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有一座弘一法师曾经亲临,隐于闹市的庙宇

厌倦了城市的热闹与繁华,寻一所在,静心悟性。

漳州法因寺,位于市区丹霞路,浦头港附近,原名祈保亭,始建于明代,在清朝时期曾两度重修。在1938年夏天,弘一大师驻锡祈保亭,因“祈保”与“七宝”谐音,改祈保亭为七宝寺,并为之书匾额与寺门之上。1988年,祈保亭被市政府定为该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由普法大和尚倡导并募集资金,在离原祈保亭旧址东侧约两百米处,兴建“弘一法师纪念堂”,并将原中殿移建在该堂的前殿,同时更名为法因寺。

漳州有一座弘一法师曾经亲临,隐于闹市的庙宇

法因寺

隐于闹市,禅音袅袅。走进一条小路,就能看到一栋三层楼高的由红砖构成的建筑,房子旁边围着铁栅栏,郁郁葱葱的植物爬满整个栅栏。一扇扇开着的窗户里面传来阵阵禅音,往里望去一尊尊佛像栩栩如生。

法因寺门前矗立着两座石狮像看起来威严肃穆,石像后面的墙壁上各刻着四个大字。跨过门槛,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佛像。佛像面前摆着高大的烛台架子和香炉,以及由信众供奉的大大小小的香烛,香烛的瓶身上贴着信众的名字和愿望,心愿不一,唯信仰真诚。另一旁是供人购买香烛金箔的地方,如果你想上个香,他会很贴心的分好香烛,一份的量刚刚好。

漳州有一座弘一法师曾经亲临,隐于闹市的庙宇

法因寺

绕过佛像,呈现在眼前的是天井,而两旁是厢房。房子有三层,一层为弘一法师事迹展室和办公室,二三层为寮房。环顾四周,扑面而来的满是独属于古建筑的古朴气息。

漳州有一座弘一法师曾经亲临,隐于闹市的庙宇

法因寺

建筑的每一层走廊都挂满了红灯笼,当你走近一看,红灯笼下面的飘带上写着信众的姓名,当你以为只是装饰用的,却没想到里面还藏着信众那颗虔诚的心。

漳州有一座弘一法师曾经亲临,隐于闹市的庙宇

法因寺

漳州有一座弘一法师曾经亲临,隐于闹市的庙宇

法因寺

院中种植着一颗榕树,榕树的下围系满了红飘带,微风拂过,飘带飞扬起舞,美轮美奂。飘带上,一言一语,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与向往。

漳州有一座弘一法师曾经亲临,隐于闹市的庙宇

法因寺

漳州有一座弘一法师曾经亲临,隐于闹市的庙宇

法因寺

“万籁此都寂,但余听禅音。”顺着禅音向前,来到后殿,堂内正中供奉着翠绿透明玉佛像,佛像前置弘一大师半身塑像一尊,四周放置着供禅坐的榻椅,恰逢两个僧人正翻阅经书。

庙宇前,一条河流潺潺而过,一眼望去,仿佛看不到尽头。河中大大小小的鱼儿追逐嬉戏,泛起一圈圈的涟漪。

漳州有一座弘一法师曾经亲临,隐于闹市的庙宇

法因寺

漳州有一座弘一法师曾经亲临,隐于闹市的庙宇

法因寺

佛光偈语说:“悟自心,参自性,一念觉时心自静。”来法因寺,感受不一样的禅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