫了我省在中國開放版圖上長期落後的歷史。

2013年3月7日,河南開啟連接世界經濟體的空中通道新時代——獲批全國首個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聯合包裹、俄羅斯空橋、法航、澳航等國際著名航空、物流企業競相與我省“空中握手”,直接推動了河南外貿的爆發式增長。2013年,河南外貿總量接近600億元,位居中部六省首位。

開放的閘門一旦打開,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國際國內要素就在中原大地上“風雲際會”,碰撞出極富創造力的火花。加之以“三區一群”為代表的國家戰略規劃和平臺交匯疊加,河南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空前強勁,成為中國中部一股令人振奮的發展力量。

今日之河南,和中國一樣,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經濟總量穩居全國第五、中西部首位,充分印證了開放是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河南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

三條“絲路”奏響河南強音

歷史總是以穿越時空的力量昭示著未來。

從古絲綢之路綿延千年到而今的“一帶一路”,中國商品要走出去,世界商品要走進來,首先要有便捷的物流通道。

“一帶一路”的大棋局上,河南用連天接地的務實思維,改革開放的勇氣智慧,充分發揮河南“中國十字路口”的區位優勢,下了一步漂亮的先手棋:打通連接世界經濟體的空中絲綢之路——開通鄭州至盧森堡的國際航空貨運航線;打通直達歐洲的陸上絲綢之路——開通鄭州至德國漢堡的國際鐵路貨運班列;打通買賣全球商品的網上絲綢之路——建設EWTO核心功能集聚區。

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指出,希望河南朝著“買全球、賣全球”的目標邁進,建成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多作貢獻。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盧森堡首相貝泰爾時強調,支持建設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

河南牢記總書記囑託,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將客觀存在的“區位”,打造成主觀存在的“樞紐”,以建設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為依託,打通聯接世界的三條“絲綢之路”,將中原腹地與世界連為一體,在雄渾高亢的“一帶一路”建設交響樂中奏響了河南強音。

鄭州至盧森堡的“空中絲綢之路”越飛越廣,盧森堡貨航執飛航班數量由最初的每週2班增加至每週18班,貨運量佔鄭州機場貨運量近30%,帶動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躋身全球50強。河南機場集團董事長李衛東說:“航空貨運的‘鄭州價格’在業內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已成為影響全國航空貨運市場的重要風向標。”

鄭州至德國漢堡的“陸上絲綢之路”越跑越快,中歐班列(鄭州)累計開行超過1000班,實現了每週“去程八班、回程八班”滿載往返運行,貨值、貨重等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全國中歐班列前列。德國鐵路辛克公司中國華中華北地區董事長卡爾·漢茲·安伯格說:“中歐班列(鄭州)使河南成為中國與歐洲貿易的十字路口。”

鄭州至全球的“網上絲綢之路”越來越便捷,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全國獨創的“1210”監管模式、“秒通關”通關模式、“海淘不用等、現場提貨走”銷售模式,實現每秒500萬單的海外通關效率,讓世界商品“一站到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說:“河南為中國E國際貿易貢獻了可資借鑑的方案。”

今年4月,在北京舉辦的外交部河南全球推介活動上,“新時代的河南誠邀天下英才,共享出彩機遇”——一個自信滿滿、生機勃發的河南形象鮮明生動。

敞開大門深度擁抱世界

實踐證明,河南緊緊抓住國家建設“一帶一路”的有利時機,把國家戰略部署、經濟發展規律和自身優勢有機結合,找準“樞紐”這一契合點,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突破,這條路子是非常正確的。未來河南要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這是河南立足自身優勢作出的戰略抉擇。

寫下了《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一書的英國曆史學家彼得·弗蘭科潘說:“絲綢之路曾經塑造了過去的世界,甚至塑造了當今的世界,也將塑造未來的世界。”

河南,秉承絲綢之路開放、開拓的精神,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

河南搶抓機遇、用好機遇,高水平引資、引技、引智,提供高質量發展動力。

“三二一”的產業發展格局,被世界公認是一種理想的經濟結構。河南緊緊抓住全球產業重新佈局的重大機遇,堅持製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加快發展高端製造、智能製造和綠色製造等先進製造業,大力發展金融、物流、教育和文化旅遊等現代服務業,注重引進先進技術、優秀人才、經營理念和管理經驗,提高引資、引技、引智的總體效益,帶動三次產業結構由“二三一”向“三二一”邁進。

河南揚長避短、揚長補短,高水平推進三條“絲路”建設,提供高質量發展支撐。

絲綢之路是“流淌著牛奶與蜂蜜的地方”。河南開闢更多聯通國際市場的通道,積極興建自由貿易港,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現代農業、裝備製造、人文交流等領域全方位交流合作,帶動裝備、技術、標準、服務積極走出去,加快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服務網絡,為“一帶一路”注入中原能量。

河南優化環境、簡政放權,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和發展環境,提供高質量發展保障。

營商環境既是競爭力又是生產力。河南做好簡政放權的“減法”、加強監管的“加法”和優化服務的“乘法”,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縱深推進“多證合一”改革,全面推行市場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加快網上審批改革,全面推進行政權力事項在線辦理,打造“一次辦妥”政務服務試點,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使廣大投資者在河南安心、舒心、放心、開心地創業興業。

在嵩山腳下,有8處歷史古蹟,被稱為“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冠以如此神聖的名稱,是因為在中國古老的宇宙觀中,中國是位居天地中央之國,而天地的中心在中原。

新時代,開放春潮浩浩蕩蕩,橫無際涯,盡顯“中”之優勢的中原正在以更寬廣的胸懷、更積極的姿態、更有力的舉措,投身到開放大潮當中,努力走出一條結構更優、效益更好、質量更高的發展之路,讓中原在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更加出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