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滬江同台談精準扶貧 電商教育「授人以漁」異曲同工

“貧窮不是我們農民不努力,而是我們的農業文明和商業文明沒有完美的結合。貧困縣不是貧困縣不努力,而是我們的發展模式沒有跟上。”馬雲認為,貧困的根源在於不同文明間發展模式的隔閡;精準扶貧真正要消滅的不是窮人,而是貧困。“貧困在根源上存在太多問題,特別是教育的不平衡、醫療健康資源的不充分。”

阿里、滬江同臺談精準扶貧 電商教育“授人以漁”異曲同工

滬江首席教育官吳虹闡述教育扶貧思路

5月29日,央視網發佈了一條2分51秒的短視頻。視頻中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與滬江首席教育官侃侃而談,就精準扶貧發表各自的主張。

這是發生在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精準扶貧”高端對話論壇上的一次思想交鋒,電商扶貧的代表企業阿里巴巴,與教育扶貧的代表企業滬江,以兩種異曲同工的角度重新闡述了精準扶貧的思路與價值。

解決貧困問題,必須從根源入手。如何精準扶貧?電商巨頭阿里,和教育科技獨角獸滬江,給出了不同的路徑。

“扶貧、脫貧和致富是三個不同的東西。扶貧給人以魚,脫貧授人以漁,而致富是給大家造魚池、魚塘,這是三件完全不同的事情。”馬雲嘗試通過電商扶貧的方式,令鄉村走出貧苦:“過去聯產責任承包制解決了土地上種出來的東西屬於誰的問題,大力激發了農民生產積極性;而今天大數據、互聯網要解決土地上種出來的東西賣給誰的問題,讓土地增值,讓農民覺得土地有利益。”

阿里、滬江同臺談精準扶貧 電商教育“授人以漁”異曲同工

馬雲詳解扶貧、脫貧、致富的區別

滬江則選擇了教育扶貧,這是另外一種“授人以漁“。滬江首席教育官吳虹說,“扶貧是一個大戰略,但是我們的精準就是解決它的小問題,用互聯網更快樂、更簡單、更公平幫助鄉村孩子學習。“

中國地大物博,但資源不均衡。就教育而言,偏遠鄉村是資源匱乏的重災區。“中國鄉村有11萬所100人以下的小微小學,他們普遍面臨的問題就是缺少老師、缺少課程,沒有辦法開啟開足國家的音樂、美術、科學、閱讀等素質課程。”吳虹闡述了滬江的解決思路:“(互+計劃)用一張大課表,以網絡直播課形式把全中國偏遠鄉村教學點連接到一起,讓鄉村裡的孩子可以享受到最好的音樂課、美術課”。

在吳虹看來,目前鄉村學校的硬件設施已基本完善,90%配備互聯網。在該前提下,互+計劃有了全國快速普及的可能性,用互聯網把“(鄉村學生)人生中不可缺少的素質課程資源”送到他們身邊,讓他們享受到更快樂、更簡單、更公平的教育環境。

傳統的走教、送教模式中,教師到一個學校可能要花費幾個小時甚至要好幾天,但結果可能只講一段時間又回來了。在互+計劃中,全中國的優秀教師都可以無償利用實時互動教育平臺CCtalk給偏遠地區的孩子們上課,解決了偏遠鄉村課時不足、課程不夠、老師不足的大問題。

吳虹以貴州息烽木衫小學為例:“木衫小學的學生每天都用直播的形式上課,把偏遠地區的孩子帶進大城市的名校,並且是互動直播,不是看視頻錄像。”

以效果來看,滬江創始人兼CEO伏彩瑞於2015年10月發起的互聯網+教育公益項目“互+計劃“在過去兩年多的實踐中驗證了互聯網在解決資源不均衡中”大規模、可持續、可複製“的規模效應。截至2017年底,互+計劃已經連接起全國30個省份的5000餘所鄉村學校,惠及學生逾百萬。

阿里、滬江同臺談精準扶貧 電商教育“授人以漁”異曲同工

央視網報道吳虹、馬雲對於精準扶貧的對話

“所以我們說扶貧不是一個點一個點解決教學點的問題,而是要用更大規模、可持續、可複製的方法解決。”吳虹強調,“大規模、可持續、可複製“九個字,概括了滬江互+計劃提供的教育扶貧思路。

馬雲說:“我自己覺得大公司的大不是利潤大,不是收入大,不是市場份額大,而是責任大,而是擔當大,人們希望你能擔當更多的責任,希望你能做更多的事情。”

​以下為馬雲及吳虹現場演講實錄: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演講:

尊敬的部長、書記、秘書長,我今天來本來是專門過來傾聽整個精準扶貧的演講,我沒有打算來講話,我覺得坐過來聽聽、學習學習、思考一下,因為最近講的太多,主要是扶貧、脫貧這方面整個阿里巴巴非常重視,所以我想到這兒來主要是學習。剛才部長說講一下,那我就分享一些觀點和看法。 剛才坐在那兒我還是很感動,很多的觀點對我們來講很有啟發,特別是這麼多企業,這麼多人投入了這麼多的努力,我覺得深受鼓舞。中央提出全面脫貧,大力反腐是我們國家這麼幾年來最具理想主義色彩,也是難度最大、力度最大的兩大創舉。所以歷代以來所有的仁人志士都希望解決貧窮問題,解決脫貧問題,但是幾乎大家都非常想找出好的方法。中國14億人要全面脫貧,並且設定了時間表,我覺得這個任務之大、之艱鉅、之偉大、之意義深遠是本世紀最了不起的創舉。 我自己認為,扶貧、脫貧和致富是三個不同的東西。扶貧給人以魚,脫貧授人以漁,而致富是給大家造魚池、魚塘,這是三件完全不同的事情。貧窮不是我們農民不努力,而是我們的農業文明和商業文明沒有完美的結合。貧困縣不是貧困縣不努力,而是我們的發展模式沒有跟上,我們真正要消滅的不是窮人,我們要消滅的是貧困,而貧困在根源上有很多的問題,特別是教育的不平衡、醫療健康資源的不充分。有的時候我們希望看到的是孩子的教育,如果不得到充分的重視和關注,那麼很多年以後這些孩子依然是窮人,依然是貧困,所以貧困不僅僅要解決今天窮人的問題,更要解決貧困的問題,要從教育、要從醫療、要從各種各樣方法上面,從根源去解決問題,消滅疾病最主要的是在源頭上進行消滅。 另外一個觀點是,過去聯產責任承包制解決了土地上種出來的東西屬於誰的問題,大力激發了農民生產積極性,而今天大數據、互聯網要解決土地上種出來的東西賣給誰的問題,如何讓土地增值,因為只有讓土地增值,只有農民覺得土地有利益和圖,農民才會回到土地。過去農民離鄉背井,全部成了農民工,今天如何讓土地增值,讓農民回到家鄉,變成農業工,形成真正的農業產業,這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我們經常講農村現代化,我們一定要把農村鄉鎮現代化做起來,而不是把城鎮農業化,所以我覺得這方面我們必須要有高度的重視。 我以前給華誼兄弟講過,中國的演員演誰都不像,因為骨子裡我們每個人都是農民出身,中國人很奇怪,過了50、60歲都想回到鄉村,因為我們來自於鄉村,來自於農村,所以只有把農村變得山清水秀,只有農村發展起來,農民富裕起來,農村真正像個鄉村的時候,才能真正落葉歸根。所以我看到貴州貴陽大力發展高科技、大力發展數據產業,這實際上保護了綠水青山,同時給我們貧困的地區看到了無限的希望,誰說貴陽不可以做高科技,誰說貧困地區不能發展高科技、數據產業,這不僅給貴州乃至全國、全世界的貧困地區帶了巨大的希望。

第三,我今天很高興看到那麼多的大公司在分享自己做了什麼,這幾年來很多大公司都積極的參與了貧困扶貧工作,但我希望更多看到的不是我們做了什麼,而是我們準備做什麼,以及準備怎麼做?因為你準備做什麼能給大家帶來更多的啟發。我自己覺得大公司的大不是利潤大,不是收入大,不是市場份額大,而是責任大,而是擔當大,人們希望你能擔當更多的責任,希望你能做更多的事情。在阿里巴巴我們關注扶貧,關注脫貧,關注公益不僅僅是為了自己好,而是為了別人好。如果要想讓阿里人堅持這樣的理想,必須要阿里人參與公益,公益和慈善的區別,慈善是給別人東西,而公益是給自己益處,只有讓自己越好,別人才會慢慢好起來,慈善改變的別人,而公益更多是改善自己。今天你的幾分錢、幾塊錢並不能改變什麼事情,但是你參與的任何行動改變的是自己,所以我們希望更多人參與脫貧,更多人參與扶貧,更多阿里巴巴的員工,只有我們自己的員工參與這些,從公益中體驗自己,瞭解自己,知道自己有什麼、要什麼和放棄什麼,我相信只有這樣的企業才能持久,所以做慈善也許你是有這種能力,而做公益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獲得了無窮的福報。 最後祝福貴州,我相信貴州和貴陽是未來中國最有意義,最富有的地方之一,因為他們懂得未來,他們有暢言,他們願意去努力,他們敢於挑戰別人不敢做的事情,這也是脫貧和扶貧最大的希望之在,脫貧是給人以希望,而不僅僅是給人以錢財,謝謝大家。 最後祝福貴州,脫貧是給人以希望,而不僅僅是給人以錢財,謝謝大家。

​滬江首席教育官吳虹演講:

各位好,我來自滬江教育,我們是在一個互聯網平臺上幫助老師、學生鏈接優質資源,解決小問題的項目。什麼項目呢?叫做互+計劃。我們解決怎樣的小問題呢?

在中國現在鄉村有11萬所100以下的小微小學,他們普遍面臨的問題就是缺少老師、缺少課程,沒有辦法開啟開足國家的音樂、美術、科學、閱讀這樣的課程,通過我們這樣一個計劃,我們用一張大課表,是用網絡直播課的形式就可以讓全中國所有的偏遠鄉村教學點連接到這樣一張大課表,讓鄉村裡的孩子可以享受到最好的音樂課、美術課,而這些課程對他們孩子來說是他們人生當中不可缺少的資源,所以我們覺得扶貧是一個大戰略,但是我們的精準就是解決它的小問題,用互聯網更快樂、更簡單、更公平幫助鄉村孩子學習。所以今天我們也想把這樣一個項目帶到我們的大會來,因為所有的學校現在90%有了互聯網,就有了連接到這樣一個項目的可能性,所以我們今天是帶著這樣一份使命來的。

大家有沒有想過像這樣一種實時直播技術,不僅是在現場的高端論壇上採用,在我們貴州息烽木衫小學每天都用直播的形式上課。這樣的形式把偏遠地區的孩子帶進了大山用的名校,並且是互動直播,不是看視頻錄像。大家可以看到這就是一種平臺模式的創新。我們過去的走教、送教,到一個學校可能要好幾個小時,甚至要好幾天,其實只能送一次又回來了;而現在全中國有那麼多的優秀老師,他們有願意無償的利用這樣一個平臺給偏遠地區的孩子們上課,其實就解決了我們偏遠鄉村課時不足,課程不夠,老師不足的大問題。所以我們說扶貧不是一個點一個點解決教學點的問題,而是要用更大規模、可持續、可複製的方法解決。所以我們滬江在2015年發起了互+計劃,這個計劃已經幫助了5000所學校進行教學直播。

我們老師不是把原來課堂上的課搬到鏡頭前重新講一遍,他對隨時觀察學生的反映,隨時參與互動,所以對老師成為網師有更高的要求。

我們現在幫助孩子的模式,第一方面幫助鄉村學校把技術學會了,只要兩三百塊錢,每一個鄉村學校的課室都可以變成直播室;之後用一張大課表排了所有學校最缺的課,音樂、美術、科學、藝術,20多節課隨你選,這是一個模式上的根本性解決方案。

第二,我們還有一個思維上的根本性解決方案:不給學校捐錢,不給學校捐設備,不給學校配老師,但一樣可以持續性幫助老師。因為老師是最重要的,我們在網上開通了一個新模式,叫做青椒(鄉村青年教師社會支持公益計劃)計劃,打通了平臺和平臺之間的資源,各個平臺雖然有大數據,但是封閉的,現在把平臺打通,發起了鄉村青年教師社會支持公益計劃,所以老師們的學校動力就出來了。

第三是思維模式的改變,老師和學生不能總是等著國家,沒有錢等錢,沒有設備等著捐,沒有老師等著支教,這都不能解決實質性的問題。貴州有50個縣是國家級貧困縣,14個是深度貧困縣,所以我們現在是用幫助各地自己解決平臺。去年年底中央電視臺專門報道了甘肅定西的陽光課堂,他們自己的學區20多個學校,就用自己的老師解決的教師不足,課程不足的問題,這才是我們說從輸血到造血。所以我們想科技是發達的、強大的,科技連接的是人,是把每個人的內生動力激發出來,讓他發現自己也很強大,自己也可以通過網絡,通過社區幫助帶動更多的人,這是我們的一種扶貧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