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沪江同台谈精准扶贫 电商教育“授人以渔”异曲同工

“贫穷不是我们农民不努力,而是我们的农业文明和商业文明没有完美的结合。贫困县不是贫困县不努力,而是我们的发展模式没有跟上。”马云认为,贫困的根源在于不同文明间发展模式的隔阂;精准扶贫真正要消灭的不是穷人,而是贫困。“贫困在根源上存在太多问题,特别是教育的不平衡、医疗健康资源的不充分。”

阿里、沪江同台谈精准扶贫 电商教育“授人以渔”异曲同工

沪江首席教育官吴虹阐述教育扶贫思路

5月29日,央视网发布了一条2分51秒的短视频。视频中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与沪江首席教育官侃侃而谈,就精准扶贫发表各自的主张。

这是发生在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精准扶贫”高端对话论坛上的一次思想交锋,电商扶贫的代表企业阿里巴巴,与教育扶贫的代表企业沪江,以两种异曲同工的角度重新阐述了精准扶贫的思路与价值。

解决贫困问题,必须从根源入手。如何精准扶贫?电商巨头阿里,和教育科技独角兽沪江,给出了不同的路径。

“扶贫、脱贫和致富是三个不同的东西。扶贫给人以鱼,脱贫授人以渔,而致富是给大家造鱼池、鱼塘,这是三件完全不同的事情。”马云尝试通过电商扶贫的方式,令乡村走出贫苦:“过去联产责任承包制解决了土地上种出来的东西属于谁的问题,大力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而今天大数据、互联网要解决土地上种出来的东西卖给谁的问题,让土地增值,让农民觉得土地有利益。”

阿里、沪江同台谈精准扶贫 电商教育“授人以渔”异曲同工

马云详解扶贫、脱贫、致富的区别

沪江则选择了教育扶贫,这是另外一种“授人以渔“。沪江首席教育官吴虹说,“扶贫是一个大战略,但是我们的精准就是解决它的小问题,用互联网更快乐、更简单、更公平帮助乡村孩子学习。“

中国地大物博,但资源不均衡。就教育而言,偏远乡村是资源匮乏的重灾区。“中国乡村有11万所100人以下的小微小学,他们普遍面临的问题就是缺少老师、缺少课程,没有办法开启开足国家的音乐、美术、科学、阅读等素质课程。”吴虹阐述了沪江的解决思路:“(互+计划)用一张大课表,以网络直播课形式把全中国偏远乡村教学点连接到一起,让乡村里的孩子可以享受到最好的音乐课、美术课”。

在吴虹看来,目前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已基本完善,90%配备互联网。在该前提下,互+计划有了全国快速普及的可能性,用互联网把“(乡村学生)人生中不可缺少的素质课程资源”送到他们身边,让他们享受到更快乐、更简单、更公平的教育环境。

传统的走教、送教模式中,教师到一个学校可能要花费几个小时甚至要好几天,但结果可能只讲一段时间又回来了。在互+计划中,全中国的优秀教师都可以无偿利用实时互动教育平台CCtalk给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上课,解决了偏远乡村课时不足、课程不够、老师不足的大问题。

吴虹以贵州息烽木衫小学为例:“木衫小学的学生每天都用直播的形式上课,把偏远地区的孩子带进大城市的名校,并且是互动直播,不是看视频录像。”

以效果来看,沪江创始人兼CEO伏彩瑞于2015年10月发起的互联网+教育公益项目“互+计划“在过去两年多的实践中验证了互联网在解决资源不均衡中”大规模、可持续、可复制“的规模效应。截至2017年底,互+计划已经连接起全国30个省份的5000余所乡村学校,惠及学生逾百万。

阿里、沪江同台谈精准扶贫 电商教育“授人以渔”异曲同工

央视网报道吴虹、马云对于精准扶贫的对话

“所以我们说扶贫不是一个点一个点解决教学点的问题,而是要用更大规模、可持续、可复制的方法解决。”吴虹强调,“大规模、可持续、可复制“九个字,概括了沪江互+计划提供的教育扶贫思路。

马云说:“我自己觉得大公司的大不是利润大,不是收入大,不是市场份额大,而是责任大,而是担当大,人们希望你能担当更多的责任,希望你能做更多的事情。”

​以下为马云及吴虹现场演讲实录: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演讲:

尊敬的部长、书记、秘书长,我今天来本来是专门过来倾听整个精准扶贫的演讲,我没有打算来讲话,我觉得坐过来听听、学习学习、思考一下,因为最近讲的太多,主要是扶贫、脱贫这方面整个阿里巴巴非常重视,所以我想到这儿来主要是学习。刚才部长说讲一下,那我就分享一些观点和看法。 刚才坐在那儿我还是很感动,很多的观点对我们来讲很有启发,特别是这么多企业,这么多人投入了这么多的努力,我觉得深受鼓舞。中央提出全面脱贫,大力反腐是我们国家这么几年来最具理想主义色彩,也是难度最大、力度最大的两大创举。所以历代以来所有的仁人志士都希望解决贫穷问题,解决脱贫问题,但是几乎大家都非常想找出好的方法。中国14亿人要全面脱贫,并且设定了时间表,我觉得这个任务之大、之艰巨、之伟大、之意义深远是本世纪最了不起的创举。 我自己认为,扶贫、脱贫和致富是三个不同的东西。扶贫给人以鱼,脱贫授人以渔,而致富是给大家造鱼池、鱼塘,这是三件完全不同的事情。贫穷不是我们农民不努力,而是我们的农业文明和商业文明没有完美的结合。贫困县不是贫困县不努力,而是我们的发展模式没有跟上,我们真正要消灭的不是穷人,我们要消灭的是贫困,而贫困在根源上有很多的问题,特别是教育的不平衡、医疗健康资源的不充分。有的时候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孩子的教育,如果不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关注,那么很多年以后这些孩子依然是穷人,依然是贫困,所以贫困不仅仅要解决今天穷人的问题,更要解决贫困的问题,要从教育、要从医疗、要从各种各样方法上面,从根源去解决问题,消灭疾病最主要的是在源头上进行消灭。 另外一个观点是,过去联产责任承包制解决了土地上种出来的东西属于谁的问题,大力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而今天大数据、互联网要解决土地上种出来的东西卖给谁的问题,如何让土地增值,因为只有让土地增值,只有农民觉得土地有利益和图,农民才会回到土地。过去农民离乡背井,全部成了农民工,今天如何让土地增值,让农民回到家乡,变成农业工,形成真正的农业产业,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我们经常讲农村现代化,我们一定要把农村乡镇现代化做起来,而不是把城镇农业化,所以我觉得这方面我们必须要有高度的重视。 我以前给华谊兄弟讲过,中国的演员演谁都不像,因为骨子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农民出身,中国人很奇怪,过了50、60岁都想回到乡村,因为我们来自于乡村,来自于农村,所以只有把农村变得山清水秀,只有农村发展起来,农民富裕起来,农村真正像个乡村的时候,才能真正落叶归根。所以我看到贵州贵阳大力发展高科技、大力发展数据产业,这实际上保护了绿水青山,同时给我们贫困的地区看到了无限的希望,谁说贵阳不可以做高科技,谁说贫困地区不能发展高科技、数据产业,这不仅给贵州乃至全国、全世界的贫困地区带了巨大的希望。

第三,我今天很高兴看到那么多的大公司在分享自己做了什么,这几年来很多大公司都积极的参与了贫困扶贫工作,但我希望更多看到的不是我们做了什么,而是我们准备做什么,以及准备怎么做?因为你准备做什么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启发。我自己觉得大公司的大不是利润大,不是收入大,不是市场份额大,而是责任大,而是担当大,人们希望你能担当更多的责任,希望你能做更多的事情。在阿里巴巴我们关注扶贫,关注脱贫,关注公益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好,而是为了别人好。如果要想让阿里人坚持这样的理想,必须要阿里人参与公益,公益和慈善的区别,慈善是给别人东西,而公益是给自己益处,只有让自己越好,别人才会慢慢好起来,慈善改变的别人,而公益更多是改善自己。今天你的几分钱、几块钱并不能改变什么事情,但是你参与的任何行动改变的是自己,所以我们希望更多人参与脱贫,更多人参与扶贫,更多阿里巴巴的员工,只有我们自己的员工参与这些,从公益中体验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有什么、要什么和放弃什么,我相信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持久,所以做慈善也许你是有这种能力,而做公益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获得了无穷的福报。 最后祝福贵州,我相信贵州和贵阳是未来中国最有意义,最富有的地方之一,因为他们懂得未来,他们有畅言,他们愿意去努力,他们敢于挑战别人不敢做的事情,这也是脱贫和扶贫最大的希望之在,脱贫是给人以希望,而不仅仅是给人以钱财,谢谢大家。 最后祝福贵州,脱贫是给人以希望,而不仅仅是给人以钱财,谢谢大家。

​沪江首席教育官吴虹演讲:

各位好,我来自沪江教育,我们是在一个互联网平台上帮助老师、学生链接优质资源,解决小问题的项目。什么项目呢?叫做互+计划。我们解决怎样的小问题呢?

在中国现在乡村有11万所100以下的小微小学,他们普遍面临的问题就是缺少老师、缺少课程,没有办法开启开足国家的音乐、美术、科学、阅读这样的课程,通过我们这样一个计划,我们用一张大课表,是用网络直播课的形式就可以让全中国所有的偏远乡村教学点连接到这样一张大课表,让乡村里的孩子可以享受到最好的音乐课、美术课,而这些课程对他们孩子来说是他们人生当中不可缺少的资源,所以我们觉得扶贫是一个大战略,但是我们的精准就是解决它的小问题,用互联网更快乐、更简单、更公平帮助乡村孩子学习。所以今天我们也想把这样一个项目带到我们的大会来,因为所有的学校现在90%有了互联网,就有了连接到这样一个项目的可能性,所以我们今天是带着这样一份使命来的。

大家有没有想过像这样一种实时直播技术,不仅是在现场的高端论坛上采用,在我们贵州息烽木衫小学每天都用直播的形式上课。这样的形式把偏远地区的孩子带进了大山用的名校,并且是互动直播,不是看视频录像。大家可以看到这就是一种平台模式的创新。我们过去的走教、送教,到一个学校可能要好几个小时,甚至要好几天,其实只能送一次又回来了;而现在全中国有那么多的优秀老师,他们有愿意无偿的利用这样一个平台给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上课,其实就解决了我们偏远乡村课时不足,课程不够,老师不足的大问题。所以我们说扶贫不是一个点一个点解决教学点的问题,而是要用更大规模、可持续、可复制的方法解决。所以我们沪江在2015年发起了互+计划,这个计划已经帮助了5000所学校进行教学直播。

我们老师不是把原来课堂上的课搬到镜头前重新讲一遍,他对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随时参与互动,所以对老师成为网师有更高的要求。

我们现在帮助孩子的模式,第一方面帮助乡村学校把技术学会了,只要两三百块钱,每一个乡村学校的课室都可以变成直播室;之后用一张大课表排了所有学校最缺的课,音乐、美术、科学、艺术,20多节课随你选,这是一个模式上的根本性解决方案。

第二,我们还有一个思维上的根本性解决方案:不给学校捐钱,不给学校捐设备,不给学校配老师,但一样可以持续性帮助老师。因为老师是最重要的,我们在网上开通了一个新模式,叫做青椒(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计划,打通了平台和平台之间的资源,各个平台虽然有大数据,但是封闭的,现在把平台打通,发起了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所以老师们的学校动力就出来了。

第三是思维模式的改变,老师和学生不能总是等着国家,没有钱等钱,没有设备等着捐,没有老师等着支教,这都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贵州有50个县是国家级贫困县,14个是深度贫困县,所以我们现在是用帮助各地自己解决平台。去年年底中央电视台专门报道了甘肃定西的阳光课堂,他们自己的学区20多个学校,就用自己的老师解决的教师不足,课程不足的问题,这才是我们说从输血到造血。所以我们想科技是发达的、强大的,科技连接的是人,是把每个人的内生动力激发出来,让他发现自己也很强大,自己也可以通过网络,通过社区帮助带动更多的人,这是我们的一种扶贫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