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微功率频段重新修订后,研究需求和模式才是正道!

工信部微功率频段重新修订后,研究需求和模式才是正道!

此征求意见稿一处,引起了产业链的争论,主要是从产业发展对促进物联网的价值和带动的产业规模相关企业和部门进行了讨论,不过在随后官方的正式回复中,有关450M频段不能用于组网应用的口径并没把本质的松动和调整。

那么,我们要分析的是,为什么工信部坚持450M频段不能用于组网应用呢?

如果不加以约束和限制,随着这些网络的规模扩大和接入的设备越来越多,其网络安全性和数据安全性就无法纳入现有的基于电信运营商系统的监管框架之内,形成监管黑洞。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何管理层不允许450M频段用于组网的原因之一。

物联网的应用场景与人的通信还不同,当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推进工业设备、城市部件、交通工具等连接上网,这意味着大量的与工业制造生产和城市管理以及社会运行相关的重要设备、系统都会接入网络,在这种情况下,确保数据和网络的安全就成了第一需求。

所以对于处在450M频段的应用,禁止组网应用的关键就在于避免形成跨区域的具备准全程全网性质的物联网通信网络,而这种网络又游离于可监管的体系之外。

另一方面,在低功耗广域网方面,从全球产业格局来看,只要的驱动力量来自于移动通信产业,并正在形成压倒性的竞争优势,形成了NB-IoT、eMTC以及未来的5G为主要技术的通信网络解决方案,中国电信运营商为此已经在国家产业政策推动和市场牵引之下投资建设了全球规模最大的NB-IoT网络,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在NB-IoT网络的建设上估计已经超过千亿规模的支出,并正在抄表、奶牛等行业推进应用;在芯片和模组领域,华为、中兴等通信巨头以及移远、芯讯通等一批模组厂商也都已经成为推动窄带物联网发展的主要产业力量;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已经开始考虑上马新的窄带物联网通信技术,建设eMTC网络,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分别已经宣布了高达20亿和30亿的补贴,以刺激产业的发展,迅速降低接入成本。

这些都表明,从全行业的角度,继续发挥以移动通信产业为主要力量的物联网通信网络建设和运营,符合全球的趋势,也是为了确保市场需求不被分散,影响中国在物联网技术领域的领先性,同时更是为了避免造成产业重复建设和浪费。

当前,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供给侧看,全国性的低功耗广域网电信运营商已经成为主体,并通过补贴政策催化产业成熟,三大电信运营商还都制定了激进的机器用户数增长规划;而从市场需求来看,已经出台的系列产业升级政策都为物联网的爆发奠定了基础,比如工业互联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移动物联网发展指导意见。对于中国的物联网产业来说,最重要的是抓住这次以移动通信产业为主要推动力,顺应物联网对安全监管的要求,及时作出调整,才不至于失去这次绝佳的发展机遇。

2018年在我看来将是物联网发展的关键一年,整个产业应该把目光转移到如何解决影响物联网发展的关键问题上来,不要再就纠结技术制式的争论,多研究需求和模式,少谈技术和竞争才是正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