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身价近百亿,是大明第一富商,却得不到善终,为何?

“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所谓的二十四朝的正史,无非是为帝王将相歌功颂德罢了。士农工商,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早在汉朝,政府就明令打击富商大贾,直到辛亥革命后,移风易俗,商人的社会地位才有所上升。但是几千年来,民间关于商业的传奇可是丰富多彩,传说中有一只聚宝盆,将白银放在其中,银子会开花结果,越来越多。此宝盆之主人即是沈万三。

沈万三,元末明初的大商人,通过开展海外贸易,积累了巨额的财富,成为盛极一时的富商。据说他的总资产达到了2000万两白银,换算成人民币高达60亿。所谓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沈的财富虽然带来了荣耀,却也在无形之中为他带来了危机。

此人身价近百亿,是大明第一富商,却得不到善终,为何?

据说在1366年的时候,明太祖朱元璋欲修筑南京城墙。要知道,这南京城墙到现在为止也是世界上第一大城桓。这在当时,可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财力。

在修筑之时,皇帝听闻,江南富豪沈万三,富可敌国,而且在百姓中颇有威望。心想,长此以往,还不威胁我朱家的江山。朱元璋思之再三,决定将最难修的一段城墙交给沈万三完成,即今洪武门到水西门近20里的一段。朱元璋本想以其完不成任务为由,借口整治他,但却大失所望,没想到沈万三如期完工。

此人身价近百亿,是大明第一富商,却得不到善终,为何?

有道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想当初,汉景帝诛杀周亚夫时,因周亚夫的儿子向营造署购买了一些作废的盔甲盾牌作为其父死后的陪葬品,被汉景帝派小吏查之,言其有谋逆之心。周大呼,何以为证。吏答曰,虽无显迹,意有之。朱元璋见沈万三修好城墙,便以其修筑的城墙高过金銮殿为理由,令其拆除重修。此事后,朱元璋对沈万三不满的程度逐渐加深。

沈万三生财有道,在经商方面无疑是个天才,但是他在政治方面的嗅觉可能要稍微逊色一些。他竟然还做出了以百万两纹银来犒赏百万大军,每人一两。一介商人,竟然试图染指军权。这使得朱元璋大怒,说他匹夫犒天子之军,乱民者,宜诛之。下令收其重税,每亩九斗三升。随后,借口其在修观前街时,以茅山石为街石,有谋反心,欲杀之而后快。在马皇后哀劝之下,沈万三逃得一死,被流放云南,家产充公。

此人身价近百亿,是大明第一富商,却得不到善终,为何?

本来是一代巨贾,可以逍遥自在,荣华富贵。可为何偏偏落得如此下场呢?我想原因无外,那就是在封建时代,任何人不得威胁到皇权,凡是威胁到皇权的人,如若不能推翻皇权,则自然被消灭。概莫能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