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看看《黄帝内经》怎么说

现代社会,不孕不育成了一个难言之隐,且又为很多人迫切想解决的问题。能够有一个健康、茁壮成长的孩子,是好多夫妻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有时候,不是想想就可以的,对于很多家庭,不孕这个话题,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不孕症?看看《黄帝内经》怎么说

《黄帝内经》的相关理论

中医学作为中国的国粹,具有独特而完整的理论和方法,其中有一宗,是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被历代医家称为是“医家之宗”。其关于不孕症的有关内容也是相当丰富,对后世影响深远。可以说,《内经》是中医求嗣的源头。

不孕不育的名次始见于《周易》中:“妇孕不育”和“妇三岁不孕”。作为病名还是见于《内经》中,比如《素问》中“不孕”和“无子”的名词。

《内经》中关于女性生殖器官描述已很丰富,并且古人早已观察到出自胞中的生理带下有周期性改变,并已测知“”种子之的候“。《血证论》进一步指出:“而胞中之清水和...乃种子之的候,无病之月信”。这和西医观察宫颈粘液的“瞳孔现象”预测排卵是不谋而合的。

生殖离不开性,性生活不当必然会影响受孕,性生活过频可导致精子异常,皆不利于受孕。所以不孕患者非排卵期禁欲,排卵期适当交合,有利于受孕。如何预测排卵期,如何优生,都很重要。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阴阳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枯;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步行不正,而无子耳。(《素问·上古天真论》)

原文首先记载了肾气盛,天癸至,任通冲盛,月事一时下,故有子的受孕生理。

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生生化化,品物咸章。(《素问·天元纪大论》)阴阳和,故能有子。(《素问·上古天真论》)

文中强调“交和有时”,选择月经周期中有一天是受孕的“的候”--氤氲期,即现在所说的“排卵期”交合。这与今天指导不孕患者所选择的性交时机不谋而合。性生活不和谐影响精子与卵子的生成、结合,故不易受孕。性生活和谐有利于受孕,有利于优生,有利于夫妻健康和寿命。

不孕症?看看《黄帝内经》怎么说

《黄帝内经》关于不孕的病因病机研究

1.脏腑功能失调

虽脏腑功能失常均可直接或间接引起冲任为病,导致不孕,但其中与肾、肝、脾的关系较为密切,肾虚是引起不孕的关键。

2.气血失调

指出了妇人的生理特点乃数伤于血,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主要以养肝为要。

3.冲任二脉损伤

冲任二脉损伤是女科疾病中最重要的发病机制。不论感受寒、热、湿邪或饮食劳倦所伤、七情内伤、体质因素,或脏腑功能失常、血气失调,往往直接或间接地损伤冲任,使胞宫、胞脉、胞络发生病理性变化,从而导致不孕(育)。

不孕症?看看《黄帝内经》怎么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