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历史上的岳飞不听命令,执意北伐的话能灭了金国吗?为什么?

桅子花香


岳飞的此次北伐中原是在以金国毁约南侵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宋高宗并没有主动北伐中原,收复失地的打算,只是迫于金国再次南侵不得已摆出的一副架势。宋高宗向岳飞军中派去的“军前计事”李若虚对岳飞道:

“谕以面得上旨,兵不可轻动,宜且班师。”这说明宋高宗的北伐中原完全是虚张声势。但是岳飞认为时机已到,不同意班师退兵,一再向李若虚分析当前形势。李若虚冒着被撤职杀头的危险同意了岳飞的北伐计划。

战争开始后,岳家军进展神速,接连收复了今天的河南汝南,许昌,淮阳,郑州等地。距金兵指挥中心、北宋故都开封仅百余里。随后又攻下了洛阳,岳家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战果。

不过完颜兀术不甘心失败,精选一万五千名骑兵突袭岳家军的指挥中心郾城,双方从下午打到天黑方才分出胜负。金军被迫退兵。突袭郾城失败后,完颜兀术又集中三万人马进攻岳家军的前沿阵地颍昌府。当时驻守颍昌的岳家军也是三万人马。双方经过几十个回合的恶战,直到下午,金兵方在城内宋军的夹击下溃败而逃。宋军杀敌五千,俘敌二千、马三千,战果硕硕。这次战斗可谓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是自宋金交恶以来宋军第一次在平原上与金兵展开骑兵对骑兵的大战。金兵首次丧失了在骑兵作战方面的优势,完颜兀术不禁哀叹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此次岳飞抗旨北伐虽然取得了宋金交战以来前所未有的战果,而且在颍昌之战后,金兵士气低落,已无主动出击的能力。完颜兀术将部队收缩在开封城内做好了北撤的准备。除了岳家军的勇猛作战,还有北方群起响应的各路义军纷纷响应宋军击杀金人。若此时岳家军继续北上,收复北宋故都开封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但由于岳家军自北伐以来,连续进行战斗,而且多是恶战、硬战,虽都取胜,但伤亡必不可少,而且此次北伐的军队本来就数量不多,除了与敌人交战,还要分兵据守光复之地,这将大大影响岳家军的北伐进程。况且此时大多数参与作战的宋军都已遵从宋高宗的旨意悉数撤军,岳家军陷入了孤军作战的险境。何况金军虽然多次战败,但并未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主力尚在,仍保持着相当大的战斗力。岳飞在兵源不足、缺乏休整、没有配合的情况下继续北伐的话,虽然会对金军以重创,但宋军的损失也会在所难免。

因此个人认为,以岳家军有限的兵力继续北伐的话,收复开封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但想灭亡不论国力还是军力都处于全盛时期的金国,这个概率几乎为零!


历史的小学生


他本来就没有尊旨,1140年5月金国主力围攻顺昌,刘琦不足两万人防守顺昌,高宗命令岳飞支援顺昌,去对抗金主力,结果,岳飞抗旨与金主力背道而驰,跑中原地区“收复失地”,也就是说岳飞是趁金主力围攻顺昌,偷袭防守空虚“收复”了一些失地。6月12日,刘锜在顺昌击败金主力,岳家军于6月20日跑堰城附近摘桃子,不过很快就让金兀术手下韩常一万五千人马,7月8日先攻击堰城,后驻扎在堰城和颖昌之间的临颖。7月14日又进攻颖昌,打的岳飞狼狈不堪,杨再兴和王兰等六将也在小商河被全歼。岳飞无奈向刘锜求救,7月18日,刘锜来到金兵侧后,韩常撤军,岳家军取的“临颖大捷”,此时高宗命令张俊,杨沂中等进军准备和金决一死战。结果,岳飞不顾高宗就地防守的命令,于7月20日,匆匆撤军。

让金国兵不血刃占领河南全境。

七月十八日 岳家军在临颍击败金军。

高宗手谕……已令张俊自淮西,韩世忠自京东,择利并进。若虏势穷蹙,便当乘机殄灭,如奸谋诡计尚有包藏,谅卿亦能料敌,有以应之…… 高宗进一步调集兵力,旨在乘机殄灭金军。

七月二十日 岳飞撤军南归。

高宗手谕……卿且少驻近便得地利处,报杨沂中刘锜共同相度,如有机会可乘,约期并进。如且休止,以观敌釁,亦须声援相及。杨沂中已于今月二十五日起发,卿可照知……

高宗收到岳飞“措置班师”奏章,坚决反对,要他留下与诸将协同作战。岳飞未待皇上复诏,于七月二十日自行撤军。

七月二十七日 岳飞回到顺昌。 高宗手谕……今韩世忠在淮阳城下,杨沂中已往徐州,卿当且留京西,伺敌意向,为牵制之势。俟诸处同为进止,大计无虑,然后相见未晚也……

高宗未知岳飞撤军,要他留在京西牵制金军,不要急于觐见皇上。

从7月27日,高宗发给岳飞的手谕,可以看的清清楚楚,高宗根本就不知道岳飞逃跑了,还在调集兵马准备和金国决一死战,连中央御军杨沂中都调出去了。何来“十二道金牌”一说?那个李梦溪口谕,更是意淫出来的东西,高宗皇帝怎么可能,手谕让你就地防守,口谕,让你撤军?很明显编造谎言就是想掩盖岳飞私自撤军,丢失河南的罪行。

也就是说1140年6-7月,岳飞和金兵战斗的结果,不但没有“收复”一寸失地,反而是丢失河南全境。

在南宋地盘上,连韩常都打不过,去北伐就是去送人头。

当时的金国有四个军四十多万人,来进攻南宋的从来没超过四分之一。在南宋不适合金国骑兵的地形,岳飞连最弱的一万五都打不过,去到金国面对金四十多万主力,说以卵击石一点都不过份。

最重要的一点,从来没有任何人给岳飞下过命令,让岳飞不抗金,是岳飞自己逃跑的。


晓风2016


如果岳飞不听命令,执意北伐,是灭不了金国的,因为南宋1140年的北伐成功,是十数位南宋将领共同协作的成果。我们看一下当时南宋对金作战胜利的整体情况就知道了。

1139年,完颜宗弼(金兀术)诛杀了完颜昌等人,掌控了金国大权。第二年,即1140年,完颜宗弼背弃和南宋在之前签订的和议,兵分四路进攻南宋。

宋高宗得到消息后,做了周密的部署,同样兵分四路抗敌。

中路,刘锜率军北上开封,得知完颜宗弼主力已经占领开封南下,就地防守安徽境内的顺昌,并以少胜多,大破金军铁浮屠和拐子马,击败了完颜宗弼亲率的金军主力,取得了顺昌大捷。

西路,杨政、吴麟等数位南宋将领在川陕击败进攻的金军,收复了扶风等多地。

东路,韩世忠在江苏境内,击溃金军,取得淮阳大捷。

另外一路,张俊、刘光世、王德、杨沂中等将领也率军北上,在安徽、江苏等地击溃了多支南侵的金军,攻取了宿州、亳州等多地。

当时,岳飞接到的命令是协助刘锜防守顺昌,但是岳飞军还没有到达顺昌,就得知了刘锜已经大败完颜宗弼,取得了顺昌大捷。于是,在高宗要求就地驻防,待机撤回的情况下,岳飞没有听从高宗的谕令,率兵一路攻向开封。

岳飞军一路势如破竹,连续攻克了颖昌府(今河南许昌)、淮宁府(今河南淮阳)、郑州、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东),并在郾城击破金军的铁浮屠和拐子马,取得大捷。但在小商桥一战折损了大将杨再兴,之后进兵至朱仙镇,逼近开封城下。而所谓的朱仙镇大捷,越来越多的被认为是虚构的。

岳飞之所以能够顺利的逼近开封城下,是因为南宋数路军队已经击败了进攻的金军,而完颜宗弼也已被刘锜挫了锐气。如果只有岳飞军一支,能不能进攻到开封城下恐怕都成问题。即使突进到开封城下,完颜宗弼早调集其他路的金军进行支援了。这种情况下,岳飞军不要说“直捣黄龙”,打到上京(哈尔滨)了,能不能打到中都(北京)城下,都是个问题。

1141年,金军再次多路南下,南宋同样是数路齐出,分头迎击,才遏制住了金国的进攻,迫使金国进行和谈。


南宋的数十位将领是个集体,特别是其中的十余位主要将领。所以,不要把岳飞孤立了,也不要让岳飞抢其他将领的功劳,因为这种人是被大家普遍厌恶的。特别是在信息化的时代,国人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高,掌握的信息也越来越多,看待事情也越来越全面客观,如果还那么做,岳飞的光环只会越来越暗淡。


奕天读历史


很肯定的说,不仅灭不了金国。而且连长久征战下去都难。

岳飞想灭金,起码需要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师出有名;二是军饷充足;三是兵员补充要跟得上。但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出这三个条件他都不具备。所以灭金只能是个空想。


第一,师出无名。

岳飞之所以能名扬天下,天下人都支持他,是因为岳飞是奉朝廷之命,保家卫国,收复失地。所以名正言顺,加上他精忠报国的美名和赫赫战功,名声在外,威望极高,所以才能得到天下人支持的跟随。但是一旦他抗旨不尊,那就是佣兵谋反,犯上作乱,岳飞就是乱臣贼子,跟着他就是贼寇了。所以出兵性质就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难说还会有这么多人支持他和跟随他。



第二、军饷不继

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庞大的灭金部队必须有充足的粮草辎重给养。岳飞的军队是著名的“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才深得百姓欢迎和支持。所以才有让金人畏惧的战斗力,发出“憾山易,憾岳家军难”的哀叹。这支部队是不事生产的,平时作战主要靠朝廷拨款给养。一旦岳飞抗旨不尊,没了朝廷的军饷,岳家军只有打家劫舍,纵兵掳掠才能补给了。那岳家军就彻底成土匪了。到时候百姓痛恨,人人喊打,再加上官军围剿,岳家军自然就会土崩瓦解。




三、兵员不足

冷兵器的战争就是人的损耗。打仗就会减员。部队想有持久的战斗力就必须有充足的兵源补充。岳家军能逐渐壮大就是因为这支军队深得人心,它的威名令人向往,所以才会有人踊跃参军。一旦岳家军就像前面说的抗旨成了犯上作乱,烧杀掳掠的土匪,谁还会去参加岳飞的队伍。战争人员损耗如何补充?补充不足能占山为王就不错了,还怎么灭金?


朱铁平


不能,但是可以当一个割据军阀,但一旦当了割据军阀,日子并不怎么好过。

岳飞军事才华很强,可以说历史上也是超一流的,怎么算,都是中国古代名将。但岳飞的政治觉悟严重缺乏。执意北伐,首先粮草断供,即使可以解决粮草问题,岳飞已经攻下的城池,也需要管理、治理,如果岳飞前面攻下一座城,离开这座城之后宋朝接管,则岳飞军队粮草被断只剩孤军,毫无退路遇到攻坚战很容易一次就挂了。

所以,要灭金,必须有巩固的后方。但岳飞凭借自己的能力,攻城可以,但是攻城之后,管理城市需要大量的人员、幕僚。

而一个幕僚体系的培养可不是一朝一夕。许多草莽起家,以造反为目的的人,都是经过长年的征战,才确定了自己的幕僚体系。比如刘邦有萧何张良,朱元璋有刘伯温。赵匡胤本身就是承袭了后周的幕僚体系。这涉及城市管理、征税、安定民心、还有从金法到宋法的过渡,对政府信任的建立,这需要相当复杂的工作。

岳飞并不是以造反为目的起兵攻金,所以在起兵之前毫无准备。即并没有配套的幕僚集团。从金攻打下来的城池,原幕僚体系是金的,不知是否可信,建立信任需要时间。如果岳飞攻下后稳定在城中,进行根据地式的经营。那样可以生存一段时间,但是要灭金,以宋当时的操行,必然在岳飞主力离开后攻打岳飞的城市。两面夹攻,凶多吉少。

所以,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原梓番


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岳飞不听命令,执意北伐,别说灭金国,说他寸步难行都不为过。

首先,岳飞是以“忠孝”立身治军的,这就决定了他绝对不能在战场上抗命。这样一来是对皇帝权威的最大挑战,二来也将对手下的人的性命不负责——打赢了未必有好处,打败了就是罪加一等,这个责任,不是谁都担得起的。

其次,坚持打下去也不一定就能赢得了。要知道,岳飞在撤军之前,其他北伐军已经全部撤回了,只有岳家军还在北境。没有其他部队的配合,在面对势必举全国之力反击的金国军队,岳家军真的就能以一当十吗?未必。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粮草的问题。不管什么时候,赵构一直坚持军队的粮饷必须由他来提供,不把后勤的权力下放给将军,这等于死死地扼住了统兵大将的咽喉。如果不听指挥,立刻就可以断掉你的粮草供给,看你回不回来?当然,对于别的军队来说,也许还可以靠打草谷来填饱肚子。但是岳家军可是“饿死不抢粮,冻死不拆屋”的光荣传统,你要敢去抢百姓的粮食,那你就真的是彻底自绝于人民了。

所以,岳飞南撤,与其是说对赵构的愚忠,背后实在是有很深的无奈和悲戚。



青言论史


首先,民族英雄岳飞的核心价值观是“精忠报国",他绝对不会违背圣命,擅自行动的。历史己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假设岳飞当年真的不顾金牌调令,继续进攻己经大败的金军,是可能取胜的。至少,收复北宋失地是肯定的。能否直捣黄龙,只要天时地利人和条件具备,也有可能。理由

1,岳家军第四次北伐,歼灭了金兀术主力重装骑兵铁俘屠拐子马,击溃金军步兵,己兵抵伪齐都城汴梁城十五里,乘胜攻下汴梁城,这就意味着金国扶执的伪政权灭亡,故土收复。

2,在河南北部、河北金占区,号称有三四十万义军,打着岳家军的旗号,袭击金军。如岳家军主力继续北进,有这支有百姓支持的义军配合,胜利在握大增。

3,史料记载,被金先期占领的,辽等非女真民族的力量,也在观望。如岳家军北进,有叛金投宋的可能。

4,在高宗连发十二道金牌,调回岳家军后,收到岳家军大胜金军的捷报。高宗急令岳家军停撤,继续进攻金军。并令其它宋军配合。可惜岳家军已依令撒离了战场。这是史实。假设岳家军当年没撤,继续进攻。如果高宗不追究岳家军金字牌不撒军的责任,清除叛徒奸臣秦桧的干挠破坏,指挥宋军全力配合岳家军北伐,形成举国抗金北伐的局面,收复北宋失地,夺回燕云十六州是肯定的。顺利的话,直捣黄龙,经过努力也是可能的。

真能如此,高宗真就成了彪炳千秋的中兴明君,岳飞也避免了悲情中兴首将的命运。可惜,历史不是可以任人打扮时小姑娘。有大叛徒大奸臣秦桧的操弄破坏,昏君高宗的却儒多疑,民族英雄岳飞等著多忠臣良将的悲惨命运是必然的,弱宋和崖山宋灭的历史是必然的。


天之吉星


不会成功的!岳飞说:直抵黄龙,与诸君痛饮而!话说的相当霸气,显示出岳飞的英雄气概!但岳飞高估了自己!

黄龙府,位于今天吉林长春!中国从古至今从来没有北伐成功的!包括解放战争,都是从东北往南打的!有人说明朝灭元朝,不好意思,朱元璋只是把元顺帝打出了北京!元顺帝跑回到蒙古,依然当他的皇帝,只不过叫北元啦!而蒙古是大明终其一朝的敌人,要不然明朝皇帝也不能天下守国门啦!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岳飞率大军一路向北,黄河以北的土地经过多年战乱,几乎没什么收成,而且岳飞军队是冻死不拆房,饿死不掠抢的,一切给养都要从长江流域向北运输。这个补给线太长啦!很容易被截断,而且南宋也刚刚建立,没什么钱,宋高宗可以说是勒紧了裤腰带给岳飞凑军费那,说不上什么时候军费就断啦。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南方百姓对岳飞北伐的意见非常大,因为百姓们认为如果北伐成功,北方被收回,由于北方地区多年战争的洗礼,被破坏严重,这样朝廷自然要拨款援助,但朝廷没有钱,自然要对南方加重税赋,这就使南方百姓生活负担加重,所以南方百姓对北伐是反对的,这要是给百姓逼急了可就起义啦,。别忘啦岳飞刚平灭杨幺起义没几年!


岳飞的军队与金国军队究竟鹿死谁手?可以断定岳飞是失败方,过拉黄河就是广袤的华北大平原,岳飞是没有骑兵的,平原作战步兵对骑兵,而且步兵还是进攻方!这种战争打赢的可能性太小啦!而且从南往北打越打越冷,岳飞的军队都是南方士兵,如果你想象不出来结果,你看看700年后的太平天国北伐的失败就知道啦!所以岳飞如果真要北伐,我相信他的名声也不能有现在这么大啦!!


劉魧檙


他本来就没听命令!以拥兵自立为主。保存实力。金军也不敢南进。宋朝皇帝害怕养虎为患。黄袍加身可是赵家皇帝最忌讳的事。而岳飞没有最好的机会来黄袍加身。只能等待。结果没斗过赵构~杀。


石蓮開


从军事上看,君主与将相不和的战争,是兵家大忌。兵者国之重器,生死存亡之事,如果上下猜忌,一场窝囊的战争后,国家恐将不保。

岳飞如执意北伐的后果很严重,首先,战争表面上拼士气和技战术,其实拼的是战争物资的消耗。古代战争中双方技战术不可能出现一边倒的压倒局面。而且,岳飞远离自己的大本营、大后方,势必形成孤军深入之势,反之,金军以逸待劳,胜券在握,因此军事局面不利于岳飞。

将在外如明显违抗军令,在军需上难以获得来自朝廷的援助,而且带着谋逆之罪,其他将领如不及时制止,将以共罪论处,此时的岳飞处在可能被部将谋杀的境地。

如果与金军作战胜利回师,皇帝也会将其问罪,轻则革职,重则杀头。

所以,无论从哪方面看,岳飞都是凶多吉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