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哲學誕生時的碎片化思考

高維哲學誕生時的碎片化思考

前言

本文不能稱之為文章,簡單的說更像一篇文章目錄提綱,是對哲學的一點碎片化的思考,如有不足之處,希望留言交流;

最近著名宇宙學家斯蒂芬·威廉·霍金離世,其對現代物理的貢獻贏得了世人的敬仰;

“我注意過,即便是那些聲稱一切都是命中註定的而且我們無力改變的人,在過馬路之前都會左右看”

———— 霍金

命運是否已被註定,我們的一生的努力的意義是啥?抉擇與後悔的究極意義是什麼呢?宇宙和上帝、神、佛、道等其究極聯繫是啥?希望本文能激起有興趣之人的一點共鳴或啟悟,一起去探秘這個存在或不存在的世界;

本文涉及現代物理知識霍金輻射、量子理論;古代佛法、道法、周易陰陽五行、環境風水;西方星象星座,東方七政四餘天文學;金融資本理論等;作者不才,試圖藉助現代哲學觀點表述這些理論所體現的共同之處,如有偏頗或錯誤,敬請指正;


概要

時間即旋轉,週期即循環,循環的旋轉形成了時空,時空的非勻變化產生了陰陽組合,組合的多樣性,促進了人類行為;資本市場是人類群體和散亂行為的循環;由此通過旋轉的時空可提前預測人類的行為;

因果即時成立產生,從接觸外部世界的一剎那,人生的軌跡已確定,起點和終點是對立即時存在的,放下屠刀,即放下因,即及彼岸,放下執念即解

電影《降臨》《星際穿越》《超體》

首先明白一個哲學原理,無極與太極,太極生兩儀。當下即過去與未來,從另一個層面講述,未來的可測性和不可測性;

當下就是未來和過去,心念一動即是當下,過去和未來剎那間已經存在;佛教道教都在講述這個問題的核心;色即是空是一個境界,空即是色又是另一個境界;二元分析法,兩儀論,都只解釋了色即是空的層面,而佛教還增加了空即是色的層面

從二維的角度,一個圈O的誕生就是從無到有的全部,這個時候不存在當下。當有自我概念的產生,他與我也就對立產生了,O就變成了陰陽兩儀過去與未來,不同的人會站在O的不同位置觀察思考問題,即刻自我就陷入O內,而無法窺視全貌。只有脫離自我才能陰陽逆回最原始的O,而這個圈就是包括過去未來的全部。就像《星際穿越》在高緯度去觀察低緯度一樣。

站在更高的維度,這個圈也是即有即無得剎那,到這裡基本上就是各大理論所闡述的《空》輪;色是空,空論讓大家放下,看空,出世,開啟智慧,思想進入更高層次的感受內在;

但是出世不是究極,出是為了再入,出而生智,而智只有再進入當下才能真正的智-術,否則也是歷史長河中的一段過去的虛智。智也在變化中,所以又有另一層境界空即是色。當達到自由出入時,時間和空間都是剎那間的閃念,猶如電影《超體》的結尾的景象;

我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球型的宇宙殼體裡,邊界到核心存在無數個類似漏斗形狀的管道,這個管道又有無數個個體小管,小管在不停的產生和消亡,管道生成的瞬間也是消亡的瞬間,你的所感所思只是剎那間的存在,出生即結束,頭即是尾;等大管道滅掉,太陽系也就完了;

從更高的層次看,我們生活的星系應該已經不存在了。管道生產的瞬間也是消亡的瞬間,管道的漏斗扭曲導致的時空差異感,讓你在回影你的一生,打個比方你在人世間經歷了100年,在對立面剎那間就完成了

由此你完整的一生包含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你回影的百年,另一部分即是包含在百年的剎那間,在更高層次的維度剎那間已經看完了你的一生;

人百年之後,穿越過去剎那間就結束了,又開始了新的一生

佛學中有講,剎那間需要有人接引,才可不至於再次輪迴,到了那個維度你就可以查閱之前你所有的輪迴經歷,剎那間就能查閱萬萬世的經歷;

當人的七情六慾得到滿足,就會有更高層次的需求;不過先有更高層次的需求也可以削弱七情六慾,比如修行者;

圓是一個非常奇特的幾何形狀,包含了非常樸素的哲學原理,風水學上的環抱有情,很多重要建築都採用圓形建築,宇宙的星體都是球形,五行中金圓,性收斂蕭殺,有聚氣凝練之功,是五行中唯一沒有餘氣的,孛星-水之餘氣,計星-土之餘氣,紫星-木之餘氣、羅星-火之餘氣(備註:引自七政四餘)

星雲通過旋轉而凝聚成星體,旋轉的動力來自陰陽互動

宇宙中有沒有靜止的物體呢?

假設,星核的核心有兩個對立的超速形態,如太極圖中的陰陽均分平衡;

如果陽足夠多無限接近99.9999999999%,陰無限少至0.000000000,就會產生自旋和剎那間的對立,在你感受每天24小時的思維生活裡的對立面也有個剎那間的對立存在

中樞也是這個意思,一個波段均均衡的形態突然不波動了,然後產生加速上升。如果以螺旋黃金分割形態上升一般比較長久;平衡狀態只能維持現狀,一旦形成自旋上升,就會產生龍頭效應,金氣的聚斂效應就形成了龍頭的吸金效應;

螺旋收斂,是一個宇宙現象;在壟斷獨裁的社會架構最容易出現閃崩也是這個道理;宇宙間的恆星崩塌之後就形成了黑洞,本質上太陽也在崩潰的路上;

能量大小+陰陽比例到達一定層度會產生各種奇特現象,比如曲率超光速飛行;

當科學發展到盡頭,發現“神”已經等待了幾千年;

據研究,精神層面的活動可以延長人的壽命,這意味著看似既定也是可以變化的,從平衡的角度做個假設:100年=1剎那,如果對立面變成1.5個剎那,就可以延長至150年,智慧的開啟即是剎那間的靈動;

每個人都有靈光咋現的時刻,那一刻就是你與對立面剎那間的靈通!

美國人不講風水,卻十分重視環境,谷歌、蘋果、Facebook的大樓蓋的和花園一樣;

好的環境對精英人才有天生的吸引力,會自動匹配;

藏風納水、環抱有情;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

界,即止的意思,所有交界的地方都會讓速度減慢停止,有人駐足就是風水寶地,每個城市都有故事;牛叉的城市都有牛叉的人才,牛叉的人才來源牛叉的大學,牛叉的大學基本在牛叉的環境上;

風水包含樸素的環境理論,但是環境理論不代表風水,正如佛教包含了佛法,但佛法不代表佛教;

樹欲靜而風不止,由此必須要把風藏住,水納百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開放包容流動溝通;風和水所承載的是跨越邊界需要溝通的信息和知識經驗及資本;這就風水的本質,藏風納水、遇界而止;

迷信不特指風水,著表象的都可稱為迷,如痴迷、迷信、迷離、恍惚、醉生夢死。。。

水,生理的必需,也是古代乃至現代最重要的低成本運輸手段,衣食住行,商業活動都離不開水及水運;

風,即氣候雲雨,冰川之後氣溫低,沒有山脈阻擋,不被凍死才怪;

山與水是物理表述,風和水是道理的詮釋方式;

傳統文化認為鼎立四方才能穩固而又財,古代傢俱建築都是方形無缺為主;圓主聚斂收財稱之為穴,公共環境均以方+圓的建築形式;

環境的的交替變化,導致人的思維情緒波動,時間久了就成了遺傳,這就是赤道兩極的人偏傻一點的緣故;

思想不起伏、思維不衝撞,難以產生進步的火花;風水學也是陰陽交互變化的一種的哲學體現形式之一,是在陰陽兩界處獲取穩定平衡的一種方式方法,人類的文明進步無不在衝撞中發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