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與導師

老闆與導師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高校的研究生們將各自的“導師”私下裡稱為“老闆”的?我查到的資料說是始於一九九零年代,一九八零年代一般將導師稱為“先生”,說是可能受到當時全民皆商的大潮影響,“老闆”這種稱呼開始出現。到兩千年後,隨著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化,研究生的學費和生活費都由導師支付,而學生則幫助老師完成各種縱向和橫向課題,或者乾脆就在導師開辦的公司裡面工作,“老闆”這種稱呼就變得非常普遍了。

我第一次聽到老闆這種稱呼,是在大一(04年),當時我們的班主任是剛上研一的美女研究生,跟我們開班會閒聊的時候就聊到院裡的各位老師,自然的也提到了自己的老闆,我們當時還疑惑老闆是指誰,美女班主任說:“我的導師啊!”她說這話時候的語氣大家可以腦補啊。當時我也沒什麼特別的感受,反倒覺得挺有意思的,居然將導師稱為老闆。

等到我自己讀研究生,同學們私底下互相吐槽各自的老闆時,才真切的體會到,老闆這種看似輕鬆戲謔的稱謂裡包含著多少複雜的情感。

1、清華大學原校長顧秉林表示,在國外,研究生在研究階段,生活費用和一些學習費用都是由導師支付的,所以從這種關係上出發,把導師稱作“老闆”是可以理解的。

2、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的谷超豪先生,公開反對學生叫導師為老闆,他認為師生之間並不是僱傭關係。

3、《中國博士質量調查》的作者周光禮教授稱中國大學科研中的老闆制是功利主義的產物,是師生關係功利化的結果。

大家別誤會,我真沒有要評價中國教育制度的意思,在我看來,老闆並不意味著低俗,導師也並不意味著高尚,它們只是兩個有著不同內涵屬性的概念。前面說了這麼多,只是為了引入“老闆”和“導師”這兩個概念,認真仔細的審視這兩個概念的內涵,對我們扮演好生活中的一些角色非常有益處。因為我觀察發現,生活中很多人,在明明需要他扮演“導師”的角色裡,卻當起了“老闆”。

這兩個概念的屬性究竟有什麼不同呢?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僱傭關係”和“師生關係”的區別,認為與“老闆”對應的是“員工”,意味著一種僱傭關係,而與“導師”對應的是“學生”,意味著一種師生關係,認為這是這兩個概念的本質區別,就像上面兩位大牛所爭論的那樣。

當然,我並不認同這種看法,要不然我也就不必要在這長篇大論了(此處應該有嘚瑟的表情)。

反駁的要訣是弄清楚一點,“導師”與“學生”之間是否只意味著“師生關係”,能不能同時也包含“僱傭關係”?學生交學費上課,老師教課領工資,中間隔著個學校。但如果我們把中間這個學校拿掉,你只要仔細想想“家教”和“學徒”這兩個詞就會發現,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僱傭關係”本質是一種經濟關係,我們不能單純因為道德純潔性的美好願望而否認“師生關係”中也存在經濟關係,反過來,存在經濟關係也並不構成對“師生關係”的褻瀆。

那麼,“老闆”和“導師”這兩個概念的本質區別是什麼呢?我認為區別在關係互動的方式上。“老闆”與“員工”之間的關係互動方式是結果導向的,“老闆”只問“員工”要結果。而“導師”的責任是傳道授業解惑,是幫助“學生”進步,“導師”與“學生”的互動方式雖然也追求結果,但重在過程。

在我的觀察中,生活中有很多角色是需要我們當好“導師”,很多人卻不自覺的當起了“老闆”。

首先一個例子是父母與孩子。很多父母習慣對孩子說,你要聽話,你要好好學習,你要上進,你要少玩遊戲,你要少看電視,你要勇敢......,他們習慣了當“老闆”,習慣了要結果,卻忘了孩子正在成長,需要的是“導師”而不是“老闆”,他們根本不知道該怎樣當好孩子的“導師”,甚至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在與孩子的關係中,自己更應該是一個“導師”的角色。

另一個例子是中層幹部與一線員工。很多中層幹部的主要工作就是上傳下達,高層跟他要什麼結果,他就跟員工要什麼結果,不自覺的當起了“老闆”的角色。而事實上,從“老闆—中層幹部—員工”三層級簡單模型來看,老闆設定任務和目標,中層幹部分解任務和目標,員工執行分解後的任務和目標。處在中間的中層幹部的工作重心恰恰是對目標和任務的分解,以及相應資源的配置,而不僅僅是對結果的要求。依靠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善於分解任務、引導員工開展工作、教授員工做事的思路和套路(尤其是新入職員工),這正是一個“導師”該有的屬性。

“老闆”易當,“導師”難為。這或許正是很多人不自覺當了“老闆”的原因。要怎樣才能當好“導師”這個角色呢?不知道,至少得先有這個意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