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啥只有「房事」才能救移動聯通電信?

我只討論一件事情: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應該積極按照國家的轉型方向佈局房地產業務,為150萬員工提供符合國家政策的住房服務,提高員工在新時代的獲得感。

嚴肅的論證,為啥只有房事才能救運營商?

為啥只有“房事”才能救移動聯通電信?

壹:房地產市場新玩法就是新國運

房地產是國運,運營商必須對此有清醒的認識。

只不過玩法變了:一是保障租賃住房將是主流;二是國企是此輪國運的主力軍。

我們來看看新的變化: 2015年中央經濟會議提出要建設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2016年國務院發佈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意見;同年中央經濟會議提出要加快住房租賃市場立法加快機構化規模化租賃企業發展;2017年5月住建部發布住房租賃和銷售管理條例,立法啟動,你都可以看到國家在租賃保障房上的政策推進。2017年7月九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在人口淨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鼓勵國企轉型租賃服務。

一句話,國企必須成為租賃市場的主力軍。

理由很簡單,租賃保障帶有公益性質,必須由國企承擔,這是我們的社會性質決定的。

雖然很多地方房價還在漲,但是這是一個過程,畢竟供給側的改革還沒到位,尤其是國企們還沒完全行動起來。

但是作為國運的新趨勢,已經不可逆。

作為共和國長子們之三的三大電信運營商,應該重新解讀新國運,思考自己的定位。

歷史上,賭對了國運的人,都不會太差,例子舉不勝舉,我就不舉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吳曉波老師的《激盪十年,水大魚大》,吳曉波老師有很多精闢的見解和案例。

對三大運營商來說,就是一句話,也要與國運共舞。

貳:電信運營商也要賭國運,進軍房地產市場

5G不再是國運,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更是小兒科,也不是。只有工業互聯網,中國製造2025,電信運營商註定屬於配角,管道的角色,更是別希望能有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業了。

房地產市場比電信運營商手裡目前任何一塊業務都是更接近國運的領域。

在房地產市場,新的國運就是租賃保障房。

第一,房價不能再漲了,第二,需求側必須控制住,目前就是限購,各種限購,你有錢也不讓你買,第三就是供給側下手,盤活國企土地、集體土地,一是增加土地供應,二是增加住房主體來源,打擊現在的房地產企業,他們已經和銀行、中介、地方政府形成了盤根錯節的利益捆綁關係,中央已經動不了了,所以國家需要新的幫手,那就是國企。

作為國企,你這個時候入局房地產,你不只是幫助自己的員工,更重要的你是幫助黨國分憂解難,在關鍵時刻幫助黨國分憂解難的人,你不會受到虧待,相反,倒是那些太把自己當回事,動不動以企業自居,以市場經濟市場機制自居的企業,倒是不斷地被體制排異出體外,經常被收拾。例子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所以作為國企,三大電信運營商佈局房地產租賃市場,用當下最新的政治語言來說,這是四個意識的核心表現,四個意識就不用我說了吧,這點都不懂的國企,就不配成為國企,連很多民營企業,互聯網公司都成立了黨委支部,紅色基因黨國棟樑的國企豈能不懂?你不懂,那麼你很慘,你懂了,你卻不行動,你更慘。

怎麼解決土地來源?

國企開展租賃保障房,核心之一是解決土地來源,國家給出來三大選項:一是利用自有土地建設保障房,這方面,中國三大運營商自有土地還是有一定規模的;二是自持商品房轉化成租賃房,也就是可以把手裡的商業樓宇、辦公房等做性質變更;三是激活集體土地潛力,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叫“變瓦片經濟為樓宇經濟”,三大運營商可以和有集體土地的鄉鎮直接合作,通過集體土地建設租賃房。

還有一個核心就是國企作為公益性質開展租賃保障房,國家目前的政策是:“鼓勵住房租賃,國有企業將閒置和低效利用的國有廠房、商業辦公用房等,按規定改建為租賃住房,並探索採取購買服務模式,將公租房、人才公寓等政府或國有企業的房源,委託給住房租賃企業運營管理”,那麼委託給自己的實業公司管理,不是順理成章嗎?

至於開展租賃保障房怎麼在市場上獲得好的房租,國家已經替你想好了,——“租售同權”,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教育同權”,對於三大運營商的員工來說,如果公司提供的租賃的房子能夠解決教育權的問題,那對公司還不是感激涕零?再加上國企的的運作能力,和知名的幼兒園小學中學搞一個共建,這種吸引力,遠遠比每個月發幾萬塊的現金更有吸引力。做這種事情,可不是互聯網公司、民營企業能夠搞定的,在一個國企越來越占主導地位,做大做強國企成為理直氣壯的事情的當下,隱性資源的整合能力國企超過任何企業。

叄:在21世紀能和互聯網公司競爭人才,運營商也只有靠房子了

三大運營商目前最嚴峻的問題是人才的流失和新老交替斷代。目前中國985/211/雙一流的畢業生已經很難把三大運營商作為首選,除非是在北京你能解決戶口,對這些學校的畢業生還有一點點吸引力,但是悲劇的是這幾年受到北京人口控制的影響,作為央企國企的三大運營商進京指標也越來越難,以至於沒有辦法承諾給應聘者弄到北京戶口。戶口用來做什麼?買車,買房,孩子上學。

說到底,國企再牛逼,國家配給的資源再豐富,無論多麼壟斷,如果要做得好,根本上還是要靠人才的競爭,沒有優秀的人才,是不可能承擔黨國大業的。

這些年,不斷地聽到很多省裡的地市公司已經找不到一本二本的畢業生了,就是三本來了運營商也很難留得住,人才的枯竭是三大運營商面臨的最為嚴峻的問題,當然,目前這個問題還並不突出,因為作為國企十五年輝煌的歷史,在過去的確吸引了很多精英進入這個體系,目前這些人正值壯年,並且經歷了歷練,發揮著核心骨幹的作用。

但是也正是這個群體目前一方面在加速流失,另一方面在如何激勵這個群體提高他們的獲得感上整個體系已經無法給予更多的東西,但是這個群體當前所處的位置和掌握的資源又是如此之重要,更為重要的是這個群體負責著體系知識的傳承和延續,可以說他們決定著三大運營商未來十年的走向。

確切的說,目前這個群體主要是三大運營商的中層,在總部以處長、副處長和高級專家為代表,在省市以部門經理和地市公司總經理和部門骨幹為主。

提高這個群體的獲得感,直接決定著作為國企的三大運營商未來還能不能和互聯網公司、電信設備商、IT巨頭在同一起跑線競爭的問題。如果倒退十年,這個群體的工資收入還能在北上廣等人口淨流入城市買個十幾平米,可現如今半個平米都還差得遠,就是在地市,運營商的核心骨幹和管理者們也不再有競爭力。

解決問題其他選項都已經沒有希望了,比如工資,國資委工資總額控制。沒有可能;比如福利,連年會都要在公司會議室開,其他的也基本沒什麼吸引力了;升職?說實話,三大運營商總部的高管一年還不到百萬的年薪,其他層級還能有多少吸引力?我說的是與互聯網公司、IT巨頭、民營企業相比。

顯然,只有解決員工的住房問題,才能讓作為國企的三大運營商迴歸到對人才的正常吸引力水平上,留住現有的人才,發揮現有人才的價值,吸引新的人才,讓新的人才能夠願意與公司共同成長,而不是一來就奔著把公司當做跳板,一心要走的心態。

佈局房地產市場,去房地產商化,企業與員工雙贏的千年大計

自從國家放棄福利分房,實行貨幣化之後,房地產企業和房屋中介公司就成了賭對了國運的最大的受益者,作為國企的三大運營商,儘管也在提高員工的工資,但是與全國其他行業一樣,工資的增長永遠跟不上房價的增長。

發給員工的錢,大部分都到了房地產開發商的手裡,到最後員工變成了給房地產開發商打工,給銀行打工。

那麼,三大運營商如果作為國企,既承擔黨國重任,為國分憂,又通過自己建設保障租賃房,提供給自己的員工,最大的好處就是去掉了房地產開發商和中介公司的中間環節,把給房地產開發商的錢節省下來,通過住房保障的方式提供給員工。

我特別同意一位某運營商總部中層對此事的觀點,她說:如果解決了員工的住房問題和孩子的教育問題,大部分員工就可以安心的為公司奉獻。畢竟目前在房屋和教育上的開支,已經佔領大部分家庭的90%以上的收入。

三大運營商通過這種方式,去房地產商化,去房屋中介化,既降低了人工成本,也提高了員工的獲得感,是一個公司和員工雙贏的方案。

肆:就是從業務角度看,房地產租賃市場也是一個最好的轉型方向

既然房地產保障租賃市場是國運,那麼我們就先來看看這個市場到底有多麼大。

目前我看到的公開數據顯示:中國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市場份額只佔2%左右,而發達國家成熟市場20%-30%的比例,這個差距太大了,以至於無論睜眼還是閉眼你都能想象未來到底能夠有多大的增長空間。

春江水暖鴨先知,目前國企在房地產市場作為替黨國分憂解難的主力軍,應該意識到東風變了:比如北京未來五年有150萬套住房建設需求,租賃住房就有50萬套,目前才有12萬套。最近廣東發佈了一個新的政策,未來既有可能推廣到全國,廣東提出:2018年將盤活存量住房,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各地級以上市至少建成1家國有住房租賃企業,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

住房租賃市場的收入將是彌補三大電信運營商主營業務被OTT替代、增長緩慢、剪刀差加速變大的新動能。

其實只從業務轉型角度考慮,如果電信運營商佈局房地產市場,也是非常有價值,比如在自己的物業管理範圍內實施各種數字化項目,做成標杆和樣板,進而普及到全國房地產市場,豈不是很好的方案?

解決了員工的獲得感問題,還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優質的創新試驗田,形成增長的新動能,一石三鳥。

伍:抓住新一輪國運的機遇,為運營商轉型提供新時代的保障

房地產繼續是國運,玩法不同了,關鍵是當前是黨國需要運營商作為國企承擔起長子的責任的時刻了,在替黨國分憂的同時,還能解決為國有資產增值保值,吸引和留住21世紀的人才,提高國企的國有資產全要素生產效率,一舉兩得,不能不說是一個兩全其美的事情。

任何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別以為壟斷企業國企就有多大的吸引力,新時代的國有資產管理需要新的思路和新的激勵措施,新時代的運營商員工也需要新的獲得感,毫無疑問,保障住房服務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本文純屬虛構,不構成任何建議和行動指南,也請不要對號入座。

後記:2018年1月中旬,在某次會議上遇到了幾位在運營商總部工作的好友,午間自助餐期間坐在一起,就談到了房地產的話題。其間一位處長提到了吳曉波老師的《激盪十年,水大魚大》,也談到了運營商轉型、人才流失和運營商員工獲得感較低的問題,於是大家就討論到三大運營商實在是應該抓住新國運,在國家鼓勵發展房地產的新政策下,積極承擔國企責任,提高員工獲得感。大家一致表示這是在是運營商應該乾的正事之一。於是大家不免一番暢想,遂有此文,此文實為當日多人之智慧,是為後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