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及不尽赡养义务的法律追究

关于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及不尽赡养义务的法律追究

摘要:赡养老人不仅是道德与情理上的问题,更是法律规定的每个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赡养是指子女对父母的供养,在物质和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管是儿子或是女儿都有同样的赡养老人的义务,否则不仅应受到道德的谴责,还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而我国对于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比较健全,下面我们就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几方面说起有关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十九条 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十一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第十二条 赡养人对患病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

第十三条 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二十一条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四、《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15条第1款规定:“赡养老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由此可见,赡养人的赡养义务是由法律明文规定了的,赡养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卸责任;同样,在赡养老年人这个问题上也是不能附加任何条件的。

总结以上,赡养父母的方式,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不在父母身边的子女,可定期支付一定数额的赡养费;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子女还应当经常关心、照料父母的生活;当父母由于生病,生活不能自理时,子女除应分担为其治病所需的医药费、手术费、住院费等外,还应承担照顾、护理父母的义务。

但还是有许多子女尽不到赡养父母的责任,因此如何追究子女不履行赡养父母的法律责任?

1、不分或少分父母遗产

《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国《婚姻法》也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这里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如赡养人不尽赡养义务的,在继承遗产时少分或不分。/

2、父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对于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老年人(指年满60周岁的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老年人与家庭成员因赡养发生纠纷的,可以要求有关部门,如子女所在单位或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在处理赡养纠纷时,应当坚持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的原则,通过调解或者判决使子女依法履行赡养义务。对有赡养义务却拒绝赡养的,情节恶劣构成遗弃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关于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及不尽赡养义务的法律追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