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忘忧 无问风霜」短暂停留,然后继续翻山越岭

羁旅忘忧

「羁旅忘忧 无问风霜」短暂停留,然后继续翻山越岭

过年是一碗忘忧汤

文 / 九九

「羁旅忘忧 无问风霜」短暂停留,然后继续翻山越岭

年初一早上要吃“团团圆圆”和“清清白白”,也就是红枣酒酿圆子和青菜豆腐,是几十年雷打不动的规矩。还有忌扫地、忌洗衣、忌使针,用过的水不能倒掉,因为水即是财,财不外倾。规矩多,又不能说话,年初一对儿时的我来说是憋屈的一天。

「羁旅忘忧 无问风霜」短暂停留,然后继续翻山越岭

记忆里的年初二总会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亲戚们都聚到外婆家了。

小舅妈带着大宝过来了。她是小舅新找的老婆,比小舅年轻十几岁,一直在娱乐场所工作。外公很不待见她,但对孙子还是十分疼爱。

外公问起小舅怎么没回来。“他去上海忙生意,今年不回来过年了。”小舅妈说。

三姨搭腔:“他说那边现在很忙呢。”

大家交换眼色,秘密在静默中得到了回应:小舅的事决不能让外公外婆知道。

三姨抱起大宝,忙岔开话题:“诶哟,大宝长得俊哟!”

“就是眼睛小,谁都不像。可能是因为我怀他的新年里给他爸缝了扣子。” 小舅妈说。有句俗话“初一动了针线,挑了龙筋长针眼”,生出来的小孩眼睛就会很小。

这时大舅表哥表嫂带着满满也来了。小舅妈告诉大宝这是侄子,一岁的大宝晃晃悠悠走到四岁的侄子满满身边去玩他的轮椅。

小舅妈给表嫂看她年前给大宝拍的艺术照,表嫂很心动,说要给满满也拍一套。

“现在手机拍得也很好。” 表哥说。

“那怎么一样,影楼有布景。爸你说对吧,满满肯定也想拍。”表嫂转头问大舅。

大舅笑吟吟地问满满:“我们满满想不想拍照片?”满满看着天花板笑了一下。

大舅立马说:“拍!拍!”

我拿出小老虎帽给满满带上,分明就是一个普通的白净小男孩。大嫂说满满会弹琴了,他在玩具琴上开心地一通乱弹,颇具摇滚歌手的范儿。大家都鼓掌称赞,预言他将来是音乐家⋯⋯新年忌诉苦。大家穿着新衣服,说着喜庆话,吃丰盛的团圆饭。任谁走过陈家的大门,都会被这幸福快乐的表象感染。

从年初三开始就是去各家串门吃饭,我都不敢在村里闲逛,那些亲戚邻居倚在门框上嗑瓜子聊天,看到人路过就抓到家里去吃饭,有时候我吃过饭回家的路上也能被逮住,盛情难却,只好再吃一顿。

他们总说:“你看,你难得回来,都还没在我家吃过饭⋯⋯”

狮子头,蟹羹汤,醉螺,羊肉炖白菜都是过年餐桌上一定会出现的美食。吃过饭打牌,小孩子在门前大场捡小鞭玩,你会发现每一家都很开心。

「羁旅忘忧 无问风霜」短暂停留,然后继续翻山越岭

到了正月十五那天,有扶箕请仙以问吉凶祸福的习俗,历史上又叫“扶乩”。我们村请的是“灵沟姑娘”。现场的气氛很严肃,几乎整个家族的人都来了,把外婆家里三层外三层包裹了起来。像我这种“只求问心无愧,何须头上有神”的唯物主义派看到这个阵势,也不由得屏息以待。

一开始大家互相推搡,谁也不好意思提问,直到有个人开了头,好像把人生的痛苦开了闸,一下子倾泻而出。

「羁旅忘忧 无问风霜」短暂停留,然后继续翻山越岭

无问风霜

不讲南北,讲团圆

文 / 冬惊

小时候周一家总是在湖北老家过年——祖孙三代聚在姥姥家里,热热闹闹的,姥姥家亲戚多,周还能收到好多红包。直到现在,每到年关来临,周的姥姥就会开始办年货,要在小年之前到菜场采买,制备香喷喷的卤鸡、卤凤爪、卤牛肉、卤猪蹄,还要灌香肠,这都是周最爱吃的东西。姥姥家的大年夜是最热闹的,除夕那天舅舅舅妈、姨夫姨妈和两个表哥都会过来吃年夜饭。南方没有暖气,一家人围坐在火炉前取暖,还有一只漂亮的三花猫和一只可爱的哈巴狗。

「羁旅忘忧 无问风霜」短暂停留,然后继续翻山越岭

周对张毅说,她的姥姥姥爷都是湖北人,平常很少吃面食,年夜饭通常是七点左右先吃一大桌子菜,孩子们按长幼顺序一一给长辈敬酒,吃完年夜饭就开始看春节联欢晚会,到了半夜十二点再煮一锅饺子,不会煮太多,就是每人吃几个图个气氛。后来姥爷去世,姥姥搬到舅舅家住,但在姥姥那里过大年的传统一直保留下来,到现在周的大表哥有了孩子,姥姥家已是四世同堂。

除夕的火车有些晚点,好在最终赶在年夜饭前到站,周的舅舅开车到火车站把他们接回姥姥家。周好几年没回老家,发现家乡盖起了好多高楼。姥姥家也搬进了新区——姥姥的房子当年拆迁,现在新的房子已经建好了,比原来的要气派太多,简直不比周在美国住的地方差。在北京工作的大表哥也回来了,二表哥则赶时髦,春节前夕带着自己爸妈和媳妇到马来西亚潜水,要大年初二才回来。

年夜饭很快上桌,姥姥做了好多菜,舅妈和妈妈也下厨帮忙,妈妈做了糯米丸子,舅妈做了炸藕盒,都是周最爱吃的湖北菜,来自东北的张毅还是第一次吃,觉得十分新奇。

这久违的家的温暖,周和张毅都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了。周心中也十分感动。她知道妈妈心里对这个准女婿其实是有点遗憾的,但还是事事为他考虑,姥姥也劝妈妈说女婿关键是人品好。周抬头看着姥姥家墙上挂的老照片,有一张是自己和两个表哥的合影。那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就是她,如今她都当了姑姑。姥姥看着一家四代露出幸福的笑容,周也笑了,她笨拙地抱起小侄女儿,问她:“喜不喜欢过年啊?”

“喜欢!涵涵最喜欢过年了!姑姑给红包!”小姑娘一脸兴奋地嚷着。

“哈哈哈,这孩子真是个小人精啊!”大家都笑了。

周的嫂子对涵涵说,“你让姑姑给红包,你给姑姑拜年了吗?”

“给姑姑姑父拜年!”涵涵学着电视上的样子作了个揖。周和张毅哈哈大笑,掏出准备好的红包递给侄女。

一家人其乐融融,姥姥开心得不得了,她老人家今年已经80多岁了,最盼的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饺子也随之出锅。周心中感慨万千。她走了那么远,今年春节终于回到了老家,她坎坷的爱情也得到了家人的认可。这是她阔别多年的家乡,现在家乡变了不少,但是春节的热闹不变,亲人们也是一如既往的善良和慈爱。

周家的春节,几乎是所有回家过年的中国人的春节缩影。无论身在南方还是北方,春节就意味着阖家团圆,意味着游子回家,意味着倦鸟归巢。春节对小孩子来说是红包、压岁钱、新衣服,对成年人来说是热闹、回忆、是任务,对年纪大的人来说则是儿女环绕、几世同堂、是真正的团圆。

春节结束的时候,大家回到工作岗位总会说“没什么意思”或者“都一样”,但其实每个人在春节里的笑容、喜悦与幸福都是这样扎实。这大概就是春节的本义吧,不论天南海北,一家人总是互相扶持,互相体谅,而春节就是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让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重温亲情的可贵,让疲倦的人汲取足够的能量,向着新的一年出发。

「羁旅忘忧 无问风霜」短暂停留,然后继续翻山越岭

选自《中国青年》2018年第4期专题

「羁旅忘忧 无问风霜」短暂停留,然后继续翻山越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