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双轨制、三轨制 对1.1亿农村老人基本生活保障更显不公正

养老金双轨制

企事业退休员工之间的养老金替代率差距,源生于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企业部门所用的两套截然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双轨制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话题,包括一些专家在内,都认为国家财政对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大包大揽,而对企业职工则实行“缴费型”统筹制度,这是当今社会最大的不公。

在过去全国两会上,一些政协代表、人大代表都纷纷递交提案,呼吁尽快废除养老金双轨制,国家应该先解决养老金双规制问题,再逐步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由于实行养老金双轨制,尽管国家已经连续14年上调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但现在企业退休人员连涨的养老金才是同等条件的公务员养老金的三分之一。难怪很多企业退休职工对养老金的提高都说“没啥感觉”,还把不满的矛头对准了养老金双轨制。

养老金双轨制、三轨制 对1.1亿农村老人基本生活保障更显不公正

养老金三轨制

很多对养老金双轨制深恶痛绝的专家、全国两会代表们都想到企业职工是受损对象,但却忽略了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农民已经超过1.1亿,从2009年起,国家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给60岁以上的农民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是每人每月55元,再往前,中央财政对农民养老是零投入。

却没有考虑到,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都会面临一个逐渐丧失劳动能力的问题,靠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标准,农民老年人怎么能与城市企业退休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生活相比呢?

一些在城市生活、工作的人会认为农民拥有土地,但是土地自己并不会产出,在现存土地、户籍以及粮食安全制度的约束下,农民的宅基地是不可自由转让的“集体土地”,政府征占农地给予农民的补贴也不多,农民种粮又基本不赚钱,在城市打工还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所以说,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养老金制度,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亏欠最多。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锡锌一直关注养老制度问题,他曾表示,“现在的养老制度主要是用于城镇居民的,农民由于传统一直存在的城乡分割局面在公共资源支出的分配上存在着巨大的不公平”,“不足1%中央财政收入可建农民养老制度”。和王锡锌同样关注养老制度公平,关注农村养老问题的还有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阎青春等专家。在2012年年底的一个慈善论坛上,阎青春不无忧虑地表示,现在有2.5亿的青壮年农民工进城打工,农村的空巢家庭已达到45%,很多农村留守老人都是带领着留守儿童种田,这种状况使得我国农村养老状况甚至不如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

事实上,现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不到农民工总量的六分之一,并存在参保率低、缴费水平低、退保率高等问题。那么等到这些进城务工者老了之后,养老的钱将成为严重问题。

目前,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居保)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已经实现制度全覆盖,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一起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根据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三季度,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1626万人,全国城居保和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49030万人,比去年底增加661万人;基金收入1503亿元,同比增长25.2%,基金支出1067亿元,同比增长34.7%。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合计8.06亿人。

尽管养老保险基本网络已经铺就,但养老的经济来源在不同群体之间仍然差距大。根据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等人的研究,2010年我国老年人中,仅有24.1%主要经济来源为离退休养老金。40.7%老人依然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

具体来看,城市老年人中,有66.3%的老年人主要依靠离退休养老金生活,但在农村,能够依靠养老金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老年人仅为4.6%,有41.2%的农村老人是依靠自己的劳动收入,“农村的问题相比城市更严重,很多老人一旦生活不能自理,就没有收入来源,得依靠子女抚养。”杜鹏认为,我国社保体制仍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农村社保待遇相较城市较低,使得在农村能够依靠养老金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老年人依然低于城市。

养老金双轨制、三轨制 对1.1亿农村老人基本生活保障更显不公正

 事实上,在三大养老保险制度中,与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连续八年上调养老金水平相比,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待遇显得捉襟见肘。国家连续14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相比之下,参保人数已经接近5亿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保障效果就大打折扣。

现行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由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组成,两者参保和待遇计发规则基本一致。具体而言,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2018年1月1日起,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8元)。个人账户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构成,储存额每年参考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

按当前新农保的待遇计发水平进行简单测算表明:如果农民选择按每年100元最低档次缴费,政府补贴按照30元计算,假定利率按照3.5%计算,缴费年满15年后,个人账户养老金总金额为2508元,达到领取待遇年龄后,参保人能够领取养老金中的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为2508/139=18元,加上55元的基础养老金,参保人每月能够领取的养老金总额为73元。新农合的参保人即便按每年500元国家最高档次缴费,每月能够领取的养老金总额也仅有129元。以每月55元为“起点”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显然无法满足一个老年人日常的生活需求。远追不上物价的涨速。

养老金双轨制、三轨制 对1.1亿农村老人基本生活保障更显不公正

感谢大家关注,城市和农村朋友们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