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讲述明式家具的用材与造型

明式家具的用材

"明式家具"一词,有广、狭二义。其广义不仅包括凡是制于明代的家具,也不论是一般杂木制的,民间日用的,还是贵重木材、精雕细刻的,皆可归入,就是近现代的仿制品,只要具有明式风格,皆可称为"明式家具"。其狭义则指明至清前期材美工良、造型优美的家具。从中知明式硬木家具的制作对于用材的选择是十分注重的,并以用材的精选、考究著称于世。其采用对称式的布局,充分利用木材天然的纹理和色泽,不仅将木材的材性发挥到了极致,而且还与儒道文化相融合,将一种含蓄的秩序美感展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明式硬木家具制作工艺中的选材已不仅是一种简单的选择行为,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生命规律的展现,更是古之匠哲对于木材材性深刻认知和科学把握的体现。尤其是后者不仅是明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的重中之重,而且还是经典明式硬木家具之所以美的本体所在。那么,我们就先从用材识别谈起。

为您讲述明式家具的用材与造型

用材识别明式家具的用材十分丰富,有硬木和柴木两种。硬木多用于宫廷富宅,包括黄花梨木、紫檀木、鸡翅木、红木等,柴木则多用于民间,包括楠木、榉木、樟木和柞木等。两者相比,硬木材质坚硬而致密,色泽沉穆而典雅,纹理生动而优美,故也颇受古代弋士大夫及贵族阶级的钟爱。而且由于树种、生长环境、气候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使得硬木材的材质、纹理色泽、气味呈现了丰富的变化,并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反过来讲,这也是我们]要鉴别木材是什么树种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理论知识。

为您讲述明式家具的用材与造型

明式家具的造型——中和为体

中和为体子思在《中庸》中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老子在《道德经》中亦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可见"和"为万物存在之根本,也是一切美的根源。中和之道在形式上重视"中正中行",在内涵上主张"含蓄"、"内敛"。明式硬木家具造型规律亦是以此为根本,可谓是至中,至正,至和,至美。其"中正"主要体现在"中剖二分"的对称式造型,其"和美"则主要体现在一切生命基本元素阴与阳的均衡。在这大的框架下,通过构件曲与直、方与圆的转换,结合木纹走向的变化规律,使其造型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达到了一种"和"态。

为您讲述明式家具的用材与造型

器物造型的美与不美也就在于整体视觉感受的"和"与"不和","和"则气韵生动,型与气相应,气随型而动,如行云流水,顺畅自然。明式经典硬木家具之所以那么美,之所以那么耐看,之所以那么有味道,就在于匠师与文人们所创造的这个和"态。更重要的是由此而折射出的生命之"和"态是不分民族的,也是没有国界的,其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并能够与之进行交流。这也是明式硬木家具能够使不同民族的人们产生共鸣的内在根本。在课堂上我也经常给学生们讲要理解明式家具造型之美就要感悟到明式家具内在的生命力量。

为您讲述明式家具的用材与造型

它恰似一首美妙的音乐,线性韵律的节奏不仅诉说着文人士大夫所追寻的自然本真,而且还诉说着万事万物的生命规律。然而令人可悲的是在当下无论是对于经典明式硬木家具的高仿还是新中式风格家具的设计多是停留在"型"的简单模仿或者是造型符号的剪切、移用或拼凑。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便是他们]并没有从本体论的角度来认识明式硬木家具造型美的内在原则。失去了本体,只有经济效益的追寻,自然不能掌握明式硬木家具造型美的生命规律,更不能创造岀能够经得起考验和推敲的属于当代的"明式"味道的新风格家具。那么明式硬木家具造型的本体美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具体而论,其主要体现在曲直相依、方圆共体及虚实相生。

为您讲述明式家具的用材与造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