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书和俗书,你认为哪个更俗?

丑书,是爱好者通过大量和丰富的临帖甚至汲取了民间书法比如砖瓦铭文等“另类”书体之后融为一体,过于夸张自我,导致千夫指、万人骂,只有小圈子认可的书法表现。

俗书,是最大化追求和满足群众喜好的写字方式,层次和格调平俗化,主要有3种情况:

第1种,初学者不熟练阶段,即通俗化;

第2种,写成印刷体,刻板呆滞,即媚俗化;

第3种,夸张、奇特、庸俗,即恶俗化。

第1种情况是正常的,本文主要指代后面2种。

丑书和俗书,你认为哪个更俗?

下面,我们通过客观对比阐述,对比二者差异:看看丑书和俗书,哪个更俗?

一、受众人群:俗书赢

无论是严谨刻板的俗楷,或是大颤大抖的地摊“书法”如双钩或反书,或色彩斑斓的花鸟字,都和十字绣一样,都迎合了广大群众的喜爱,挂在家里非常醒目。百姓不爱砖瓦铭文,更不喜爱石开的拄纸蹲行、氤氲生烟。

丑书和俗书,你认为哪个更俗?

图/地摊俗书,群众喜爱

丑书受众面很窄。一般人看不出哪里好,不好辨认,颤抖也不明显,也不带色儿,造型也不奇特夸张。丑书家光说大量临帖却“偏离”古人,大家没闲工夫去理解石开和黄道周的脉络传承,也不关心将乐志因为学了赵之谦获奖。总之普通百姓理解不了也不喜欢丑书。

丑书和俗书,你认为哪个更俗?

图/王镛书法,群众无法理解更无法喜欢

二、市场销量:俗书赢

俗书群众受众面广,市场大,哪怕是初学者出作品老百姓也会喜欢,所以市场“出货量”较大,地摊书法很多,基本每个城市街道、广场都有这些俗书且很容易吸引老百姓,价格都相对便宜。要么送人,要么百八十即可。

丑书和俗书,你认为哪个更俗?

图/街上花鸟字大师现场创作,获群众美誉

丑书昂贵,市场小。一般人理解不了为什么有人高价去买王镛、石开等人的丑书,挂在家里既不端庄也不优雅,还那么贵。只有小圈子的人喜欢,所以如果拿丑书送礼,对方真不喜欢,若不是“听说值钱”,分分钟撕了。

三、学习难度:俗书赢

学书法由简入难,俗楷规律可循好入门,容易写端正;而地摊俗书,随便模仿一下字帖加上个人感觉即可“创作”;如果有从政精力,随便临摹楷书、行书,开始创作就有人认可,所以学习难度普遍较低。《祭侄文稿》也好,赵之谦也好,学了大家不喜欢何苦呢?

丑书和俗书,你认为哪个更俗?

图/俗字好学

丑书难度高。先不说大量读帖、看稀帖,还要大量临帖,关键还要走出来写自己,压力也大,几乎没人能理解,凡写丑书都会被群众丑骂不如自己儿子。所以,丑书远不如俗书好学。想写好丑书,不单要做好当群众儿子的准备,还要接受被人推下臭水沟。

丑书和俗书,你认为哪个更俗?

图/兰亭奖获奖书者学清代大书法家赵之谦行书

四、审美容易度:俗书赢

欣赏俗书太简单了,几乎不用审美。在祖国大地,两个字母红配绿能出一个招牌logo、喜羊羊广受群众的孩子们喜爱、红黄渐变已经是高端设计。把端庄漂亮的楷书供给祖国群众欣赏,已经是极大的美感。

丑书和俗书,你认为哪个更俗?

图/通俗书法,百姓喜爱

丑书和俗书,你认为哪个更俗?

图/“啧啧,获奖的全是丑书”

而丑书,百姓觉得太难看懂了,究竟为什么有人喜欢?为什么能获奖?群众理解不了,所以就只能理解为“名利炒作”“暗箱操作”“无耻手段”…

五、影响力度:俗书赢

丑书负面影响力不小,我们虽然知道曾翔临帖无数,但是他的吼书却带坏很多人,导致那些没临帖的也跟着瞎吼乱跳、浑水摸鱼。带坏了至少百人,曾翔确实要对类似现象负责。

但论影响力,还是俗书要赢。别看俗书刻板规范如印刷体,但是无论是在年迈的爱好群,还是广大中青年初学者,甚至在小学生群体中都有很大的学习者和支持者,俗书的影响力至少百万人。

丑书和俗书,你认为哪个更俗?

图/写成印刷体,百姓也喜欢

丑书和俗书,你认为哪个更俗?

图/曾翔书法,群众纷纷表示看不懂

从上面4点来看,丑书输在了高寒,评委给奖救不了,书协认可救不了,少数精英呐喊也救不了。而俗书则赢在了毫无难度,赢在了几无审美需求,赢在了无可救药的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