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龐大卻產值少,來自眼鏡世家的他如何讓行業迎來新生?

世界上90%以上的眼鏡生產來自中國,毫不誇張的說,中國是全世界的眼鏡生產基地。同時中國又擁有全世界人數最多的近視患者,市場龐大。然而美國眼鏡零售產值是中國的20倍,法國的眼鏡零售產值與我國相等,但是無論是法國還是美國,人口基數和市場比之中國都要小很多,因此眼鏡產業在中國仍是一個沒有充分挖掘的朝陽產業。

謝橫豪,北京鏡庫科技創始人,英國伯明翰大學金融碩士,家族三代人都是眼鏡行業的,傳到謝橫豪這兒已經是第四代了。最初謝橫豪並沒有繼承家業,而是在美國花旗銀行擔任理財經理。在一次外出法國培訓時,謝橫豪發現法國的眼鏡行業信息化程度較高,因為在家族內的耳濡目染,他很快就發覺國內眼鏡行業信息化水平落後。

市場龐大卻產值少,來自眼鏡世家的他如何讓行業迎來新生?

回國之後他立刻開始調查,發現目前國內眼鏡行業從業人員綜合素質較低,市場培養屬於初期階段,需要大量的人才補充進入行業;同時,眼鏡行業是一個半醫半商的行業,需要的是具備專業素質的人才。

並且和他的猜想一樣,國內眼鏡行業信息化能力極度落後,傳真和電話下單的方式仍然比較普及,上下游都是信息孤島,缺少串聯的平臺,社會庫存壓力巨大,需要更高效的方式消化庫存,提高行業資金週轉。

於是,在2014年10月,謝橫豪開始了他在眼鏡行業的創業。在創業初期,他也嘗試像其他初創項目一樣,拿著BP找投資人,因為當時資本相對今天而言還是比較多的,因此比較容易獲得投資。很快,在16年底,法國一家眼鏡B2B平臺公司希望藉由和他們公司進行戰略投資合作進入中國市場,雖然最終因為種種原因他主動終止了合作,但這也給了謝橫豪啟發。

因為在創業早期他對於平臺的理解僅限於通過買賣商品的交易賺取服務費,在發展了幾年後,他發現行業缺少的並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立體的多方面的解決方案,如信息化技術、設計營銷、倉儲管理等。

現如今,鏡庫網的盈利模式已經比較豐富了,上游供應商和下游採購商都是他們平臺的客戶。談到接下來的發展,謝橫豪表示希望以後可以通過維護好供應商和採購商的合作,更好的將行業上下游進行串聯,為行業帶來更高的效率,降低社會庫存,創造更多地行業現金流以創造更多新的產品。

市場龐大卻產值少,來自眼鏡世家的他如何讓行業迎來新生?

從2014年10開始創業,至今也走過了快四年的創業路。談到對這幾年創業的感悟,謝橫豪感嘆道,原來一開始只是為了幫助自家企業在訂單以及收款方面能夠通過訂貨系統來提高效率,後面發現越來越多的客戶能夠接受這種採購方式,於是慢慢的將平臺獨立出來。而陪著平臺走過了艱難的四年,他對於平臺也生出了使命感。現在他希望能夠給傳統眼鏡行業賦能,使行業數據化、信息化。

參加本次“匯新杯”新興科技+互聯網創新大賽,他也希望能夠更好地宣傳項目,打開全國知名度,獲得投融資。

“匯新杯”新興科技+互聯網創新大賽面向全國徵收“新興科技成果”、“互聯網創業模式”、“科技+文化藝術”、“科技+社會公益”、“青年創客”方向的優秀項目,大賽報名截止日期為7月31日,歡迎各位創業者報名參賽。大賽官網:(www.chuangcheng.org.cn)。

市場龐大卻產值少,來自眼鏡世家的他如何讓行業迎來新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